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工程课程教学论文(6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工程课程教学论文(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网络工程课程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网络工程实训中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强的教学模式。它不但能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理解和应用,还能与社会企业工作岗位接轨,使学生与职业就业零距离接触。该文通过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为例,探讨项目驱动教学在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网络工程;教学模式

前几年某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对于网络工程类的工作不敢去面试,问其原因,都是担心自己不会操作,怕失败。我反思:对于高职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大学三年课程安排合理,知识覆盖面齐全,所学的知识虽然跟不上社会最新的需求,但也是能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后来,我终于发掘出:我们在教学中欠缺系统的、综合性的训练,学生缺乏的是自信心。在这种情况下,项目驱动教学法在我们的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

1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基于项目前提下,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基础知识贯穿到一个个任务或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强烈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带着真实的任务探索学习的过程。这种以项目任务的形式来驱动学生的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项目任务,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建立他们的信心。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项目教学内容以任务为依托

项目式教学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紧密关联,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来源于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将工作岗位上的任务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学项目便从典型的企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能达到职业工作任务的需求。

1.2项目教学知识以够用为原则

项目驱动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知识综合性应用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教学知识点够用即可,重在让学生参与项目建设,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1.3项目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全程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我校在确定了办学层次后,定位于培养技能型人才。我教研室根据学生学习与就业情况,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网络工程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驱动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法。

2.1毕业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显示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们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面对社会工作岗位进行激烈的竞争,我校毕业生出现退缩现象。学生担心用人单位面试实操,害怕操作失败,于是不敢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这种担心,总体来源于学艺不精,对本专业知识掌握不透彻,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工作不了解,对个人缺乏自信心。而这种现象的根源主要还是来自于学校缺乏综合、系统的教学模式,缺乏深入的校企合作,缺乏优秀的教师团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正好弥补这个缺陷。

2.2网络工程实训教学存在问题更显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我校建立网络工程实训实验室,但许多网络工程实训的实验只完成网络常用的验证性实验,学生实验完成后,对网络工程实际仍然是处于似懂非懂,十分茫然的状态。主要表现有:

1)校内实训内容与社会实际工程联系不够,实训环境真实性不够。很多还停留在基础性实验,与实训的真正内涵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不能达到真正的实训效果。

2)实训教材与实际实施存在差距。现在许多实训教材都类似于设备的调试手册,不能为专门的实训需求作准备。而有效的实训教材应当根据网络项目所需的技术设计,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不能用纯理论说教。

3)实训环境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我校的实训基地仅仅能满足学生的基础训练,要向学生提供更实用的实训体系,还必须与厂商的实训体系相结合。由厂商提供完整的网络实训体系和指导教材。综上所述,健全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对网络工程实训的应用

我校以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作为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验课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旧知识、掌握新知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技能与创新能力。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在做中学、在学中创新”,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现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步:

3.1明确任务,细化模块

在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选取项目任务非常重要,它不仅要与社会工作岗位接轨,还需覆盖以前学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服务器配置等专业课程,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校与本地思科网络公司对接,创建模拟企业现场环境,建立设施齐备的“仿真场景”实训室。经过分析目前中小型企业网络岗位的需求,提炼出4个由简单到复杂的网络工程实训项目任务。分别是:1)构建家庭(宿舍)网络;2)构建学校机房网络;3)构建企业无线网络;4)实施网络安全与维护。由学生根据实训场所、不同的项目任务,联系学生宿舍、学校机房、校企合作企业等,就地取材,获取现场数据。将项目任务分化为若干个模块,完成模块工作,最后再整合项目。

3.2分组讨论,确定方案

明确项目任务后,就要求学生组建团队,细化工作目标,制作项目计划方案。这一步骤,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首先让学生明确整个项目的主要任务和自己的岗位角色,调动学生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而如何做,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这样,可避免学生对项目束手无策,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根据本班人数46人,项目以3-4人为一组,实行组长管理制。组内根据组员情况,讨论分工,某些模块可以独立完成,某些模块则需要合作完成,比如:现场勘察、测量。而对于如何制订方案,教师会展示方案范本进行教学,或指导学生上网搜索,要求学生在模仿别人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3.3实施项目,完善报告

实施项目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环节,为了减少学生的错误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复习旧知识,再引入新知识,讲授的内容尽量精练,可通过简单的实例结合示范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实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能作提示和引导,不能代学生完成,“让学生先做,教师后讲”,让学生锻炼在不同工作情景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带领项目组学生到校外网络公司参观,参与他们的网络技术会议,或是让有实战经验的高工到班级来授课,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技能,再将学习到的技术应用到项目中,完成项目,完善项目报告。

3.4验收项目,评价成果

项目验收,先由项目组长将项目内容形成PPT文档的形式进行小结,然后由教师作思路和技巧总结,最后提出各项目小组需改善的地方,并给出成绩,评出优秀项目。这种“组内合作、组外竞技”的方式,大大刺激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项目完成的质量。

4结语

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已不是新颖的教学模式,但如何更好地开展,如何坚持有质量地执行,才是关键。我校在每学期都开展为期2周的“实训周”教学,就是让网络工程实训课程以项目形式开展,学生不但得到锻炼,教师也在校企培训中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这是一种“双赢”。

参考文献:

[1]袁志,邹延平,张明军,等.网络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2(8).

[2]汤宗健.自主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

[3]鲁江,黄宁,马利生.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作者:庞文宇 单位: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课程改革思考

[摘要]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更新滞后、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主干学科的研究现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安排专业认知学习,从而达到促进课程建设、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目的。

[关键字]专业认知;网络工程;课程改革;CCC2002

专业认知课程一般开设于大一第一学期。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应该是比较全面、概括性的介绍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通过开设专业认知课程,学生可以在未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之前就对本专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了解所学专业在学科发展中的地位,提高专业认同感及自豪感[1]。网络工程的专业认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凸显了一系列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为MicrosoftOffice应用软件的操作,与非计算机专业无异,无法帮助学生对本专业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轮廓;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而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深奥,学生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验证等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了解本专业的工作领域。基于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认知课程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整体的了解;多样化教学方式,除传统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外,增加了专业认知讲座和认知实习,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1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2年,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和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推出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CCC2002),认为计算机学科应以计算机导论这门课程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CCC2002明确了计算机导论在整个学科课程中的核心地位,并详细给出了该课程应涵盖的核心知识单元[2]。根据对CCC2002的解析并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专业认知课程的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内容。

1.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课程的理论教学以CCC2002建议的计算机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参考、根据本专业的后续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些专业相关的内容,以使学生顺利过渡到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中去。第1章绪论(4学时)。本章从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介绍计算机发展史及网络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介绍计算学科的典型实例,深刻理解计算学科内涵及网络协议;介绍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研究范畴,建立学生对本专业的整体认识。第2章计算机及网络的基础知识(10学时)。本章介绍蕴含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思想的重要概念及网络基础的相关概念。第3章计算机硬件系统(4学时)。本章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图灵机工作原理及其对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影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并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第4章计算机软件系统(4学时)。本章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5章计算机网络的应用(3学时)。本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常见网络工具及使用方法、网络工程基础、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技术。第6章信息产业的法律法规及道德准则(1学时)。本章介绍职业和道德责任、基于计算机系统的风险和责任、知识产权、隐私和公民自由。

1.2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课的设置以Windows操作系统应用、Mi-crosoftOffice软件应用为主,并结合本专业的特点,适当的安排入门级的网络实验。实验平台可选择当前的主流Win7+Office2010,其中实验1、3有部分操作需要修改操作系统设置,建议在VMware虚拟机环境下完成。

2开展专业认知讲座和实习

以传统讲授方式为主的显性课程由于过于规范而显呆板,难以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在其著作“Lifeinclassroom”中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3]。作为对显性课程的补充,隐形课程有“润物细无声”之效,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讲座也可以看作构筑大学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学生紧张的课堂学习以外的一种精神调剂。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讲座应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出发,是对网络工程导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次数以2-4次为宜,每次2学时,主题可以是本专业未来职业规划的引导及考研就业分析、本专业最新的科研成果、本专业所对应职业、行业运行的动态和规则等。具体内容的设置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本校邀请到的学者进行调整。优秀的网络工程师显然需要经过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而通过授课、讲座等教学方式,学生无法直观的了解本专业的工作领域。在网络覆盖面广阔的今天,安排网络工程专业的认知实习较为方便,如果有条件,可以去电信运营商的网络管理中心去参观、学习;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本校局域网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安排认知实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领域,并将抽象的专业术语与实际的网络设备联系到一起,旨在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本专业培养质量的目的。

3结语

网络工程是计算机学科相对较新的专业,该专业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各个高校对某些课程的教学尚缺乏统一的认识。本文从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出发,讨论了专业认知课程的教学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课程内容、学时等安排建议,促使学生了解了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及职业要求,并掌握了一些网络相关的基本操作。然而,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规范不断涌现,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此外授课教师还应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控。因此,网络工程专业认知课程的改革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晓晖.大学专业导论课开设的目标探析[J].高教论坛,2013(12):69-71.

[2]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52-162.

[3]王根顺,延立军,张娜.校园讲座对大学校园文化建构和学生行为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1):106-108.

作者:杨永超 单位:池州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第三篇:企业需求下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企业对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增加。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我国较多的高校中也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技术人才。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应注重网络工程的实践教学。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据此提出了提高网络教学实践效率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企业需求;网络工程;实践教学

近年来,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较多的行业都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企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网络工程师在网络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需求量比较大,网络工程专业主要讲授网络工程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等,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目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因此高校应逐渐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网络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设备过于陈旧。纵观我国高校的教学情况,较多的高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提高,但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高校的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较慢,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另外,部分学校的教学设备比较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对网络应用的需求。

2.网络工程教学环节重理论,轻实践。对于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动手实践能力的养成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但是目前较多的高校中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理论知识上面,忽视了实践教学。如果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面对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没有彻底落实。目前,较多的高校也注意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始实行实践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高校并没有将实践教学落实到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仍旧在理论知识方面,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习的理论知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另外,较多高校的实践课程考核不够科学,存在着较多主观因素,这样就不能发挥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的作用。

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1.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目前较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落后,课堂教学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阶段,跟不上时展的需求。目前我国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一定实践操作能力。以往传统的课程体系难以满足企业岗位的需求。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此,高校在网络课程设置上应不断更新,及时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并据此设置相应的课程,有意识地在课程中增加编码规范、组网配置、网络防范等实用性的知识。

2.教学方法与市场接轨。目前高校中网络工程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灵活互动形式的教学方式比较少,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及时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应依据企业岗位的需求进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实验实训环境与市场接轨。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实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网络工程规范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实验教学中应增加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

4.课程设计与市场接轨。教师在课程设计中注意案例分析与实际项目的设计的教学,这些具体的案例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场工作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运用大型的综合实训项目,以企业分工的模式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明确学生设计过程中的任务,使学生认识到企业的具体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深了学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理解。

5.教师队伍与市场接轨。我国高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对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也持续增加,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具备较高的学历,其理论知识水平较高,但是普遍缺乏实践操作技能,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应逐渐提高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如邀请本专业资深人士到学校进行讲座,讲授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解答学生们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聘请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三、企业需求导向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从企业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需求分析,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技能需求包括:网络安全管理、嵌入式网络终端设计及网络程序设计等。认识到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高校就应据此设置相关的专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注重实践教学。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应明确教学任务,并运用工程案例分析或项目教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企业中的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每讲授一个知识点应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化实验环节的设计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如将“网页制作与开发”课程运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将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从而有利于实现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依托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和手段。加强对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出具备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教师应定期到企业单位了解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认识到企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的相关设备及工作环境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条件,同时完善了实践教学的管理、评估及考核体系,企业弥补了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资源的不足。

3.聘请IT企业资深工程师授课。企业中的资深工程师现场操作的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在实践操作方面比较熟练,高校可以聘请企业资深工程师担任相关的课程教学。

4.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活动机制。目前,社会比较重视人才的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积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网络工程DIY”“网页制作”“广告艺术设计”等活动。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为学生的创新设计提供实验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活动平台。应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等活动,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科研创新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各个阶段的设计、实施等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团结协作和组织实施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需求的是具备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企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我们还需不断完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校应认识到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设置符合时展的课程。同时还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苗春雨,陈丽娜.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4(6):102-106.

[2]董立文.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3(z1):80-82.

[3]刘尧猛,丁忠林,畅卫功,等.面向市场的新型网络人才实践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24-127.

[4]孙国强.校企合作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3(14):114-117.

[5]柳晓茜.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通讯世界,2016(8):87.

作者:黄凯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网络工程专业课堂生命力建设与考试改革实践

摘要:网络工程专业课通过聚焦口试与机试、深化形成性考试、推广开卷考试,降低了考试不及格率、提高了考试成绩。表明: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师生实时沟通是课堂生命力提升和考试改革成功的基石。

关键词:课堂生命力;考试改革;课程微资源;主体性;交互性

为提升网络工程专业课堂生命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在长春工业大学的资助下,立足于专业建设的微观角度,兼顾教育部的宏观角度,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课堂生命力建设和考试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课堂生命力建设

借鉴翻转课堂模型,提出“功夫在课外,验收在课内”的教学理念,以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自构学生能力群组、组建课程群、开演微资源为实施要素,有效提升了课堂生命力。

(一)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教师在每门课程的第一次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做动员,唤醒学生们的主体意识,跟学生们沟通践行主体性的具体措施,包括学生预习、学生主讲、学生对答、学生做小结、制作微课程资源等措施。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空钟,生疑叩,师鸣生悟。教师从主导者转向组织者和学习伙伴,正确对待疑与悟、叩与鸣、空与有的关系。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待学生起疑提问,教师给予提问者恰当引导,助其自悟。

2.教师护念学生:力求做到十分八时护。关注每一位学生,加深师生情谊。每学时至少关注4名学生。每10分钟与一名同学交流沟通,一节课45分钟,就能关注到4名学生。对于32人的班级,仅8学时就关注到了每一位同学,30学时就熟悉了所有的同学。通常一位教师教一个班多门课,就跟该班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教师常常会根据情况调整关注学生的间隔时间。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班风不同,学生主体性的践行程度不同。例如在090406班学习《TCP/IP协议分析》时,学生主讲、讨论占授课过程的70%以上,而130407-08班学习《操作系统》课程时,学生主讲和讨论没有超过50%。但是教学效果都比传统教学方式好。实施的难点在于课程进度、深度、广度的保障与调整。

(二)自构学生能力群组

为了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障学生主体性的践行,实现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自助群组构建,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创建并加入教学群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贡献度。具体构建的群组有:预习讲师组、复讲讲师组、习题组、文档资料组、微课程资源组、网站组、测试组。有的学生能力较强,参与了多个组的工作,而有的同学虽然不擅长讲课,但是特别擅长文献查找、整理、网页制作、测试活动组织等,在自己的组内快乐地学习和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做出了贡献;有的同学别的都不擅长,但是擅长在机考时作弊、刷分,那就在机考测试环节发挥他们的特长,专门找智能课件的漏洞,例如篡改网页、刷分,以便微课程资源组或者网站组的同学完善智能课件。

(三)组建课程群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之间的拓扑关系,采用多课程联动的教学方式,把关系紧密的课程交给一个课程组,使得课堂生命力建设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例如《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TCP/IP协议分析》《WEB框架》作为一个课程群,前三个课程具有前驱关系,而《WEB框架》课程为前三个课程在资源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改革措施已由多位一线教师在《操作系统》《TCP/IP协议分析》《网络工程》《加密与认证》《网络操作系统》《WEB框架》等涉及多个平台的课程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开演微资源

1.知识本体构建

通过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突破教材仅仅按照知识模块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限制,借鉴开放式分类方法,对知识点进行聚类,构建了初步的课程知识拓扑,便于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2.游戏性实时课件开发

网络工程专业有些课程中算法较多,例如《操作系统》课程有先来先服务进程调度算法等。我们利用HTML5、CSS3和JAVASCRIPT等前端web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多个网页式课件,通常每个课件是一个单独的算法,每一步操作都可以给出分数提示。在课堂教学和过程性考试中进行了利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3.点名程序开发

程序的运行界面很简洁,教师单击开始按钮即可开始点名,不同学生的名字在窗口中快速变化,教师单击停止按钮,即可确定一个学生。点名程序的使用提高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关注度,活跃了课堂气氛。

4.操作系统课程微试题库和微知识库开发

微知识库和微试题库的开发和使用,为实施翻转课堂模式和碎片化学习提供了支持,初步取得了预期效果。充分利用了web开发前端技术,从细微处积累,细微到一个知识点,例如如何在网页上动态画出进程状态转换图,如何在网页上输入并显示公式,在不断实践、提升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体会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5.板书照片

学生在讲台上总结知识模块时留下的板书非常有代表性,更贴近学生的思维,并且不同的学生风格和思路不同,对其他同学和教师都有启发作用。实施的难点在于教师管理资源的技术和时间成本高。

二、考试改革

通过聚焦口试与机试、深化形成性考试、推广开卷考试,降低了考试不及格率,提高了考试成绩。

(一)改革措施

考试改革凝炼为:一实二平,三阶四末,闭基开灵能。实验占10%,平时占20%,阶段性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闭卷考核学生的基础,开卷考核学生的灵活运用和能力增长。强化了过程性考核,将课堂考核、答辩、阶段性考试加入考核范围,实验占10%,平时占20%,阶段性考试占30%,期末笔试占40%,取得了较好效果。对于必须牢记不忘的基础知识,采用闭卷考试,对于不需要死记硬背,着重于灵活运用和能力培养的部分,采用开卷考试。必修课程中4门以上采用了开卷考试,提高了通过率。阶段性考试没有采用传统的笔试,而是充分研究了口试和机试对考试的正面影响。口试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能够与学生充分沟通,弥补了笔试缺乏现场沟通,难以捕捉学生思路的缺陷,同时对其他同学也有借鉴作用,不像笔试学生之间毫无借鉴;口试实现了考、教、学的同步,推行聊着考、玩着考、聊着学、聊着教的理念。在考教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灵活采用最恰当的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评价,包括聆听、捕捉问题、描述问题、表达观点、获取资料、综合表述等能力。教师能够及时而较全面地获取学生要表达的信息和学生的思维路径,能够通过问答消除误解,弥补了笔试获取信息不全的缺点。机试是将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核心算法制作成互动性可执行程序,进行机考,这样学生与机器之间形成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种比赛的趣味性,一方面比准确率,另一方面比答题速度。突破了传统笔试的限制,充分发挥了多元互动的优势。

(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考试改革效果分析

我们分别对考试结构、形式对考试效果的影响做了统计,也对开卷考试及格率进行了统计(详细数据略)。统计数据表明:同样采用开卷考试形式,增加过程性考试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成绩;无论开卷还是闭卷考试,增加过程性考试对学生成绩提高都有显著作用。

(三)实施难点

1.教师工作量数倍增长。需要与学生进行全方位沟通,平时qq、微信、电话、邮箱都用来与学生沟通,随时随地解答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运用qq聊天的时间较多,教师要传测试题,学生做测试题的结果传回来,教师要保存,分析。

2.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运用前端web技术开发和测试微课程资源,需要后端web技术维护这些资源,不断学习更新的技术。3.对教师分析结果数据的能力要求较高。要统计分析学生对某个题的答题思路有几种,错误原因集中在哪里等。

三、总结

翻转课堂模型对小班授课效果理想;口试和机试对提高学生成绩作用显著;开卷考试可以适当降低不及格率。学生主体性的唤醒与实践和师生实时沟通构成课堂生命力提升和考试改革成功的两个要素。

1.课堂生命力建设方面的成果可以推广到有条件进行小班授课的专业和课程中;

2.考试改革方面的成果可以推广到其他专业和课程中。增加过程性考核会增加老师的工作量,适用于以教学和教学研究为主的教师;实时性课件会活跃课堂气氛并增加考试的趣味性,适用于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孙卫佳,焦素云,王文永.一种基于知识拓扑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的研究[J].网友世界,2013(Z2).

[2]焦素云,孙卫佳,鲁茂.论以生为本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12).

[3]焦素云,侯秀萍,郑虹.基于电脑游戏的操作系统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3).

[4]李道全,薛炜华,姜梅,张俊虎.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06).

[5]胡汉辉,文益民,谭爱平,成亚玲.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08).

作者:焦素云 孙卫佳 李勇 常欣 魏宁 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第五篇:网络工程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

【摘要】项目式教学方法起源于20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的课程都将教学方式的改变作为改革的重点。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课程主要通过总体分析、具体实施、测试与维护、总结考核,共四个方面实现。通过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对项目教学方法在网络工程这门课程上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等专业必修课程。我校作为国家职业教育师资重点培训院校,始终重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其中网络工程项目实践教学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在这个方面的一个突出案例。

1项目教学法的核心依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诸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倡导“主题探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核心思想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该结果,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能力的锻炼。教师不是教学中的主体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

2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内容

项目教学法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分为学生选择、项目制定、总结考核三个模块进行实施。我校通过与上海企想信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总共提供工位12个,每个工位可以为4~5名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可以进行综合布线、楼宇弱电布线、网络故障诊断排除、光纤熔接等实训项目。为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课程上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和技术支持。

2.1学生选择

在学生选择方面首先要确定的是学生团队的组成,规定每个学生团队由4~5名大学本科三年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组成,每一位学生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原理、路由与交换技术。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组长的职责扮演项目经理角色,为团队内的成员分配工种角色,并协调各成员之间关系。

2.2项目设定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定工程量适中、技术含盖面广、实用性强的项目是最主要的工作。例如:工程量太小会导致学生无法完整了解掌握各项技术;工程量过大会让很多刚刚接触网络工程的学生无法完成实训项目,导致其对该课程产生挫败感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拔苗助长,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设定项目的环节上一定要把握好尺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整个项目进行拆分成若干个小的项目进行。按照以上原则将整个项目分为三个子项目:①网络布线子项目,是搭建整个园区网络的骨架和脉络,在该子项目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网络通信介质线缆的敷设及连接方法,线槽线管尺寸的选择及安装方法。②网络设备安装调试子项目,是整个园区网络的关节与神经,涉及交换机VLAN划分、路由器远程访问控制、广播数据报文过滤等方面技术。③网络故障诊断排除子项目,涉及数据、语音、监控视频集成传输技术,能够正确地维护网络,并确保出现故障之后能够迅速、准确定位问题并排除故障,对网络维护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的,要求学生对网络协议和技术有着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故障排除思想并合理应用于实践中。

2.3项目总结考核

考核组成员由任课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组成,这样就能保证考核在理论教学和实际工作两方面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并能及时对学生在项目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总结。成绩由整个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团队成绩占70%,个人成绩占30%;这样规定的好处是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沟通能力。拥有和掌握这三方面能力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技术型工程人才。

3网络工程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取得的成效

项目教学法对网络工程课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原来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监督指导的、新颖的、易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方面,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使学生将一些在前期学习的理论性、原理性、抽象性的知识进行实践,从而得出正确的理解。在教师方面,通过项目实践过程中与学生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沟通交流,不仅提高自身技术实力,而且开阔了眼界,了解市场上流行的、先进的工程技术发展趋势,为日后教学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在竞赛获奖方面,完成网络工程实践课程的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高职高专组别网络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二等奖、团队三等奖的优异成绩。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网络工程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进行转变。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协同合作是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课程上的最终体现。

参考文献

[1]金永涛.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中国大学教育,2010(12):30~32.

[2]谭方永.网络工程建设研究性课程项目教学实践.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3):84~86.

[3]刘薇.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课程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4~17.

[4]徐雅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宁工业大学学报,2011(3):125~127.

作者:孙超 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第六篇: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应用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和培养之间形成了巨大落差。本文在研究“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特点和分析当前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从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出发,提出“重基础强实践,重能力强应用”的实践教学理念,并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体系

0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实践风起云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的动力来自于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网络工程专业涉及互联网+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内容能切合“互联网+”的步伐。在网络工程专业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互联网+”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注重新课程、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来。

1研究意义

从人才需求出发,目前各类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对网络规划师、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工作岗位的需求量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高校培养出的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比例却因不具备实用的网络技能被企业拒之门外。这种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高校网络人才培养机制中存在着“教”(培养)和“用”(就业)脱节的情况。我们的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践与创新精神的重要过程。在提倡和推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把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真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办法,同时也是解决网络应用型人才供求关系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

2目前现状

2.1传统网络工程的特点

目前,“互联网+”时代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全面性。“互联网+”融合多种产业,涉及的方面比较广,如金融,政务,商业等领域,同时在技术上要结合科技的新技术,特别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内容,对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更高。当前,网络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有: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通信编程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等,这些课程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1]。同时,这些课程都有相应的实验和实践环节,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这些课程间的关联也非常密切,结合新技术的地方越来越多,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其实践教学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水平。

2.2传统网络工程实践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目前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如:①过分依赖理论教学,实验和实践教学重视不够;②课程之间结合不够,课程与新技术结合不够,新技术引入课堂滞缓;③实验和实践设备和环境不够完善,特别是工程实践内容需要大量的网络设备作为支撑,设备更新匹配不及时;④学生课后难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验,大多数学生借助仿真实验环境来解决,但没有处理好仿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区别与联系;⑤缺乏综合性实践的网络平台,大部分实验和实践只停留在验证性层面,实验时间短,综合性不强;⑥毕业实习存在走过场情况,没有真正深入企业,同时,毕业设计缺乏创新,部分设计脱离实际需求与应用,很难体现实际价值。

3“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它的前提是互联网基础设施广泛安装,这相当于重新定义了信息化,互联网+将推动各产业的互联网化。

3.1引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所需的新课程并深化课程间联系

从网络工程方向的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交换与路由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网络操作系统、综合布线出发,引入“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所需的新课程,如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课程,形成网络工程实验和实践新的教学体系。深化课程间的联系关系,引入新技术到课堂,并与网络技术相衔接,如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课程,要把这些新技术切入到实践教学中,并通过综合实践联系好课程间的前后呼应关系,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的网络人才培养的规格[2]。

3.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并提高综合实践与设计的能力

结合网络工程专业特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验、实践学时,组织学生集中实践,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作为两门课程来开设,并且学分独立,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同时,每门主干课程开设完后,在接下来的一学期都布置课程设计,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综合设计的能力,并加入一些新的跟实际工作密切联系的内容,切合企业需求,对实践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充和创新。

3.3从实际需求出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并应用于实际需求环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际网络运行的状态,理解“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需求,增进学生与社会及企业的联系,摆脱毕业时与社会脱节的困境,同时理解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工程的重要性,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注重最为关注的网络技能,重点集中在网络互联设备、网络建设和维护、网络安全和无线网络、网络与学科融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包括网络系统和应用服务搭建、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以及网络运行安全、大数据等。让学生必须掌握大中型网络的组建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各种网络系统平台下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掌握主流广域网技术与流行的接入技术的配置与管理、路由与交换配置管理;学习实用的企业网络应用安全方案、企业无线网络规划方案等;学会通过网络管理软件对网络实施管理等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3]。另外,加强综合性实验和实践培养,以企业网络项目为基础,以小组形式完成较大型网络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并让学生掌握主流网络技术,增加学生的选择技术的能力,在掌握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4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实验和实践环境

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完善实验和实践环境,注重网络与这些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网络实验室,网络规划与设计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无线网络实验室,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实验室,并结合相关仿真环境和虚拟环境,如VMware,GNS3,CiscoPacketTracer,VSpere等。同时,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广泛业务,涉及金融、商业及政务等,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学分,采用分组教学,项目式教学,以小团队的形式开展实践[4]。另外,在教学模式上,采用重基础、强实践的方式。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网络技能,进而掌握综合性实践的技能,并学习掌握在多种技术中选择最佳技术的能力。

3.5开展校企合作,深化合作内容

“互联网+”时代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需要引进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同时引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并安排指导学生的设计[5]。充分利用好企业引进的工程师进行开放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旨在使学生能利用有限的网络设备自主掌握除课堂教学实验内容之外的其他相关内容,如学生自己感兴趣但受限于网络设备的基本网络技能。开放性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网络技能,又可以锻炼其运用知识、技能自主再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时,考虑让学生深入企业,试行学年实习方式。让企业一线工程师指导,多布置和实施综合性规划类与设计类实验,因为综合性实验内容可以训练学生实施企业网络搭建与管理能力[6]。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从而使其具有解决企业网络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4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以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为手段,以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增强实践能力为根本,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具备应用型网络人才所需的网络基本技能、动手解决问题的技能、学习创新的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结合现有实践环境,辅以仿真实践环境,让实践教学充分开展,并紧紧把握实践性和应用性两个要点,确保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成为适用人才。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与多学科融合为契机,引进企业优秀的一线工程师进课堂并参与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让学习实践的内容能和企业及社会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何建新.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安科学大学《高教研究》,2011.2:65-69

[2]郭杨.民办高校计算机网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价值工程,2014.35:217-218

[3]黄治国.网络工程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教学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2:146-149

[4]李平.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4:113-116

[5]苗春雨.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学,2014.6:102-105

[6]胡静.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园,2013.27:5-7

作者:王新忠1 黄锦煜2 单位:1.广州商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 2.广州商学院实验实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