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实践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传统模式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政课程教育需求,寻求新型的辅助教育模式至关重要,因此全国高校开始进行“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本文将对“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实践进行探索,分析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现实探索、建设要素以及路径选择,旨在寻求最优的“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方案,更好地开展思政课程教育,提高全体高校学子的思想政治水平。
[关键词]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实践路径
高校“思政课程”的网络教育平台,是一种利用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高新技术进行教学的平台,是巧妙地将高校思政课融进网络信息技术的一种高效学习模式。该平台集师生交流、思政学习教育于一体,是一款多功能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教育系统。该系统通过整合网络资源,将信息最大化全方位向学生展示,帮助全国高校更顺利地开展思政课程教育。同时,建立建设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能够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更便于同学们学习,提高思政课程教育效果[1]。
一、“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现实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于传统“两微一端”平台的建设模式“两微一端”即为微博、微信与新闻客户端。“网络终端”表示包括电脑、平板、手机等等各种可上网的智能终端设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网络技术”以及以微博、微信、网络社区等为代表的“网络应用”迅速在改变整个世界和社会,不断有新的网络终端和网络应用被开发,为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奠定技术基础[2]。在校大学生习惯于使用这些自媒体平台,在该形势下,应当更好地应用网络,抓住高校大学生网络用户比例高的机遇,着重进行“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的相关建设。同时,掌握时代特征,不断完善思政网络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建设,使得思政网络教育平台更加具体、更加专业,实用性和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完美融进网络教育大平台。这种方式更加个性化,但是受众比较少,对于教育主体网络素质水平要求比较高,仍需继续改进。
(二)易班网进行思政课程的探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方面,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易班”推广计划。其用意是将易班网补充打造成适合于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大学生生活服务以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的大学生网络互动平台。教育部曾在2014年明确指出,全面启动易班的大力推广工作。易班网是目前国内最具地位的全国性思政网络教育平台,它的发展以及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平台借鉴和学习。第一,易班网平台的建设范围广,不仅仅是局限于某一个小地区,而是得到了整个市区甚至是国家的大力支持,打造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第二,易班网的运作大力依附于互联网的使用,在网络技术的开发以及网络应用的运营、推广等方面,都顺应了当代形势,谨遵互联网规律,通过不断实践,不断进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第三,易班网络社区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网络技术的完美融合,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课上可以通过易班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学习,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熏陶;课后可以进行知识探讨,彼此学习网络文化,助力思政课程学习效果提高。第四,易班网络不仅善于进行自身建设,同时能够很好地利用其他常见的各大网络应用。为了迎合时代需求,顺应社会发展,易班网络社区同时开启了易班的微博和微信,在这两种网络应用中开创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取得一系列成就后,易班网没有止步于现状,不断开创进取,丰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网络技术,开发了适合于多种智能终端的客户端应用,使得使用者可以在不同的设备进行登录。易班网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巩固了易班网络社区在网络教育平台的地位。
(三)课程教学专题网站有序开展思政教学目前,已经有平台能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政教育“红色网站”,即课程专题教育网站。该网站紧密贴合学生生活与教育,能够及时最近的思想理论以及政治事件,以便正确地引导高校学子。同时,校方加强引导学生对该网站的重视,在该网站上安排部分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习惯性浏览此网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广大学子的政治思想。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网络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普及,各行各业都与网络产生了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而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如果只是依靠于传统模式下的书面教学,内容乏味枯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很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情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是完全难以满足国家要求的,必须丰富其他途径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的灌输。一是高校必须充分了解思政课的教育要求,做到保质保量地开展并完成思政教育工作。例如,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负责思政课教学的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社会主义特色思想教育,提升全体学子思想高度以及文化视野;二是建设适合于新时代新课程教育的教学内容。通过专题网站,开设与专业教育相匹配的活动,让思政课程教学的主题内容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改善思政课程教材编排,开展适合于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的教学,提高教材使用效率。
二、“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要素分析
(一)以思想要素为主导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主要思想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主导,坚持该项思想要素,永不偏离。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和党的根本目标出发,积极跟随高校党委的引导步伐,重点掌握学科主要思想,积极推进思政课程。在该课程上,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观点进行摆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爱社会,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将思政课所传达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观点中,帮助学生增强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
(二)以理论要素为框架在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中需要坚持以下两种理论。一是坚持顶层设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国家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建设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工作计划。设置教学工作规定,全面提升思政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对于思政工作的认识以及教学能力,巧妙安排网络教育平台的课程设置以及活动安排。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时代在不断变化,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以及细节安排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将传统教育与现代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则显得十分关键。利用网络开展思政课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进行思想政治上的引导,促进学生思想深化改革,打造符合国家要求的、思想端正的高水平人才。
(三)以制度要素为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实践探索的开展,制度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平台建设必领以制度保障为前提,通过教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激发,提升思政课程魅力。教学主体制度方面,由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整个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因此必须发挥领导协同作用,共同开展思政课程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规范有序的学科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高校要严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合适的思政教材,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为思想导向,形成符合国家要求又具有学校特色的思政办学制度[3]。
(四)以资源要素为基础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最基础要素就是资源。目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条件下的学生思政教育。传统的书本教学内容冗杂,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对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在课上教师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对教材进行讲解,而网络教育则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问题。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上至少具备以下学习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与同学们的需求。一是课堂教学内容。我校在该模块上放置了课堂教材的相关课件,同学们可以通过这些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结果显示,在期末考试前一周时间,这些课件的浏览次数达到三千多次,学生使用频率较高。同时,传统的书本形式,学生学习、复习过程比较单调乏味,通过该网络教育平台,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补充了教师课上由于课堂时间不足而没有提及的知识点,实现了思政教学的高效化。二是理论区域。该平台理论区域设置了两个新型模块,经典文献与理论探讨。在经典文献模块,会一些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文献,感兴趣的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性阅读,同时知识面也得到相应提高。在理论讨论模块,同学们可以对于课堂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巩固课堂知识,提升学习知识量,加深同学们对于思政的理解[4]。三是时政新闻速报。现代社会信息高速传播,自媒体行业兴起并且迅速膨胀,各类新闻报道真假错乱,新闻评价鱼龙混杂,学生们难以了解事情的真相,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因此,该平台设置了时政新闻速报内容,分为两个模块,学校速报以及社会速报。学校速报主要是及时更新一些国家教育部有关思政教育的报道以及全国高校关于思政教育的最新举措。社会报道模块会及时地更新新闻政治内容,对于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理性看待问题,将在思政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合理运用分析,知行并进。四是辅助教学管理。由于课上的时间比较紧张,教师讲授思政知识已经难以完成所有内容,在作业以及其他教学管理上更是没有时间。因此该平台设置了辅助教学管理,负责公布一些学校的思政教学计划、考试安排、作业布置等,以及我校对于思政教学工作临时做出的部分调整,辅助学校更顺利地开展思政教学工作。
(五)以技术要素为支撑高校“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在技术上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是高度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该平台系统由于是为学生用户服务,必须保证在大量的用户同时访问时能够保证运行速度,避免影响学生学习。同时平台的安全性必须得到保证。从控制访问、认证安全、数据加密、安全系统等多个方面对体系进行安全性设计,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二是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平台应基于J2EE架构,采用B/S系统结构,采用中间件技术,提供开放接口,便于不同厂商的产品和不同软硬系统在平台上的集成;平台应根据不同的硬件配置进行灵活部署和组合,易于升级和更新;平台容量应满足用户数量的考虑。
三、“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利用“两微”形成共享格局现代人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在“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建设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交流软件搭建一个网络互动分享平台,师生通过这些生活中常用的软件进行沟通,对于任何思政话题都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可以一些国家大事、社会热点新闻等,并做出一些中肯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论,正确地引导学生。同时,以课后作业等形式要求学生对于某些社会热点的看法,对于思想偏离者及时跟踪,予以指正。
(二)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思政课程”网络教育平台就是利用虚拟的互联网空间,对于网络虚拟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进行干预以及正确的引导,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高校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在该“思政课程”教学平台上发表言论,并且后台数据库收集学生的意见,对于课上教学内容做出适当调整。搜集回答具有创新性以及思想积极的言论反馈在讨论区主页面,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对于不当言论,教师应当及时干预,进行教育,全力培养优秀的思想端正的高素质人才。
(三)彰显思政课程育人网络资源模式传统的书面教育对思想的渗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网络文化的传播速度,因此把握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当下最高效的途径。教师应该整合思政教学教材内容,结合时代热点,进行学生的思政教学工作。同时,结合网络平台,开展相应的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5]。
(四)形成“互联网+教育”思政育人体系若想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思政育人体系,首先,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应当顺应时展,更新教育观点及模式,心平气和地接受信息化教学模式,学习该模式下的操作技术,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提高综合素养。其次,高校应当开展思政教师专业课程培训,使教师深度学习信息化教学的模式,提高微课制作、视频剪辑、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等基本信息处理能力。最后是教学设备。高校应当在全校安装“智慧教室”,实现智能装置的全校覆盖,确保互联网+教育顺利开展。高校思政课程的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中起到非常好的帮扶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具有自主性、协调性的教学,避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点,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应当在高校“思政课程”中大力推广网络教育平台的建设,全面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静静.课程思政在高校教学中的融入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8):179-180.
[2]符燕津.高校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91-92.
[3]郭爱平.“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9,17(5):138-140.
[4]杜刚跃,孙瑞娟.高校教学“课程思政”有效策略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4):122-126.
[5]李杰伟.“五大发展理念”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改革路径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1):69-72.
作者:乔瑞红 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