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轴辐理论下的物流网络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物流枢纽节点的确定、区域网络层次的划分、各节点功能的定位、交通线路的完善等,是物流网络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如何促进各节点城市和各交通线路的协调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轴辐理论在构建各级物流网络结构中的应用,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原则以及构建轴辐式物流网络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物流网络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轴辐理论;物流网络;区域物流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各物流设施设备在中心城市的集结,各枢纽节点在核心城市周边的布局,使得大量物流资源在中心城市堆积,造成核心城市交通线路拥堵,大量物流基础设施设备重复建设;非中心站点资源闲置,物资流转不畅;各节点城市之间各自为政、独自规划、信息不共享等现象造成区域物流整体上的效率低下。因此,合理、高效的构建一张物流网络,保障网络中各节点的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享、互利共赢,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轴辐理论
1986年美国奥凯利首次提出轴辐理论,轴辐式(Hub-and-Spoke)物流网络,是由轴(Hub)和辐(Spoke)组成的一种类似于车轮的空间形态[1]。轴辐式物流网络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轴辐理论,该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核心是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将交通运输线路看作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基于轴辐理论构建的区域网络结构中,物流枢纽为轴,汇集各节点的物资并负责中转调配;轴点城市联通非物流枢纽节点之间的运输线路为辐,各种运输工具通过条条辐线将物资运输到各个非枢纽站点;枢纽节点凭借自身的实力吸引各种资源,发挥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使物流设施设备在枢纽节点附近集群,有力推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资源浪费。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应用轴辐理论构建物流网络系统在提供物流系统规模效益、降低整体成本、提高系统流通率、加快区域节点城市的协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轴辐式物流网络模式
在国家新基建的倡导下,各个区域内的中心城市加快扩建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港口、码头、航线等,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可以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物流总成本,提升区域经济效益。轴辐式物流网络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等领域。实践证明,以轴辐理论为依据构建的物流网络更为便捷,能够满足物流的时效性,同时具备一定的柔性,将区域内各城市的资源进行集成等特点,进而形成规模效应,极大地满足物流运输的及时性和效益性,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多方面共赢的局面。根据不同区域物流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不同区域内物流节点城市的数量多少,将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分为:单枢纽站纯轴辐式网络;单一枢纽站复合轴辐式网络;多枢纽站单分派轴辐式网络以及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2]。实践证明,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因服务能力和广泛辐射范围,应用性更强,因此,得到普遍适用。
2.1轴辐式物流网络模式构成
物流网络结构是指由执行物流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物流停顿使命的节点两种基本元素所组成的网络结构。根据轴辐理论,在构建的轴辐物流网络模型中,选取区域中重要物流节点,比如物流枢纽城市、大型港口、车站、空港等作为轴心,选取次要物流节点为辐点,所有轴点和辐点按照其在区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形成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空间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轴辐式网络模型的空间结构是由节点与线路连接的路径系统。不管货物是从不同的出发地(Spoke)到达不同的目的地(Spoke),还是从相同的出发地到达不同的目的地,必须先到达一个枢纽地(Hub),经过换装、转载等活动,以直达的形式完成货物的终端运输。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中存在轴点和辐点,轴点与轴点之间的链接为支柱链路,辐点与辐点之间的链接为分支链路。实践证明,轴辐式物流网络系统能够实现交通流量在轴点城市上高度集聚,形成规模经济。一方面有利于降低物资运输的单位距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交通压力。因此,该模式已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抓手,并在航空运输及通信行业中广泛应用。构建合理的物流网络结构,选取物流网络轴心城市,确定网络节点城市数量,划分辐射范围等是关键。
2.2轴辐式物流网络特点
第一,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的优点。首先,节点物资在轴点城市的集聚可以实现运输的规模效益。在直达式的网络结构中,节点的物流需求量较少,通常情况下运输车辆达不到满载,甚至若辐点城市间的物流需求是单向,空车返回的情况也会增加,进而产生不必要的物流成本。而在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中,轴点与轴点之间的干线运输是以各辐点城市分流量汇集而成,运输批量可以达到一定的规模,大大提高运输工具的满载率,甚至可以杜绝空车返回现象。其次,在单一分派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中,由于各物流节点的物流量只需要汇集到其中一个轴点城市,其他中间节点的运营相对独立,小批量的物流业务可以实行外包降低自营成本。最后,轴辐式物流网络可以节省一定的运输工具。尤其在直达式的物流网络中,每条运输线路都需要配备专门的运输工具,而且大部分都是长途运输工具。而在轴辐式的物流网络中,由于各支线的运输要到干线进行集聚,然后再中转,所以所行使的运输线路较少,而且中转的大部分是相对的短途运输,因此可以节约大量的运输工具,从而降低运输成本。第二,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存在的缺点。首先,当直达式物流网络的满载率较高时,干线运输的规模效益将难以保障。在物流干线直达运输中,同一运输方式下,物流成本的高低遵循规模效益递减规律,即当运输的物流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干线运输的规模效益将随之下降。其次,轴辐式物流网络中容易产生绕远运输增加运输成本。尤其是在单一分派轴辐式物流网络中,要求原本可以直达的物流运输必须经过轴点城市中转后再进行最后的配送,大大增加运输距离,产生绕道运输的成本,形成不合理运输,从而增加轴线运输成本。最后,轴辐式物流网络结构还可能增加不必要的装卸次数,由于需要在各轴点城市进行汇集、中转,随之而来的就是物质不断地被装卸和搬运,在装卸搬运成本提高的同时,还会使物流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3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原则
第一,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托。物流发展速度的快慢与规模的大小直接受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直接取决于该区域经济实力的高低。一个地区较高的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本区域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物流节点能否成为轴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优化、构建合理、高效的区域物流网络必须要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优化构建轴辐式区域物流系统要着眼于长远,有计划、有预测。物流网络的构建尤其是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耗资大、回收期长,所以在设计时必须留有修改空间。在规划设计之前,要对该区域,区域节点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各主导产业的特点、区域内未来几年的发展水平、区域内物流建设的规模、基础设施水平等指标运用详细科学的方法做出预测,无论是构建何种模式的物流网络结构都要留出发展的空间和余地,以柔性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以整体性为纲领。根据系统整体性、适应性的特点,区域物流网络系统的构建必须要立足整体,顺从大环境才能长久生存。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尤其是多枢纽站多分派轴辐式网络结构的构建,区域与区域之间,区域各节点城市之间必须做好分工和协同。另外,区域物流网络中存在大量的“背反”现象,轴心城市的确定,辐点城市的数量、规模,轴辐涉及的范围,链路的选择,路径的规划等,在网络优化和构建时都要放到系统里考虑,以期达到整体最优。第四,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抓手。以轴辐理论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目的是整合区域内物流资源,降本增效,不管是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还是区域与区域之间都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借助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各枢纽站、各辐点城市之间的信息流通。高效的区域网络系统不仅要有轴心城市、辐线、各中转站点等硬件的搭建,更需要有信息技术等软件的支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轴辐式物流网络构建建议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十三五”规划提到物流网络的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物流规划,各省市相继出台规划区域物流建设的重要性,并给予各种利好政策,规划构建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系统,必须把握国家及各省市的政策法规,审时度势,找准正确发展方向。第二,合理确定轴点和辐点。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的优化、构建重点在于轴点城市的选择及辐射线路的规划。因此确定一个枢纽城市必须认真考量区域各城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物流供需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等各个方面。其次是辐射范围的确定,根据物流网络内各个节点对轴点城市的隶属程度或者是轴点城市对各辐点城市的物流引力等来确定所构建的物流网络的辐射范围,原则上每个轴点城市的辐射范围最好不超过3~5个辐点,因此,必须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合理确定轴点和辐点,达到区域物流网络的高效运转。第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由于各个非枢纽节点的物流资源要在各轴点城市汇集,一定程度上增加辐线的绕行成本。将轴辐式物流网络与直通式物流网络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兼顾运输规模效益和避免绕行成本;另一方面,区域形势不断变化,因此已构建的物流网络系统必须用到实际中去不断地调整和验证。第四,依靠先进技术,引进专业人才。物流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涉及范围较广,系统自身的复杂性、枢纽站的选择、网络层次的确定等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做支撑,需要引进科学的物流信息系统,校企结合、培养高端物流人才,吸引国外先进经验,优化设计物流网络,促进大物流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闰夏.基于轴辐理论的区域物流网络构建———根据山东省域数据的实证检验[J].商业经济研究,2018(6).
[2]罗艺,李莉.基于轴辐理论的贵州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5).
作者:甄建艳 田利娟 单位: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