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教育影响力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兴起,并对当今社会和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微时代”就此来临。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紧紧抓住“微时代”大学生心理与行为特征,围绕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工作,深刻分析“微时代”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型要求,并以此为出发点,从思维、教育和传播三个维度,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影响力的建设。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辅导员;教育影响力;建设
一、何为“微时代”
伴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纵深式发展,特别是进入智能手机的大普及时代以来,为了更好地迎合人们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获取更多信息的新需求,新媒体的发展逐渐体现为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为代表的微媒体特征,由此人们正式进入了新媒体时展最新阶段——微时代。“微时代”指的是依靠当前网络数字信息技术所推动的,通过对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内容进行“短小精炼”式加工后,在虚拟空间进行传播表达并进而深刻影响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新的历史时期,它具有平等性、互动性、消解性、个性化和碎片化等五方面特征在“微时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他们掌握着几乎和教师同样的媒介使用权,出于避免孤独的心理需要和“被肯定”、“被围观”感的追求,他们热衷于在网络空间里表达自己的话语权并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当这种个性化传播意愿和“微时代”本身所具有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形式相结合后,就使得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出现在了“微时代”的高校校园传播中,再加之大学生对于这些碎片化信息在横向与纵向上解读的不全面,以及高校自身信息传播控制能力的大大削弱,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意识形态的稳定与校园主流文化价值传播造成深刻影响,因此全面建设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教育影响力势在必行。
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要求
“微时代”背景下,新的网络传播形态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以及学习生活行为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巨大挑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必须要紧抓“微媒体”时代的新变特征和新形势下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着力形成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教育影响力,才能更好地迎合时展新要求,提升思政教育的工作效能。因此,科学地建设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影响力,必先明确“微时代”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需要优化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维方式
大学生群体是参与“微时代”生活的一支大军,随着其思想观念和参与意识的不断成熟与增强,他们的行为与表达对于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交叠影响也愈加深刻,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越来越重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而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其网络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结合“微时代”的传播特征,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将大大有助于科学提升其工作效率和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需要重塑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理念
“微时代”的发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转变,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当其冲,因此,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最新的新媒体技术有机融入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有效提高“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水平。
(三)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微”传播素养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大量注意力开始转向网络虚拟空间,并日常活跃在微信、微博的微媒体平台上,他们在此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对他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现实行为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这也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微”传播素养。
三、“微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影响力建设路径
当前,“网络教育影响力”一词尚属于新的概念范畴,中国知网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尚无以“网络教育影响力”或“高校辅导员网络影响力”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参考有关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影响力”为主题众多研究成果,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教育影响力,指的是高校辅导员与他人(主要是大学生)在互联网空间的交往中,以职业性的网络思维方式为指引,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新媒体传播技术为工作载体,引领、教育和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复合形态,从内容构成来说,主要包括了思维力、教育力和传播力三个部分。
(一)网络思维力及其建设路径
“微时代”的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力,指的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处理学生日常事务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网络思维方式。一方面,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主要包括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知识、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实务知识以及时政要闻等。新型的网络思维方式具有整合创新性、平等互动性以及精准服务性的特征。为了进一步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建设“微时代”的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力,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
1.注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思维
“微时代”背景下,来自各方的因素碰撞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整体的舆论流向也有向个性化“支流”分流的趋向,因此今天高校辅导员要尊重“微时代”大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整合海量化的网络教育资源,不断拓展创新思维,积极学习和接触新的知识与新鲜事物,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载体与内容结构,提升整体的教育吸引力。
2.注重建立平等互动的思维理念
要正确地看待活跃在微媒体平台上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淡化以往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中“说教者、管理者”的身份,借助微媒体平台上海量化的话题资源和趣味性的表达符号,开展平等的互动沟通,以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深度、广度与频率,激发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舆论坏境和团结稳定校园环境,最终引导他们培养自我道德认知能力,约束自己行为,实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3.注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中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理念
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生理、生涯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关怀、理解和帮助他们,利用好如微信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等微媒体的一些自定义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疏解其心理压力,解决其实际困难,最终思想服务育人的目标。
(二)网络教育力及其建设路径
“微时代”的高校辅导员网络教育力,指的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围绕着网络政治素质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行为规范教育等而开展的教育行为,具有显著的前瞻性、导向性和整合性特征。为进一步使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适应“微时代”的发展需要,主动占领高校思政教育“微”阵地,应坚持围绕以下两个原则,加速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教育力。
1.坚持系统性教育和个体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微时代”的到来,其平等性、个性化以及互动性的特征,让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个体性差异需求的可能,高校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新优势和新功能,在关注群体的基础上,加强对个体差异需求的重视,适时推进教学形式与方法的革新,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系统性教育和个体性教育的相结合,探寻新的工作思路与路径,提高其影响力与吸引力。
2.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价值与个人自由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微时代”带来了信息的高速膨胀,心智尚不成熟的大学生过度发表的个性化主张以及西方国家的软霸权的侵袭,都影响着我们的社会价值的内容体系与教育传播手段,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当前新媒体的所具有的多媒体形式和快速裂变创新的特点,将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加强主流价值引导相结合,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使大学生意识到只有接受主流价值体系,才能使个性自由发展地更贴近时代需求、符合发展规律。
(三)网络传播力及其建设路径
“微时代”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传播力,指的是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思政教育思维的指导下,合理有效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对微媒体平台的整合以及网络话语符号的表达,最终达到良好教育目的、产生正面导向影响的能力。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传播力是影响其教育思维与教育能力最终呈现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着其网络教育影响力发挥的核心一环,因此结合“微媒体”时代传播形式新颖性与当前高校舆论环境的复杂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高校辅导员的网络传播建设。
1.坚持正确价值观,坚守主流话语权
正确的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证,而“微媒体”时代,大学生受到了多种价值观的影响,在他们难以选择的时候,他们会看齐自己的辅导员,因此高校辅导员在网络空间的发声发言必须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红线”,还要敢于批评非主流价值观和行为范式,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绝对中心地位,这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十分关键。此外,由于“微时代”把“麦克风”还给了一般人,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传播信息,这也为网络空间的“谣言”提供了传播温床,成为破坏校园稳定危险的因素,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坚守住主流话语权,通过自己的发声澄清谣言误会,传播积极公正、客观可信的信息,发挥舆论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2.塑造良好的网络虚拟形象
在“微时代”里,每一个用户主体通过图片、文字、语言、微表情等形式来从多方位塑造自身形象,一个传者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传播的信度和效度,面对大学生群体,高校辅导员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特定的职业性质与地位,对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权力性影响力,因此在利用微媒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应注意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熟悉和运用相关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其的传播优势,努力在“微时代”传播空间内塑造一个“可亲近、要尊敬、值得信”的“良师益友”形象,从而将现实形象和虚拟而的网络形象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以便对学生时时把握,处处引导。
3.自觉加强对微媒体的不断学习与整合使用能力
“微时代”是新媒体时展的最新阶段,其具有的消解性特征也使得其更新衍变速度不断加快,不光体现某种新型微媒体的出现,也体现在原有微媒体内部的功能创新,所以高校辅导员必须要拓宽视野,主动接触各型微媒体,并要善于解读、分析它们的功能优势,最重要的要学会利用好这些媒介,学会整合营销,通过整合各微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形成网络思政教育合力,发挥出合力育人的作用,从而打造出具有复合形态的微媒体品牌,最终增强自身工作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1):63-65.
[2]张筱荣,陈九如,华秀梅.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特征及其优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06):97-100.
[3]王映,赵盈.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知识困境及其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7(03):103-107.
[4]徐宁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7.
作者:胡思 宋雪琪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