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流管理仿真课程创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引言
在我国振兴物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物流业需求的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要内容。以往的教学,我们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旨在培养学拥有良好的认知能力,实践教学的开展多以授予学生技能为主,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更容易流于形式。现代物流管理人才除了要具备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还要通晓企业运作的管理方法,如人力、财务、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做支撑,同时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纵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出色的实践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目标。
2实践能力的组成结构
实践能力是能力的一种,是个体通过形成实践观念、顺利完成某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总和。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知识,即一定的认识能力,从而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需要一定技能,来协调身体完成实践活动。[1][2]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个体掌握一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3]。对于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知识和技能的广泛应用和迁移,分析形成问题的驱动因素,发现问题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认知逻辑中表达出来,并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或将问题解决,这些活动则是实践能力的具体体现。能力的构成要素庞杂、抽象,专业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对所有能力要素实现发展。国外学者提出关键能力的概念。本文认为物流管理岗位从业人员也应该需具备相应的关键能力,即物流管理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并具有迁移特性,不会因物流管理岗位的变换而消失,最终会融合发展成为物流管理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1]根据物流管理职业的基本要求,结合仿真课程的特点,这里确定该门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物流系统的运作能力、信息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资源统筹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这样形成了以物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基础,关键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实践能力的基本结构。从而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3以flexsim为例的仿真软件课程设计
这里以Flexsim仿真软件为例,探讨如何设计基于能力的仿真软件课程。
3.1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根据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专业知识和仿真软件操作技能的教授是这门课的基础内容。那么,在课程学时分配上,要有一定的理论课时是必要的,让学生对系统仿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包括flexsim软件的基本概念。
3.2关键能力的培养
Flexsim的使用要在计算机实验室完成,因此实验性课程占主要学时。
3.2.1教学形式
以案例式教学为主要内容,引入企业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并要求项目小组内部建立完整的项目组织,并要求学生将分工情况反馈给老师。这种形式摒弃了传统软件实验课程中,学生单纯的模仿教学内容。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3.2.2实验设计
从教学的角度考虑,实验分为三大类:基础型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种实验逐级展开,由浅入深的提高学生的应用flexsim仿真的能力。①基础型实验设计这种类型实验主要帮助学生掌握flexsim的使用方法,加强认知与操作的能力。如案例1的设计:案例1:一个处理设备在处理完每个产品后,需要等待20秒,才能继续处理后面的产品,使用closeinput和senddelayedmessage函数实现此功能,并建立该模型。问题:如果此处理器工作台最多可以同时实现处理两个产品,每次处理完一批产品后需要等待,如何实现?这样的实验案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消息触发及命令的认识,提高应用能力。②设计型实验设计型实验采取创造性项目的特点来设计实验内容。通过设计好的实验环境,给定问题需求,让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如案例2的设计:可以利用experiment工具案例2:一个工作车间有5个工作站,工作站之间有转运区,要求人员从工作站搬运产品到转运区,并操作机台加工产品,人员数量1-8,工作站加工时间对数正态分布(0,10.5,1)。请给出最佳人员数量。利用experiment工具设计仿真实验变量及仿真时间,并根据统计结果,选择合理的人员应用方案。这类实验旨在锻炼学生的物流系统运作能力,根据给定的题目环境,利用相关工具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设计实验进行过程,并最终给出优化的方案。③综合性实验项目的任务类型可分为确定性项目和创造性项目,确定性项目是指项目的工作目的和方法明确,且提前给出明确的任务结果。[3]
这里将综合性实验定义为类似于确定性项目的形式的,明确任务的实验。综合性确定任务实验要求学生在既定任务目标下综合应用flexsim实体、命令、函数等,以及物流管理及物流操作等知识完成实验任务。这类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能力,在充分获取实验内容的信息基础上,应用数学知识,建立函数模型,并建立仿真模型。学生首先根据给出的数据,利用flexsim的Optquest统计工具,拟合出入库的时间间隔函数,并根据出入库数据,计算配送中心各个区域所需面积,及需要的设备数量及规格,将所需的实体拖入到模型视图内;然后,设计配送中心的业务流程,包括入库、检验、存储、包装、分拣等,并根据流程连接相应实体;最后,根据物流作业活动的需要合理设置实体的属性以及应用的策略。模型建好后,可以统计入库暂存区、叉车等搬运设备等的指标来衡量比较模型的中的不合理环节与配置,最终优化模型,给出完整的设计方案。现代物流是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诸多功能要素的综合服务系统,物流范畴已从流通领域延伸到生产领域、工程管理,设备维护等诸多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研究方法,以系统工程为技术依托,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物流管理学科的学科特性表现为一是学科的交叉性;二是学科的实践性;三是学科的成长性。
参赛队需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若干个案例中自主选择不超过5个案例进行设计,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可以是文字材料、数学模型、软件或工程设计等。设计内容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的一个或几个项目:①服务网点布局、选址战略及路由优化设计;②市场竞争策略及运作方案设计;③系统运作控制与流程优化设计;④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设计;⑤应急与风险控制系统设计;⑥物流技术应用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⑦物流信息系统设计;⑧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⑨服务营销与质量管理体系设计;⑩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瑏瑡物流成本与财务管理优化设计;瑏瑢物流管理理念创新。随着物流设计大赛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大批外专业的学生参加大赛。由于参加全国大赛的高校限报两只队伍,各高校为推选出优秀学生参加全国赛,纷纷组织校园选拔赛。以我校为例,我校第一届物流设计大赛只有物流管理专业的八支队伍参赛,第二届物流设计大赛涉及全校十几个专业的二十支队伍参赛,第三届物流设计大赛涉及全校二十几个专业的四十支队伍参赛,许多参赛队伍进行了跨专业的组合,利用团队同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优势互补,很好的体现了物流管理学科的学科特性。我校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注:此项赛事不设特等奖)的团队就是由物流管理、统计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同学组成的。
4.不计名利、精心组织、乐于奉献是参赛成功的保障
物流设计大赛历时八个多月,期间经历校园预赛、决赛,全国赛初赛、复赛、决赛。整个参赛过程中,考验的不仅是各个队的实力,更是考验大家的意志力、耐力和精细。我校在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除了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不计得失的执着和辛勤付出,还有学校及院领导给予大赛地极大关怀和鼓励、相关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支持,大家共同演绎的是淡泊名利、吃苦耐劳、不计得失、埋头实干、乐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事业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正是这种精神使我校还获得了全国仅有六所高校获得的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组织奖。
5结束语
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和平台。学生从确定选题,收集、分析、整理资料,到提炼论点,设计方案、数学建模、系统设计与优化、撰写研究报告、项目答辩等方面得到了系统训练和培养,使学校实验室、机房等教育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促进教师教学与教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学生科技文化竞赛活动平台,学生们自发的进行跨专业、跨学科合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使学生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为每位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