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理教学中自主能力培养浅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高中物理的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在课堂上也很难听懂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为了更好达到教学目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了解和把握物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再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探究,最后标注不懂或疑惑的问题。在学生预习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可以合理的使教学内容问题化,之后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具体的实施方案有如下几种。第一,老师可以提前制定好预习的方案,然后发放到学生的手上,最后让学生按照方案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预习,如在学习《电流》时,老师可以先为学生提供章节的知识结构,电荷可以分为静电场和电路,然后静电场中的库伦定律以及电路又分电源、电流和电阻等等。第二,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主动性的发挥,整理出教学内容中的相关知识点,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对问题进行编制,然后在课堂上予以展示或解决。第三,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组织学习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上的形式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的课堂指导
课堂活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老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物理的素养。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乐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度,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其中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之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对于困难的、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分析、认真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而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可以先通过小组的共同讨论,最后才是老师的帮助。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还能促进学生协作意识的培养。最后,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它能将抽象化的物理知识具体化,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物理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实验操作,通过结合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行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需要指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探究,以便于最后实验数据和结论的获得。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教学目标,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和自由的方案设计对实验进行探究。
三、及时的课后巩固
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是不容易的,因此老师应该合理的利用课后练习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老师布置的课后练习应该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老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布置的习题要让基础知识和开放性习题相结合。
四、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物理素养,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作者:何建荣 单位:甘肃省民勤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