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系统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系统

摘要:在航运和船舶建造市场大环境低迷的背景下,降低船舶建造物流成本可显著提升船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介绍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特点,分析当前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的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现代化物流管理体系从而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为提高造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船舶建造;物流;成本控制;信息化

0引言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我国船舶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着“接单难、交船难、盈利难”的巨大压力,降本增效迫在眉睫,在建产品的成本控制愈发成为船舶企业组织生产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高效的物流管理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一直都重生产、轻物流,忽略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1]。造船企业也不例外,降低建造物流成本是我国造船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船舶企业而言,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手段降低船舶生产物流成本,可有效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提高船舶企业竞争力。

1船舶建造物流的特点

船舶建造的物流活动伴随着船舶的整个生产过程,原材料和配件从厂商处运抵船厂仓库,然后按照生产安排在不同场地和工序之间流转,保证原材料、配件、半成品等在工厂仓库与车间、车间与车间之间的顺利流转[2-3]。船舶建造物流主要有以下特点:(1)物料采购量大,外部物流控制难度大。船舶生产所用物资种类繁多,船厂需要同时采购大量原材料、外购件和燃料等,涉及的供应商数量众多。因此,外部物流控制难度非常大,如何为每项原材料和设备制订合理的纳期,同时确保相关原材料按期运抵企业仓库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挑战。(2)中间产品占用量大,与生产过程关联度高。船舶建造周期长,有大量的原材料、中间产品、在制品都堆积在船厂仓库或生产车间中,而船舶一旦建造完毕,就会立即交付船舶所有人使用,产品库存几乎没有,中间产品占用量极大。船舶建造的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须与生产过程高度匹配,不能因为物流配送不到位影响生产进程。(3)物料需求与单件产品对应,通用度低。船舶属于典型的小批量产品,主要为单件生产,生产重复度低。每批船舶的船舶所有人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其物料需求也不相同,通用件很少,不同的产品之间原材料和设备难以通用。大型船厂一般会同时有数十型产品处于建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数十型产品的物资存储和配送,因此对于物流资源占用高。

2船舶建造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和不足

近年来,我国船厂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造船能力大幅提升,船厂的生产节奏明显提高,但是诸多船厂的物流管理水平并没有得到对应的提升,很多船厂的物流管理仍然沿用以电话为媒介,依赖手工操作的传统物流管理模式。通常,生产部门与集配仓库事先联系说明所需物资材料,材料入库后仓库通知相关生产车间并进行配送,车间收到原料后当场签单收货,在整个物资流转过程中登记和收货依据均为纸质票单,信息化程度较低,从而易产生以下问题。(1)物资状态查询和确认困难。生产部门查询物资状态时往往需要先后联系仓库、采购部门和设备厂家,通话十几次后仍无法明确物资当前状态。此外,目前物资到库的信息基本依靠口口相传,没有较为直观的表达方式,到货清单不明确、不具体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物资签收单上明细不分款项,生产部门签收后如发现有缺件,无法追溯。对于新型产品,可能存在物资漏订货的情况,往往是现场生产部门到处查询物资状态时才会发现漏订货,这也是物资信息化处理程度不高的一个表现。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下,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物资状态的同步更新与共享,导致采购、配套与生产部门之间对于物资的状态信息掌握有所偏差,从而影响生产进度。(2)前后道生产环节之间对物资无法统一管理。比如在钢板加工阶段,加工部门根据样台放样资料切割钢板,余料由加工部门管理。而在下道部门生产或设计改图需要增补余料时,设计部门会基于放样时掌握的余料信息匹配合适的余料并下发补料定额单,但对应的加工部门则会根据自身余料情况进行配料,并非对应定额单上的余料数量。这种操作方式往往会导致定额单上显示有余料,而加工部门已经将此料另作他用,下道部门收到定额单,反馈到加工部门后,还要等加工部门在余料储存区花费大量时间配料,甚至无法提供所需材料,从而延长了补料周期,降低了生产效率。

3现代船舶建造物流管理系统建立

随着传统物流管理弊端的日益凸显,建立现代化的船舶建造物流管理体系非常必要。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物流技术日趋成熟,为建立现代化船舶建造物流管理体系提供技术基础。现代物流更侧重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应用,信息处理和管理方式是组成高效物流系统的重要因素,能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调配,同时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现代化物流技术集中体现在运用计算机和系统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不改变物流设备设施的基础上,完善物流方案,获取理想的物流目标和经济效益。国内外也有部分船厂开始尝试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建立有效的船舶建造物流管理体系[4]。现代物流管理包括宏观物流管理技术和微观物流管理技术等2方面。微观物流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人事管理等。宏观物流管理技术包括:系统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物流状态动态监控管理技术、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等。对于物资配套在宏观、微观管理方面寻找途径,通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办公自动化手段,实施物资动态监控,并依靠长效的制度进行保障,可有效改善目前物资配套的不足之处。具体运行方式如下。(1)开发或引进物资管理系统,为信息化物资配套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可按专业分类,涵盖所有单船物资,如各项设备、外购及自制舾装件、船舶耗材等,各种物资信息一应俱全,确保物资收发时数据统一可查。在生产设计阶段做好物资项目录入工作,并在前期生产准备阶段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好各项物资纳期目标及理论上的物资领用部门。(2)配套采购阶段相关部门根据物资清单及实际采购情况,完善物资生产厂家、产品服务联系电话、入库状态(含是否到货、到货日期及所属仓库、仓库联系人等)、开箱状态等,通过可视化操作,极大地方便生产部门查询各物资状态等,同时降低物资漏订、少订的概率。(3)规范生产部门在物资领用时的权限,在物品领用时出具工作证等识别身份,并根据领用依据进行物资签收领用,实时进行系统确认。(4)设定系统使用权限。不同的物资信息对应不同的收发部门,做到信息各司其职,物资各尽其用。例如:对于设计部门仅能录入物资项目、需求数量等前期信息,不能对其他项目进行编辑;对于物品领用,只有生产部门可确认;而对于配套部门,则需明确物资动态,及时在系统中更新物资是否完工、是否发货等。(5)物资管理系统具备报表生成功能,生产急需物资、是否超过纳期一目了然,方便在定期开展的产品项目会上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与生产相结合,发挥更大作用。(6)在宏观方面提供制度保证,逐步完善追责制度。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在物资配套各个环节,设定响应时间,对于超出响应时间没有有效指令的现象进行合理追责。(7)加强仓库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新型的物流管理工作急需配套的高素质仓库人员,采用物资管理系统增强物流管理方便性的同时,也需要培训仓库管理人员增强系统使用能力。通过上述方式逐步规范和完善物资配套各个环节,强调信息处理在物流中的作用,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极大地改善现场物流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4结论

现代造船物流管理符合造船企业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我国船舶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建立基于信息化的现代船舶建造物流管理体系,可以有效降低造船成本、缩短造船周期、提高造船质量及服务质量,增强船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陈节贵,柳存根.造船企业物流[J].造船技术,2002(5):20-22.

[3]高志刚.加强物流管理降低造船企业成本[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18-20.

[4]陈果,王晴,季平.船舶建造企业供应链系统的分析与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2

作者:朱春玲 单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