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基层干部网络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干部网络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运营机制
我国开展干部网络教育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国家部委,如财政部、国资委等委托部署的培训部门或任教部门来完成培训工作。另一个是中组部系统,更多的是委托给地方组织部。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副省级市都已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开通了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绝大多数是由当地组织部主办,地方党校或者广播电视大学承办,部分地区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维护服务。培训对象基本覆盖全体干部,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基层干部等,规模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课程资源
网络课程类别众多,来源多样。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等多个类别。不仅包含世界经济形势、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等实用性知识,还有军事、历史人文甚至养生、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知识拓展性内容,满足各级各类干部的多样化需求。大部分网络课程自带文字资料和考试题目。在各地的干部网络学习平台,一般都包含1000门甚至更多的课程,且定时更新。网络课程一般通过采购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等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的课程,或如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青年教育音像出版社网络资源中心等公司的视频资源。在授课师资上,有部长、司局长等官员、专家、学者,还有公司高管、国外专家等,课程资源质量优异。部分地区的课程除购买外,也有根据地区特色自建网络课件或是公开课,更具实践意义和地方特色。
(三)培训方式
目前,各地多采用两种方式开展基层干部网络教育:干部网络自助学习形式和专题培训形式。大部分地区的网络教育方式为干部在线自主学习,平台提供课件超市、个人空间、学习社区、直播课堂、电子书库等多个栏目,打造图书馆式自主学习平台,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满足各级各类干部的学习需求。对于报名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学习疑问,按单位组织有专门的在线学习联络员或管理员,负责本单位干部解决在线学习的报名相关问题和相关技术问题。此外,部分地区如安徽,大连、成都等还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短期专题学习班,配有班主任或助学教师等在线引导和督促学员网上学习交流,解决学习问题。
(四)考核方式
考评方式大都采用学分(时)制,参加在线学习的干部需在一定时间(一年或是2-3个月)内达到规定的学时(或学分)要求。达到学分要求需要学习一定数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大部分必修课需要考试或提交学习小结。部分地区如安徽、重庆等地还将学分考核结果和干部年度考核相结合,建有反映干部学习培训情况的专门档案和干部教育培训情况通报制度,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将被相应扣分,并将此作为干部任职考察和提拔的依据。从上述干部网络教育的现状来看,各地在干部网络教育方面已取得显著成绩。已基本建有干部网络学习平台,学员规模基本覆盖全面,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基本形成“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规模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2006年国家政策出台以来,网络教育已引起干部培训机构的重视,但是各地开展大规模干部网络培训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不仅实践经验有限,理论研究也甚为匮乏。对中国知网上关于干部网络教育的文献调查发现,不仅文献数量极少,且研究主题较为狭窄,集中在探讨网络教学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推进作用和调研等基础研究,以及系统平台构建等应用研究方面,对干部网络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方面关注极少。从教学管理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学习对干部的吸引力不足
网络学习自身缺乏来自教师的教学监控和其他学员的学习参照,在校培训作为繁忙工作的调剂,抓住机会会友叙旧、联络感情,使得干部对网络学习存在消极心理。成人学习有“必须我想学才能学”,且“只学我需要学的东西”等特点。干部教育以组织委派形式占多数,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在线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一些干部没有认识到网络学习的自我充电和自我提高的价值,把网络学习作为制度任务来完成。网上讨论区少有针对学习问题展开,多是“网站找不到、登录不进去、视频打不开、学时不记录、询问考试答案、询问考核标准”的帖子或留言。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存在部分学员为了达到学时、完成学分而采取应付敷衍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干部教育对象是一个以党政干部为主体的特殊群体。干部之间年龄差距较大,网络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运用网络媒介素养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何芬(2013年)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干部网龄较长,拥有多样化的网络沟通和交流平台,如MSN、QQ、微博、微信等,但是能够有效利用平台展现自我,主动参与并影响网络媒介传播的人很少。可见,在网络信息交流方面,干部能主动融入网络,熟练使用网络,重视网络互动的为数不多,更多的人只是网络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
(二)干部网络教育定位不准确
一直以来,干部网络教育被认作是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的有益补充,这样的观念使得干部网络教育从发展起初就困难重重。一方面,干部教育因覆盖面广,一直延伸到了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培训对象层次多,涵盖了各级干部、公务员,有的地区还涵盖了所有行政、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级各类人才,学习需求呈现出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鲜明特征,因此组织管理难度极大。另一方面,干部教育跟高校教育相比,多是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没有招生权和推荐权。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干部网络教育的组织调训者、教学管理者、资源建设/提供者、平台技术支撑者、考核管理认证者,以及实施整个系统的运行管理者,都为不同的部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内部干部培训工作与干部管理工作之间的沟通协调较为困难,使得现有的干部网络教育多为独立于干部培训组织调训(集中培训、专题培训、涉外培训、高端培训)之外的一种补充。狭缝中发展的干部网络教育多是网络培训平台、手机学习平台、数字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自主学习,学分考核也独立于干部教育培训登记管理制度之外,脱离了“训用结合”的干部培训核心。在干部网络教育的初期,因其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培训对象全覆盖的独特优势,在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网络自主学习可以获得较大的规模效益,但随着干部网络教育工作进一步拓展,思想认识的偏差必将成为实践发展的瓶颈。
(三)教学过程缺乏精细化管理
在网络教学管理方面,当前多数地区采用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流程,干部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实效性都无法得到保障。首先,资源管理方面,课程资源数量极大,具有普适性却缺乏针对性,且多理论少实践,课程学习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不高。另外,课程表现形式多是视频讲授式,学员处于“被动灌输”状态较长,不符合成人“喜欢在做中学”的学习特点。其次,在线学习缺少教学互动。现有的课件多数是三分屏形式,没有办法灵活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和培训管理者是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来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收获体会的。这就导致了现有的干部在线学习仍属于一种个体形式的自我学习,既有的学习论坛、学员博客、分组学习系统等发挥作用较小,在研讨交流、学习氛围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赵剑红、阙立峻(2009)调研发现,干部培训形式要求同样呈现多样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干部更倾向于实践考察、案例教学、交流式教学和专题调研。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以开展教学辅导,解决网络教学中情感缺失、教学活动难以开展等困难,已成为未来在线培训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地区为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设置了网络专题培训班,并安排有专门的班主任或助学教师。但管理人员不足,一旦放开学习规模,仅靠现有的力量,无法为学员提供周到的技术支持和教学服务,特别是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引导。另外,培训效果评估一直是干部培训的一个难题。《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后,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将干部网络培训纳入干部绩效考核,给干部网络培训带来了更好的机制保障,但目前还缺乏完善的干部网络学习成果考核评估体系,缺少对干部网络学习成果的硬性制度规定。相对宽松的考核办法,容易滋生学习惰性,出现代替学习,使用网络远程教育挂机学习软件等现象,难以保证学习质量。在考核机制方面,还没有将干部网络教育纳入当地组织部和公务员局直接管理,仅仅作为党校或行政学院干部培训主体班次第二学习课堂和自主学习的平台,在制度上没有办法对参训干部构成硬约束。
三、成都市的实践探索
成都市对干部网络教育一直颇为重视。顶层设计是干部网络教育的有效性保证,合作机制是大规模进行干部网络教育的基础,而精细化管理则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服务。这样,建立起推动干部网络学习的内外部动力。
(一)顶层设计
提高干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首先从干部培训工作的整体性和实效性来考虑。从2008年开始,成都市建立了干部培训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干部培训管理的整体性网络化,实现了调训、师资库、教学基地、培训的电子档案、培训结果分析全部数字化。特别是培训结果分析,是对每个干部的培训情况进行质的和量的分析,统计分析出每个干部的知识储备情况,使得培训结果可视化,逐步形成对干部的推荐权。实现干部培训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三方面的“训用结合”:与组织需求相结合,与干部开展工作需求相结合,与干部任用相结合。其中,前两个需求是培训过程解决的问题。为此,针对第一个结合,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在线学习城”,每年更新300多门课程资源,并提供国研网数据库、中经要报等数据库资源,满足大规模干部根据自主需求选学。针对第二个结合,根据组织需求开设了提供有针对性、按需供给的专题网络培训。专题方向和必修课由组织部根据市情和工作重点来定,选修课则由干部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目前已实施生态城市建设、社会管理、新型城镇化、综治维稳等类型的专题网络培训班68个,培训领导干部共19993人次。针对第三个结合,首先,建立干部培训管理的电子档案和培训结果分析,使干部培训任用结合起来。其次,将网络培训与其它干部培训同等对待。在制度上,2009年市委组织部将网络培训和党校系统在校培训、异地培训等一并归入了《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进行统一调训,纳入党建目标管理,未完成网络培训任务的单位,年底将作扣分处理。
(二)建立合作机制
由于我国干部网络教育的特殊性,网络教育工作涉及到组织部门、各级党校部门和地方干部教育机构等多个部门,要依靠多方共同合作才能使干部网络教育体系有条不紊地运转。市级层面,建立有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和成都市干部学习平台。依据市委、市政府对干部培训工作的要求,建立了国家级干部学院与地方党委部门分工协作、各司其责的网络培训管理模式:国家级干部学院提供优质课件、专家和技术保障;市委组织部负责调训学员;地方干部培训机构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学员管理、提供培训服务等工作;硬件平台、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委托市云计算机中心;平台维护、升级更新以及技术问题委托公司进行。这样,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干部网络培训的共管机制,既充分运用了国家级干部院校的一流培训资源,又有效发挥了市委组织部作为培训主管部门的主体作用。区(市)县层面,由干部培训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学习系统则建立了10个各自独立的干部在线学习城子平台,课程资源由成都市干部学习平台提供,其他专题设置和考核则由区(市)县学习城各自管理,形成了成都市与区(市)县各自管理、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这样不仅解决了区(市)县网络培训资源不足的缺陷,又解决了大规模培训管理力量不足的问题,也调动了区(市)县参与网络培训的积极性。这种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13年全年共有9557名干部参与了成都市干部在线学习城的自主选学,学次数达158598人次。锦江区开展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网络培训班,在学习“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网络课程后,积极展开研讨,课件中“每一个城区都是景区、每一个街巷都是景点”“、步行街文态提升应走商业、旅游、文化‘三维一体’发展路子”等观点,对其草拟的《关于对春熙路步行街实施文态提升的对策》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通过学习后,参训学员提出建议达80余条。
(三)注重精细化教学管理
首先,从基层干部培训需求入手。一是围绕推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落实,着重从提升干部的责任意识、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入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集中培训。2012年,根据成都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远景目标,策划实施了时间跨度达5年之久的“提升领导干部现代化国际化素质”专题网络培训,分年度具体组织实施,每年有两期培训班,已集中培训干部10000多人次。二是围绕成都阶段性任务和目标开展需求调研,进行形势研究判断,着力在打造精品专题培训上下功夫。2013年,围绕成都建设首位城市对干部适应市场经济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先后组织开设了“创新社会管理”“、新型城镇化”等8个培训专题。其次,从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入手,建立了一套“训前专题调研、训中跟踪监督、训后反馈调整”的工作流程。如针对受训机会相对较少、又急需提升能力和开拓眼界的大学生村官、村(社区)干部、基层党务工作者等群体,采取分类培训。除从国家级干部学院中精选培训资源外,还注重选取各村(社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在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对象的需求,采取分类小班培训的组织方式,视频直播与专家面授、在线答疑、分组讨论、异地考察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使培训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灵活生动,有效提升了学员主动学习、自愿培训的积极性。为推动网络课程与实体培训相衔接,还积极探索推进“反刍式”教学,将网络课程穿插在实体培训中,学员自学网络课程后,在课堂上开展专题讨论,由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帮助干部加深认识。最后,实施网络培训制度化和项目化管理。针对传统网络培训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干部参训流于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一方面更加注重规范管理、跟踪问效,另一方面分别建立适合纯网络培训和混合式培训的干部网络培训工作流程,对负责在线学习引导的辅导教师实行“项目制”“、首位问责制”等,从制度上保证了培训服务的质量。
四、需进一步探索的领域
以上是成都市在干部网络培训中一些较有成效的做法,但干部网络培训还有较多领域需要进一步探究。
(一)创新干部教育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网络教育将成为未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网络培训的不断发展会对党校、行政学院等传统培训机构的师资、课程、经费等方面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培训能够替代传统培训。二者关系的焦点主要在于培训资源的再分配,网络教育在补充党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因此,如何整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是非常必要的。其中的难点是,网络教育对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教师如何适应网络培训方式,有效搜集丰富学习材料、有效组织网络教学、使用网络工具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鼓励学员深入地探索相关问题、在线批改作业和点评、整理学员提供的材料形成生成性知识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对网络学习平台的操作比较熟悉才能得心应手。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融合——混合式培训,需要教学形式的创新。一方面,网络教育应借鉴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变人机交互为师生、生生交互,为学员营造集体学习氛围,提高网络课堂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原有的理想模式,如以“学习者”为中心、最大化利用优质资源、突出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等优势。加强对教学过程监控,避免网络迷航、学习者被动接受视频教学,在学习上出现放任自流等负面效果。
(二)建立干部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
质量是提高网络教育水平和认可度的保证。但干部网络培训开始较晚,相关理论的建设和实践正处于起步阶段,对培训的主体、测评方式、评价指标的设计等涉及衡量培训质量的一系列基础问题都还没有深入研究,难以提供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网络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不管是教学评估,还是干部培训效果、培训机构绩效、学员满意度等方面,都没有一整套公认的。目前对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主要集中在学员满意度方面,对整个培训项目和教学质量的评估普遍还处在探索和调研阶段。对干部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首先是需要明确评价主体,包括对培训机构、教学过程、学员培训效果的全部培训项目的评估。再有是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培训机构,包括参训人员完成率、培训效果、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对教学质量包括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培训效果等;对学员培训效果的评价,包括受训干部是否掌握政治理论要点、受训后素质和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应有一系列详尽和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最后,应重视评估的激励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估,保证对学员有必要的激励和约束,通过“网考”等技术手段,对学时学分、学习成绩等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通过“模拟讨论室”、网络学习和面对面学习的衔接办班等新形式,强化集体感,增强约束力,从而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三)加强干部网络教育的服务意识
不论是网络教育还是传统教育,能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需求出发,提供充分的学习支持服务,就能更大程度上激发学习者的内驱力。在非面对面的网络教育中尤其要注意对学习者的支持服务,增强服务意识。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干部自身需求。领导干部的学习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不能仅从岗位需求角度设置课程内容,要一定程度上满足其个性需求。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一直是网络培训的重要话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的不足是网络教育固有的局限,但可以从提高培训管理服务的精细化,营造网络学习的“软环境”来改善。首先,是教学设计的精细化。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可通过问卷调查、干部访谈等方式深入细致调研,从整体上了解不同层次、类别干部的培训需求,特别是问题的“小调研”,从细节上把握学员所在单位、学员本人在网络学习中最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由此决定培训目标和课程设置。其次,是网上学习环境的精细化。包括提供操作便利的学习平台、完备流畅的学习资源、足够的虚拟实践操作机会,加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交互。还有,形成以评估促学习机制。加强学员对课程设置针对性、师资授课艺术性、教学管理细致性、教学方式多样性等满意度调研,定期召开视频会议搜集学员学习疑问,每周学习情况统计报告等,激发学员学习动机。最后,深入挖掘学员电子学习档案。根据在线学习平台能够详细记录干部学员的学习活动,例如选修了哪些课程、观看课程视频的时间、在线答疑和学习论坛的发言记录、在线考试的记录和得分、提交的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参与课程共建和资源分享的情况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根据这些数据与分析结果,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现状进行研究,对每一类干部群体进行分析,查找每一类干部群体的学习需求点与学习热点,为制定干部培训规划、进行培训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作者:王燕枝 张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