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产教融合是新时代的产物,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中职院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输出一线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在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已经成为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的必然趋势。针对新环境下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探析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而深化产教融合的发展,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管理、信息、工程等众多领域的知识。随着当代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行业人才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2017年10月18日,习在报告中做出了“要深化产教融合”的指示。中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也必须紧跟时展步伐,与物流企业加大合作力度,深化产教融合,共同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应该以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为契机,为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实现“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策略与模式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物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
伴随着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业正在兴起,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呈现扩大趋势。据相关统计资料分析显示,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缺口或已超过500万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也成为了我国的紧缺人才,如今直播带货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迅猛,成为新的经济风口,随之而来的物流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广泛,涵盖了储存、运输、配送、货运、成本控制、物流管理等物流链的不同环节,不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也各不相同。想要真正落实产教融合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就要从当前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需求特点出发。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区域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2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以及基本的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和岗位操作技术,主要面向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运输企业和快递企业,培养从事仓储管理、运输调度、港口码头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物资采购、客户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物流信息技术、国际货运实务、叉车操作及维护、电子商务与物流、运输实务、营运调度、仓储与配送实务、货运企业运作实务、物流设备操作、ERP沙盘企业模拟经营、采购实务等,可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等证书。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可面向国内各大物流企业、快递企业、货运公司、港口码头及工商企业内部物资储运部门等机构,从事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调度、港口码头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物流信息系统应用与维护、物资采购、贸易、货源组织、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工作,就业渠道较广泛,就业前景很可观。
3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问题
3.1师资配置问题
因资源、条件的限制,当前很多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师资配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在有些中职院校中,较多年长的教师虽然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但缺少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而刚毕业的大学生教师,又缺乏实践经验;第二,师资数量不足。很多中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甚至需要聘请兄弟学校的教师才能弥补师资短缺,也因此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办学机制的发展。
3.2产教融合受限于地域问题
现代产教融合的概念已经得到了职业院校和社会的广泛重视,很多中职学校也在逐渐尝试与更多校企合作的形式,和一些物流企业建立了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在涉及到地域和条件匹配的问题时,很多学校难以和大型物流企业进行有深度的育人合作。中职院校主要还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物流企业由于地域位置的原因,校企合作过程中就有可能存在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不便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3.3毕业生就业质量低
物流行业的入职门槛较低,如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小型车队、物流劳务外包公司的工作人员等等。中职学校要结合区域物流行业发展需求和中职生特点,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明确定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不能用学生在物流行业实习或工作的经历来考量专业能力水平,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
4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策略
4.1建立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产教融合需要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的配合,还需要建立一定的机制与体制。中职物流专业应该让学生在就业前打牢基础管理层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发展潜力,与企业用人需求接轨,让毕业生能真正适应企业用人需求,而不是入职后在企业熔炉重新锻造。中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要去适应行业需求的变化,积极寻求与各物流企业的合作,并深化合作机制和内涵,可以根据物流企业的岗位需求,由学校与企业一起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开发校本教材,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以此来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也可以采用引长入校、工学交替、企业订单培养等我国常见的产教融合模式来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在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让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长期良好的供求关系。
4.2借鉴经验,优化产教融合
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的实践经验比我国职业院校要丰富很多,例如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三明治”教学、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法国学徒制,新加坡创造的“教学工厂”等教学模式对中职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及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借鉴国内外产教融合发展的模式和成功经验,有效推进产教融合的校企协同发展,优化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也可以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从学校办学资源和特点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创新,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建设。企业订单培养模式是我国常见的产教融合模式,合作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岗位需求与中职院校签订用人协议,一般是从二年级开始,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在物流专业学生中选拔符合企业需要的学生,独立编成一个班级,并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由企业派人进行针对性的授课,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企业录用到符合自身岗位需求的人才,还可以保证学校能不断优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此外,生产实习合作模式也是普遍运用的模式,中职学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往往比较有限,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优质资源,在企业里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接收学校一定数量的学生开展规模化、规范化实习实训,既能弥补学校的资源不足,又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形成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融合,为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4.3校企师资共享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到物流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开阔视野、提升职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企业的相关领导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管理工作当中,给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担任部分课程的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过程中,企业要走进学校参与人才培养的建设工作,学校教师也要深入企业汲取经验,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培养观念,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教学。校企双方只有在协同育人中进行人才的流动、管理的融合、育人的协同,产教融合才能具有内涵意义。
4.4建立平台,支撑产教融合
平台的搭建也是产教融合建设的重要内容,产教融合的平台可分为校内校外两个平台。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往往不能进入岗位角色,感受不到真实岗位工作的环境氛围。只有率先打造校外平台来支撑后续教学实习活动的开展,才能落实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校企双方应该加强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人员流动,充分利用好校外的育人平台,让学生更多地走进企业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增长见识,开阔视界。
5结语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立足现实,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原则,对人才培养作明确定位,以培养符合地方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的职业人才为育人目标,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改革。中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模式目前还处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是,在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的新环境下,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包括中职在内的职业教育院校,产业融合势必会形成一定的体系,发挥其社会价值,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梁文娟.新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年时代,2018(29):218-219.
[2]任翔.新时代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35):87-88.
[3]姚瑶.新时代背景下深化中职教育产教融合的路径探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9,63(03):19-20.
[4]王伟.新时代背景下“标准对接、能力开发、产教融合”供应链管理专业中中职衔接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74+377.
作者:何云靖 单位:广西钦州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