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在“三教改革”“岗课赛证”融通等新政策背景下,高职院校面临着生源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同质异化的难题,产业分工多元化要求职业岗位多样化,呼唤人才培养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岗位链。基于该背景构建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以期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精准培养和教师教改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物流管理;分层分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1]等职业教育政策,深化职教改革需以“三教”改革为抓手,而学生作为这项重大改革的主体,由于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存在着差异[2],“因材施教”是保障学生天赋发挥到最佳的优良教学方法。同时,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特点即是“技术技能”更加突出[3]。本质使然,职业教育应与行业岗位需要相适应,应遵循职业技术技能的发展规律,探讨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响应国家战略,契合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分层分类的教学培养方式是实现职业教育总目标的重要保障[4]。

1分层分类教学法

分层分类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分层分类教学法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5],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研究对象进行“分层教学、分流培养”,最终实现“分类成才”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分类教学的精髓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辅以不同的训练和辅导,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6]。

2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法的意义

2.1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分层分类”教学法以遵循学生个性发展为前提,对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将个性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将具有共性的学生进行归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法,将方法进行提炼,总结出一套适合该类学生的教育方法,发挥学生专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2丰富教学策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设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符合“三教改革”的教师、教材、教法中教法改革的要求。学生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围绕着学生不断改进、提升教学方法。围绕“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满足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7]。将学生分为4类,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不同类型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特点调整课程侧重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丰富教学策略,从而推进教学体系的改革。

2.3精准对接岗位,提高就业率

“岗课赛证”强调人才培养要从岗位出发,重构课程体系,调整课程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比例,融入技能比赛的内容,结合“1+X”证书制度,深化产教融合,增加了“认知跟岗”“实践跟岗”和实习等模块,培养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善于创新创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提高就业率。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学生分层分类指标体系

学生分类标准与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针对学生特点设置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等任务进行分层,制定“隐性分层”的具体标准;创设适应于各学科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A类学生学习较努力且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均较优,属于理论-实践结合型,应划分为“全面培养”型发展性目标;B类学生考试成绩较好,自律性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属于理论考试型,应划分为“提高培养”型发展性目标;C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强,属于实践就业应用型,应划分为“特色培养”型发展性目标;D类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能力都较弱,因此对于该类学生应着重培养与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专长,树立特色培养型目标。

3.2“多方向、多岗位”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对于理论实践结合型学生采取线上(学习通网络平台)+线下(课堂)结合第二课堂(物流社团+企业实习)的教学方式,进行综合培养,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要求,选择“专升本”“就业”“创业”。对于理论考试型学生采取线上(学习通网络平台)+线下(课堂)的教学方式,在课程体系中纳入“物流方案设计与管理”等课程,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方案设计与管理能力,辅助加强实践操作,就业类型主要有“专升本”“就业”“创业”。对于实践就业应用型学生只需要参加线下课堂学习+实操训练+第二课堂(物流社团+企业实习),达到基础性目标,取得相应学分,顺利毕业后直接就业;课程设计方面增加“模仿性教学”的比例,教师手把手开展教学,加大实践操作课程的投入,如“出入库作业训练”“派送训练”“分拣训练”“装车训练”等课程。针对D类学生,采取线上(学习通网络平台)+线下(课堂)、第二课堂(兴趣社团)的教学方式,积极地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培养专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3岗位能力迁移培养体系的构建A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均较优,因此,适合作为灵活应变能力要求较高的管理员、具有管理能力的高级物流工程师等。B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强,自律性与执行力强,但动手能力较弱,适合作为物流方案设计师、活动策划、物流行业理论研学师等。C类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差,动手能力强,适合作为仓库员、分拣员、快递派送员等通过模拟性学习能基本掌握岗位核心能力的操作员。D类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的能力都较弱,可根据兴趣爱好来培养一技之长,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多样性岗位能力;对于该类学生的培养,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从思想上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一技之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4精准对接技能竞赛体系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重点地培养职教物流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能力。A类全面发展型学生在专业技能大赛中属于竞赛核心骨干,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整个流程的协调与控制中占据了核心地位;B类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论学习能力,可进行辅助方案的设计;C类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可辅助方案执行;D类学生属于特色学生,应注重特长的培养,可提供创新协助或后勤支持。确保实现以赛促教、以赛赋能,重点打造技能团队,参加技能比赛,提升学生水平的同时为学校争取荣誉。另外,除了重点关注教育部全国职业院系技能大赛,如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货运代、关务技能大赛等赛项[8],还应注意关注“顺丰杯”物流创新大赛、“华为杯”物流设计大赛、“链战风云”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百蝶战”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等行业赛[9],使学生的能力能有效地满足行业的需求,精准对接物流行业。

4构建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4.1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为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职业教育体制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精神,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一环。校企合作中,最突出的矛盾是企业利益诉求与学校培养人才机制可能存在着冲突,为解决企业需求与学校输出人才的脱节问题,校企行政四方联动,将“岗课赛证”融入教学体系,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本校”),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了“京东订单班”,由学校和贵州京邦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学校提供场地,建立京东物流中心,该中心配置了前期供各位教师(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进行“传、帮、带”学生的实训设施设备,同时也配备了后期供学生进行实践检验的校内相关岗位,也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为企业减少员工成本,为企业和学校找到了一个利益平衡点,有助于推进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另外,本校还与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华贵酒业有限公司等进行深度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目标。

4.2扩充校外实训基地,构建精准对接岗位的校内外实训体系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契合地方发展目标和满足行业需求。因此,精准对接岗位需求,校内实训基地需要提档升级,同时扩充校外实训基地。本校与深圳中诺思科技股份公司合作,凭借技术上的支持,建成了现代物流实训室,拥有地牛、叉车、智慧机器人、操作软件等价值100多万的设备,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物流岗前培训提供实践教学基地。但是现代物流依托于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更新较快,校内实训基地就可能面临着系统或者设备设施更新速度慢的难题,同时由于学校场地有限、资金有限、岗位设置有限,因此需与企业加强联系,及时更新实训系统,同时扩充校外实训基地,为更多学生提供岗前训练,及时更新技术、技能,培养精准对接行业岗位需求的物流人才。

4.3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分层分类质量评价体系

产教融合需多方保障,“校政行企”四方联动,协同育人。学校重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考评体系等,将“岗课赛证”纳入教学体系中;政府发挥统筹资源、战略引领的作用,形成一只有力的推手,形成制度上的保障,与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相互监督;以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培养精准对接岗位的复合型人才,行业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发挥指导监督的作用;企业与学校紧密联系,以“1+X”证书制度为托手:“1”为学位证,“X”为职业能力等级证书;以“1”为核心,发展“X”,有效推动岗位链、课程链、人才链有效对接。“校政行企”四轮驱动,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社会服务+创新创业在内的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分层分类质量评价体系,面向社会、面向行业,输出复合型人才。

5结语

以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实施“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计划,实现了以下几个目标:①社会效益方面,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素质,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为社会的良性发展输送人才;②经济效益方面,“因材施教”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禀赋,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社会就业率,为国家经济稳定提升贡献力量;③教学模式方面,构建了高职学校学生分层分类指标体系、课程体系、岗位能力迁移培养体系、技能竞赛体系等,制定了“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分类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促进教育行业教学研一体化发展;④保障体系方面,构建了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扩充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分层分类质量评价体系,确保“分层培养,分类成才”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作者:李丽波 单位: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