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冷链物流业调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冷链物流业调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冷链物流业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升级,冷链物流行业成为近年现代物流板块的投资热门。广东省是全国农产品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因各地不同的产业特色及市场需求形成了一些差异化的特征。本文运用资料分析、现场走访等方式对广东省21个地市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当前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措施建议。

关键词:广东省;冷链物流;农产品;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从国家到省市对冷链物流业高度重视,相关支持政策持续出台。2017年-2020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有明确加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内容。随着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型升级,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冷链物流在农产品流通消费链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冷链物流领域也成为各大资本竞相投资的板块。广东省作为全国农产品生产大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在全国排名第三。由于广东省各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差异较大,粤北地区以山地种植业为主,沿海地区以水产养殖业为主,冷链基础设施的分布特征显著。为进一步摸清广东省冷链物流的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对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提出可实施、可操作的措施建议,特在广东省全省域范围内开展冷链物流调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广东省冷库、冷藏车辆等布局情况,保证调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使调查数据具有更强的真实性、可代表性,本次采用资料搜集、实地调研、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资料搜集方面,整理广东省农产品流通、冷链物流相关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研究成果等。实地调研方面,对广东省21个地市代表性强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冷库经营企业等进行深入的调研访谈,掌握了大量的一手实地素材。书面调查方面,通过在全省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了各地市冷链物流发展基本情况的书面材料。

三、研究情况

通过对调查搜集资料的整理及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广东省冷链物流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1.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广东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随着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和市场需求的提高,广东省冷链物流市场需求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9年,广东省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产品的产量分别达到3528万吨、1644万吨、866万吨、412万吨(数据来源:2020广东统计年鉴),按照调查分析的当前四类产品冷链流通率计算,广东省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约2055万吨。按照过去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0%测算,到2025年广东省主要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量可达到3600万吨。生鲜电商、即时配送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需求,未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2.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快速布局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加强冷链设施装备和冷链技术的升级改造,冷藏、冷冻、冷运能力不断增强。从冷库建设看,据本次调查统计,广东省冷库库容总量2016年还不到280万吨,在2018年达到470万吨,近两年冷库建设投资不断增加,传统冷库改造升级速度加快,目前冷库库容总量预计已经超过550万吨,超过2016年库容的两倍。从冷链车辆看,根据广东省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显示,广东省营运的“冷藏保鲜”车辆共有近9000辆,再加上企业或个体户、私人自购自用的冷链运输车辆,全省冷链运输车辆共约12000辆。从区域规模看,近年粤东西北地区加快了冷库建设速度,布局建设了一批新冷库,广东省冷库建设向农产品产地集中区密集布局,粤东西北冷库容量的扩张速度快于珠三角九市,珠三角、粤东西北地区占全省冷库容量比例趋于一致,全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空间上更加均衡分布。

3.冷库结构区域特色较为明显从区域规模看,大型冷库主要集中在沿海水产品丰富、口岸多的地市,如广州、湛江、阳江、汕头等地市;内陆地市冷库规模小且超过5000吨的单体冷库更少,如揭阳、韶关、河源、中山等地市。从产销地型冷库看,全省各地冷库主要以当地产业需求建设,珠三角地区以销地型、加工型的大型冷库为主,粤北地区以产地型小型冷库为主,粤东、粤西地区以水产品加工生产冻库为主。从高低温型冷库看,全省冷库主要以低温冷冻库为主,低温冷库数量多,广州、湛江、阳江、汕头等冷库规模大的沿海地区冷冻库数量居多,而全省高温型田头预冷库数量少、冷库规模小,茂名、梅州、韶关等果蔬农产品丰富的地市产地型高温冷库建设不足。从单个冷库类型看,专业冷库经营企业更愿意建设大中型冷库,以存储型、加工型的大中型冷库数量较多,而果蔬批发市场配套的小型存储流通型冷库配套不足、建设不规范。从冷库现代化程度看,全省基本以传统仓储型冷库为主,随着同城配送、生鲜电商、社区O2O、冷链宅配等新商业模式的发展,现代仓配一体化冷库、中央厨房等在珠三角地市兴建。从进口专用冷库看,广东省共有20个口岸(查验场)具备进口肉类专用冷库资质,冷库容量共有108330吨,占全国(约90万吨)比例约为11.8%,进口肉类、冰鲜水产品专用冷库集中在广州、深圳两市,广深两地专用冷库库容总量占全省比例均超过70%。

4.冷链运营车辆集中在广深两市广东省冷链运输车辆几乎来自深圳、广州两个地市,营运的冷链运输车辆97%以上是所属珠三角地区企业,其中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深圳是全省冷链物流运输最为发达且集中的地方。营运冷链运输车辆的长度规格较多,5米-6米的冷链运输车辆最多,数量占比近50%,其次为9米-10米车辆。近年广州、深圳等地市出现了若干较大型专业化的冷链物流运输企业,随着生鲜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及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以小田冷链、顺丰冷运、夏晖物流、深圳东方佳源等为代表的专业化冷链物流第三方企业开始兴起壮大。总体看,目前专业从事第三方冷链运输的企业仍然非常少,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基本无专业从事冷链物流运输的第三方经营主体,实际运输过程中几乎都是使用从珠三角调拨的冷链车辆、回程车或当地个体户、私人的冷藏车,部分生产规模较大的农业龙头企业或流通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配置数量不多的冷链车辆,用于自用但不对外出租。

5.冷链服务价格随市场变化显著冷库仓储租金、物流运输价格基本上随着市场供需情况变化较为明显。根据调查发现,广州、深圳等地区作为主要冷链产品销地冷库仓租较高,平均大约4元-5元/吨/天,部分冷库甚至高达5元-6元/吨/天,而粤西地区冷库租金平均在2.5元/吨/天左右,湛江地区由于水产品对冷库的需求量较大,租金水平能够达到3.5元/吨/天左右。总体看,冷库租金基本由当地市场需求量和冷库库容量决定,价格随市场供需变化。在运输车辆资源方面,大部分地方果蔬运输基本上都能够实现运输车辆的市场化调运。以茂名为例,据了解茂名冷链车市场的基本情况是需要冷链运输的货物越多,冷藏车辆就越充足;需求冷链运输的货物越少,冷藏车辆反而不容易寻找,相对运输成本也高。部分企业会根据市场状况积极利用回头车进行冷链运输,回头车可以有效降低运输价格变化,如某企业水产品发往新疆,春节时期运输单趟价格是新疆哈密瓜等水果丰收季节返程价格的四倍,价格随市场变化波动剧烈。

6.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模式多样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广东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存在多种类型,以主导业务分为生产加工主导型、连锁经营主导型、批发市场主导型、电子商务主导型、供应链一体化主导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主导型等。生产加工主导型是以生产加工为主导业务的企业,通过整合自有物流资源,自建或联合建设冷库、物流配送中心,配备冷链车辆,或者联合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构建起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实现冷链物流向原料供应商、门店或经销商的延伸,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如康美药业、温氏集团。连锁经营主导型指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向冷链物流上、下游延伸,上游与大规模农产品稳定货源或基地的生产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下游自营冷链物流或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合作同城配送,如钱大妈、盒马鲜生。批发市场主导型指通过依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运、配送和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一体化的冷链物流运作模式,如深圳海吉星冷链。电子商务主导型指生鲜电商类企业为保障自身电商平台卖出的产品配送到客户手上保持新鲜,在采购、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采用全程冷链物流模式,如每日优鲜、苏宁生鲜。供应链一体化主导型指提供采购、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配送等形成一体化服务的生鲜农产品企业,为保障生鲜农产品的鲜活而配备全程冷链物流,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如何氏水产。第三方冷链物流主导型指专门为冷冻冷藏相关生产经营企业、商户等客户提供专业冷链物流服务的企业,如新供销天业、顺丰冷运、小田冷链。

7.冷链物流经营管理成本较高冷链物流业经营管理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冷库日常耗能成本高。多数生鲜农产品冷库仍是按照工业用电价格收取,导致冷库用电成本比较高,储存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的冷库使用工业用电高达0.9元/度,是农业电价的3倍。二是冷库投资建设成本高。冷库设备投资大,投资建设冷库不仅只是单纯制冷功能,涉及冷库恒温、控温功能,仓运配一体化功能,多温层/区冷库功能等相关配套设施,需要大量投资资金。冷库投资回报期长,冷库建设属于重型资产投资,具有投资建设时期长、投资资金额度大、投资资金回收期长、投资风险高等特点,短时间内难以达到与投资资金成本相对应的收益。三是冷链物流车辆投资成本高。冷链物流车辆较普通运输车辆价格高,车辆保养维修费用高,实现全程冷链物流服务关键环节需要冷链物流车辆软件配置支持,冷链物流车辆收入往往难以覆盖车辆运维成本。四是冷链物流用工成本高。由于冷链物流工作多数涉及基础性工作,劳动强度相对比较大,经常出现招工难现象。货车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规范化、司机的老龄化等问题,影响冷链物流用工成本。

8.冷链物流成投资热门方向近年政府在多个文件中都提出大力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兴起繁荣,冷链物流受到市场资本的青睐及企业的重视,广东省一些大型集团企业纷纷进入冷链物流板块,重点在珠三角地区布局大型冷链基础设施。类似广州港集团、越秀集团、玉湖集团等近年陆续开发冷链物流业务,投资建设大规模、大体量冷链物流产业园。例如,广州港集团建设的广州南沙国际冷链项目成为全国最大冷链母港,规划投资共35亿元、仓容46万吨,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临港冷链仓库群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基地,一期22.7万吨冷库预计2021年3月可投产,冷藏集装箱堆场可容纳430TEU。供销系统也在积极布局冷链产销网络,大大小小冷链物流项目近150个,范围遍布全省各个地市。这些大企业都是大资金投入,冷库建设规模也相当大,几年后待这些大项目投入运营后,广东省冷链物流供给市场将发生大变革。

四、研究建议

基于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情况,提出以下发展措施建议。

1.结合区域产业基础投建冷链设施加强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以湛江、阳江、茂名、江门、佛山、肇庆、中山、广州等水产品产区为重点,完善水产品低温、超低温储藏、运输、包装和加工体系,建设用于水产品加工贮藏的低温冷库(-18~0℃)以及适合金枪鱼等远洋捕捞高附加值水产品仓储加工的超低温冷库(-60℃),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水产品冷链物流基地。以茂名、湛江、肇庆、梅州、广州、清远等果蔬产区为重点,结合果蔬产区布局田头冷链设施,合理利用产地现有零散、小冷库,并在主产区集中建设能够提供果蔬预冷、分拣、包装、储藏保鲜等服务的大中型保鲜库(0~4℃)。以云浮(温氏)、清远(双汇、天农)为重点,积极推动肉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完善覆盖生产、储存、运输及销售整个环节全程“无断链”的肉类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重要肉类冷链物流基地。

2.着重加快产地预冷设施建设基于区域特色的地势地形,广东省各区域农业生产基地呈现不同特点。粤北地区由于山地较多,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基础条件不足,连片农业生产基地较少,农产品多由农户、小型合作社、家庭农场零散种植。广州、惠州、清远、湛江、茂名等地以平原、台地地形为主,规模化连片果蔬种植基地较多;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基地条件优化,集中化种养量大,大批量的中小型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户容易形成特色农产品流通市场。湛江、茂名、韶关、梅州、河源等地区是水稻、蔬菜、水果种植量大的区域,同时也是特色农产品加工主要地区。目前,投资建设集中型的冷链物流园区项目较多,而关注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设备投入的较少。建议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功能的产地集配中心、冷库、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企业加强产地移动型、共享型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处理设施设备使用效率。

3.推动实现冷链物流车辆规范化管理建议结合交通部门现有的车辆管理系统,合理区分冷链运输车辆与其他普通货车,建设全省冷链运输车辆管理信息平台,对冷链运输车辆提供单独的信息登记、年审等业务办理窗口。冷链物流对全程每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在车辆、冷库、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大,建议对符合规定冷链物流配送车辆在各收费站给予免费或优惠通行的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负担,支持企业集中力量投入到产业进步与升级中。增加绿色通行证发放数量,对管理规范、设施先进的重点物流企业应优先颁发绿色通道通行证,放宽生鲜农副产品配送车辆进城时间和通行路段限制,以大幅提升物流配送的效率,保障城市配送的畅通,满足城市消费群体对安全生鲜产品的需求。

4.完善冷链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完善追溯体系软硬件设备,建设具有公信力的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全省冷链追溯体系。支持先进适用追溯技术推广应用、现有老旧设备更新改造、专用标识标记制度建设、可追溯产品消费市场培育以及地方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建设产品冷链追溯管理平台,联合省内大型冷链企业、行业协会、研究院、高校等,按照统一、信息互联互通的要求,建设广东省冷链追溯平台,汇集冷链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信息,形成权威统一的追溯大数据。开展农产品冷链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工作,选择一批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企业,建立从生产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体系。

5.建立冷链流通数据统计体系以水产品、肉制品、水果、蔬菜为重点研究对象,定期进行冷链物流相关指标测算。依托高校、学会、研究院等单位,对水产品、肉制品、水果、蔬菜冷链物流流通率、运输率、损耗率测算方法与计算公式进行合理分析与选择。结合全省冷链信息平台中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填报内容,收集原始数据,定期测算冷链物流相关指标。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走访省内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实地验证相关指标情况。鼓励全省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冷链加工企业、有关农业企业等加入平台,定期填报冷链相关数据,例如冷库库容、温区分布、周转率、冷链车数量等,通过统计分析对全省冷链物流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与预测,为冷链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6.加强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引导和推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技工)学校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从专科扩大到本科;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教育,除设置冷链物流专业课程外,增加农产品贮藏保鲜等课程,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广东省内高校与港澳、国外高校访学交流,重视对冷链物流专业教师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各类社会培训类活动及校企合作,提高企业人才技术水平。面向企业与高校等科研单位,开展各类冷链物流行业峰会、冷链物流培训与海外游学,为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提供更多学习机会。针对企业内冷链物流管理人员、基层操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各类人才技能水平。鼓励校企合作、社企合作,设立实训基地,支持冷链相关企业建立产学研对接平台。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广东省物流业发展报告(2018-2019)[M].中国财富出版社,2020.

[2]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广东省物流业发展报告(2017-2018)[M].中国财富出版社,2019.

[3]吴乐燕.广东省农产品市场空间布局分析[J].市场观察,2020(12):58.

作者:吴乐燕 单位: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