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等级模型建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等级模型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等级模型建构

摘要:物理核心素养作为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具有指向性的意义。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建构等级模型对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进行研究,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教学案例,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物理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等级模型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学习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完善物理课程设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1]。物理核心素养作为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是三维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逐步形成的重要品质和必备能力。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注重过程的新型评价方式,强调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在课程教学与评价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表现性评价和物理学科也具有高度契合性。首先,表现性评价注重过程,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布置表现性任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表现性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潜移默化地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些都与核心素养理念下物理教学的要求相契合。

一、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等级模型建构

1.核心素养理念下表现性评价等级模型

为了确保表现性评价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理念,结合物理课程目标与实际教学情况,从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4个层面、5个等级进行了分析,根据学生在具体操作中的行为表现,将表现性评价划分为从E到A五个等级,分别对应物理核心素养一级至五级水平,系统全面地构建了物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等级标准与结构模型。

2.核心素养理念下表现性评价等级标准说明

等级E: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能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的重要作用;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能根据已有的科学探究方案,尝试使用简单的器材收集数据,理解交流与合作的意义;乐于参与科学探究,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合作交流的意愿。等级D:形成初步的物理观念,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熟悉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对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会使用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总结;能根据已有的条件选择恰当的探究方案,会使用基本器材收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处理,得出结论并进行简单的解释,有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反思的意识;具有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级C:形成物理观念,掌握物质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物理概念和规律,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物理问题;会使用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分析问题,能选用恰当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结论,具有创新意识;能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提出问题,经教师指导能够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正确选择所需要的器材收集数据,能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能撰写探究报告,能对探究结果进行交流与反思;能探究科学的本质,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识。等级B:形成物理观念并通过物理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深化对物质结构、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等观念的理解,能以物理学视角准确描述自然现象、剖析物理问题;能正确使用物理思维方法,分析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基于事实证据构建理想模型,进行分析推理,形成正确结论并加以解释,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能通过观察物理情景提出相关的物理问题,能自己设计并实施探究方案,正确选择所需器材和方法收集数据,能通过各种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释,描述变化趋势,能撰写探究报告,能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能认识科学的本质,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探索,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级A:形成系统的物理观念和完整的知识体系,能从物理学视角出发,用物质观、运动观、相互作用观和能量观等准确描述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能灵活运用物理思维方法,分析和处理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构建理想模型,能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问题,形成正确结论并加以解释,敢于猜想和质疑,能运用科学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通过观察真实的物理情景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能独立设计探究方案并有效实施,使用多种器材和方法收集数据,能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合理描述变化趋势,能撰写完整的探究报告,能准确表达、评估和反思探究过程和结果;能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坚表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等级标准[2]持真理,勇于探索和创新,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物理教学表现性评价等级模型案例

1.案例设计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为例,对物理教学中表现性评价进行内容设计。本节内容是高中电学实验的重点,历年高考中多次出现,在2017年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约占全卷总分值的10%,考察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探究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二是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描绘。因此,本实验将学生分成每组4至6人,分别配备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3.8V0.3A)、电源(4-6V)、导线等器材,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2.案例设计说明[3]

等级模型为基础,从核心素养的4个方面设计评价要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实验要求,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行为将评价划分为5个等级,主要侧重于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连接;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设计;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和安全意识;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实验态度与责任以及合作能力等方面。表现性评价等级越高,对应核心素养水平越高,表示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越强。等级A:明确实验原理,目标清晰,能够独立自主地制定完整的实验方案,熟练连接实验器材,操作步骤完整、规范,具有安全意识,能准确地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描绘出完整的I-U图像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形成合理结论,能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做出科学解释,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具有团队意识和责任感。等级E:了解实验目标和原理,经教师指导或小组间讨论后,能根据已有实验方案连接实验器材,实验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且实验步骤有遗漏,基本能够读出电表示数并记录数据,尝试根据I-U图像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但不能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和描述,初步具有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核心素养理念下,实施表现性评价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中建构表现性评价的等级模型,能够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应当对表现性评价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将其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魏明,田宇青,刘高福,谢正法.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研究———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J].中学物理,2018,36

[3]曹义才.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表现性评价[J].物理教师,2016,37(07).

作者:周莹 刘茂军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