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思政课网络时代红色资源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思政课网络时代红色资源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思政课网络时代红色资源应用

摘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和奋勇前行的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物质精神财富。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大量真实案例、鲜活素材扩充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具有十分突出的育人价值。以红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一系列信息技术手段,以大数据实现红色资源的全面开发与精准利用,以VR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的具象化呈现,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红色资源师生共享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红色资源;高校思想理论政治课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英勇无畏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的建设发展和奋勇前行的改革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一系列物质精神财富,主要以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红色文学/音乐/影视作品、革命精神、建设精神、改革精神等形式呈现。红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大量真实案例、鲜活素材扩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资源,具有十分突出的育人价值。本文以四川省的红色资源为例,响应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要求,探讨互联网时代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

一、以大数据实现红色资源的全面开发与精准利用

四川省的红色资源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川东北、川西、川南的高原山地,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统筹能力较弱。四川省内的红色博物馆/展览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与高校的联系仍不够紧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四川省的红色资源开展全面普查工作,对省内数千处红色遗址遗迹、数万件红色馆藏文物以及海量石刻标语、故事歌谣等文献资源进行信息采集,从而建立四川省的红色资源大型数据库,并结合当下社会实践做好数据库的更新、扩充工作,使四川省的红色资源能够代代相传,同时不断焕发出鲜活的时代生机。受益于该项工作,省内“老少边穷”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可以得到全盘梳理、及时保护与深度挖掘,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呈现。红色资源大型数据库的建立有助于加强校地合作、校馆合作,双方一同打造红色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联动协同育人机制。数据库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可以根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特定教学目标,尽可能快速全面地为其精准匹配相应的红色资源,从而便于教师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实效性。数据库同样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开展自我教育,他们可以自由检索感兴趣的内容,自觉接受红色资源的熏陶浸润。除建立具备强大资源整合、信息检索功能的红色资源大型数据库外,大数据技术手段还可作为有力的分析工具。通过海量抓取大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从而精准把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在内在规律,明确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以及夹杂其间的一些个性化元素,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定点、定量分析,从而构建出新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此外,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还可以描述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互动轨迹,并分析二者构连下的未来走势。总之,大数据技术手段可以加强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联系,实现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政课的“精准供给”,二者的内生转化能够显著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大数据、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三者的联动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走向纵深化发展,实现专业化数据与信息共享机制的创造性结合。然而,当前实现红色资源的专业化数据采集整理,以及校内外人员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手段,红色资源对高校思政课的“供给”必须完成从“漫灌”到“滴灌”的转变,目标精确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参与个体,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体之间、个体与数据之间的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交流。

二、以VR技术实现红色资源的具象化呈现

四川省在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富矿,包含广元苍溪、雅安天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等地的红军长征遗址,通江县、旺苍县等地的川陕革命根据地遗址,、邓小平、、罗瑞卿、张爱萍、赵一曼、江竹筠、、等革命先烈的故居,以及以核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绵阳梓潼“两弹城”为主体的三线文化集群和以“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地震遗址为主体的地震遗址集群等等。然而,这些红色资源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相对闭塞的地区,这限制了实地走访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利用电脑模拟建构虚拟三维空间的高度仿真技术,能够使人虽置身于虚拟世界,却能够产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强烈感知,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将VR技术用于四川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五门思政课的教学大纲、计划、目标与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再现四川红色资源中的相关场景,是突破上述困境的关键举措。例如,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课涉及长征相关内容时,可以为学生“还原”一把红军长征途中的“真实”情境,实现学生身、心、情的全方位浸入。VR技术可以让学生感受红军过雪山时漫天飞舞的大雪与凛冽刺骨的寒风,过草地时饥困交加的艰难窘迫以及由此呈现出的革命先烈筚路蓝缕的悲壮历程,强渡大渡河时密集的枪林弹雨以及由此呈现出的红军战士无惧牺牲的革命精神。总之,这种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平台的开发实现了红色资源的具象化精彩呈现,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增强教学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红色资源师生共享机制

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包含红色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从而建构起师生之间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红色资源共享机制。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各大新媒体平台的资深用户,这些新媒体平台是他们获取各类咨询的重要渠道。因而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拉近与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距离,缩小与学生之间因年龄、成长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代沟,以平等的交流对话及时了解、回应学生关切。此外,教师在消息、与学生交流互动之前要做足功课,比如,通过前述红色资源大型数据库做好翔实的资料查阅工作,首先要加强自身对红色资源的认知,然后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情况与思想动向、心理需求,让“分享”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灵活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红色资源共享机制,有利于更好地以感性教育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理性教育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共鸣,达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递理想信念的效果,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的强烈使命感。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范小青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