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教育平台界面学习心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网络社会环境下如何运用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创造出效果好的、效率高的网络学习环境,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对网络教育平台界面的形式、内容、学习者和其他常见问题进行全方位分析和讨论,创设合理、科学、有效的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使网络教育平台更有效、更合理地向学习者呈现和传达信息,以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接收、加工、处理学习信息,促进高阶学习的发生,进而提高学习效能。
关键词:认知理论;网络教育平台;网页设计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教育作为教育传播的一种方法和捷径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而在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及实现中,界面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对网络教育平台设计的认识上,有人认为只要学好了网页制作软件就能做好网络教育平台设计,甚至还有人认为网络教育平台的界面设计与一般网页界面设计无异,其实不然,网络教育平台界面设计是一个感性思考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网页开发技术,更需要设计者在教学设计师的帮助下思考如何把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完美地嵌入到网页中,激发学习者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对网络教育平台界面设计的学习心理因素分析就显得弥足重要。
一、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信息”设计
认知理论中有很多方法有助于网络教育平台界面的设计。认知图式,概念理解活动,调动过去的知识以及利用动机图形、动画和声音都是认知理论有效促进教学的各种方式。
1.图式策略
图式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它所描述的知识由一部分或几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存储的方式,是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网络越丰富,学习者越能够回忆起头脑中已学的知识,并根据条件的变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网络教育信息设计时,可以利用图式法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把知识关系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并能够理清概念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做到对复杂概念的全面、深入理解。
2.概念形成策略
概念形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帮助学习者形成、理解概念,需注意概念的复杂性,那就需要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多维度的实例,并保障实例与概念之间的相关因素尽可能地多一些。因此,在网络教育信息设计时,可以通过联想策略、假设检验理论、范例理论与网络技术特点相结合,有效组织概念知识,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习者参与学习,如把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聊天室形式进行“实时”交流,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或讨论社区进行异步交流。[1]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需要采用一系列属于及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各种实例,供学生在讨论假设时参考。
3.组织者策略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发生的前提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在网络教育信息设计中,我们应如何运用组织者策略,建立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促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让新信息更有意义、更容易学?又或者说该如何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呢?可以采用预先组织法,通过各种形式素材呈现学习材料,而这些素材或者屏幕信息就是组织者,是与新知识有着联系的学习材料,通过组织者的呈现使学习者意识到相关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觉得新的信息对自己具有意义。
4.多媒体素材的综合运用策略
图形、动画和声音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但须掌握好尺度,既要综合使用多种素材,同时又要保障一个页面上的信息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会分散学习者注意力。在使用图形、动画和声音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在网络教育信息呈现时,应尽可能设计多种通道。因为“分裂注意效应”[2]认为在设计教学材料时,应注意不同信息形式对相同认知通道的资源竞争,尽可能减少认知负荷。比如,在设计教育信息时,使用了不同的信息形式,如动画、图片、文字,但却使用同样的视觉认知通道,这时便导致学习者学习这些内容时要拆分他们的视觉注意,即要把视觉注意分配给文字阅读、图片理解,造成单一通道认知负荷,形成学习压力。而人对信息的接受可以是多通道进行的,应充分利用这一原则,尽可能减少单一通道认知负荷。第二,双重编码理论指出,同时用文字和图像编码信息比只用一种方式编码信息更能增强信息的回忆与识别。然而,更多的刺激也不一定意味着学习效率的提高,有时候会成为干扰因素。经研究表明,学习者同时接收在性质上结合得很好的信息时,信息能够被更好地利用,但当学习者通过媒体同时接收非一致的信息时会超负荷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第三,动画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首先要遵循教学规律,同时还要以动画表达信息的特性为参考。为了做到准确合理地运用动画,在设计时应把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3]
二、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形式”设计
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形式”设计就是根据教学需求以及界面设计元素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影响,编辑、安排界面视觉元素的呈现方式。其设计基础来自视觉生理学和视觉心理学关于视觉感知的有关研究。因此,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形式”设计应遵循视觉感知规律,才能提高网络教育平台的“形象”指数,提高教学信息传达的效率与准确度。
1.主体与背景对比原则
视觉感知觉认为,当有两个或多个视觉元素被人的视觉器官接受之后,便会形成大量的视觉数据,人们通过对视觉数据的加工处理,辨别出主体与背景。主体与背景辨别的容易与否,影响了人们对主体信息的感知效果,一般来讲,主体与背景的辨别越容易,主体信息也就越容易被视觉感知。因此,在网络教育平台的界面设计时,在一个页面(屏幕)空间内要注意把握好主体与背景的设计。背景的设计过于繁杂,如背景含有图形、图案,背景颜色与主体颜色过于接近,这样的背景设计会导致主体信息不易被视觉感知,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背景在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低对比度、弱刺激性的颜色,以增加主体与背景的区分度,提高主体信息的感知度。
2.形象化设计简明原则
视觉感知心理学认为,当人们看到一幅复杂的图像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性、无意识地去简化他们所感知的视觉信息,进而理解所感知的信息。[4]因此,在网络教育平台教学页面的视觉元素形象化(图形、图像等)设计时,应把握好简明原则,即在将教学信息通过图形、图像等方式呈现在教学页面时,应尽可能地减少可能分散学习者注意力的视觉元素,以使这些形象化的视觉元素趋于简明、清楚,易于学习者领会,降低学习者感知信息压力,提高感知信息效率和效果。
3.相关信息聚类原则
格式塔理论认为,在空间或时间上彼此之间临近或接近的对象倾向于一起被感知。[5]因此,在对网络教育平台中教学信息进行组织时,应把相关信息放在临近区域,那么学习者就会把这些邻近的视觉信息辨识为同一类信息,形成信息整体。这就要求在进行网络教育平台界面设计之前,需要设计人员努力把握信息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做好分类信息的聚类布局设计工作,即把相关信息设计在位置靠近的区域,使之聚类成为一组,而非孤立的成分。这样学习者便可以轻松把握信息整体,分层次理解同类信息。
4.风格统一与适度强调原则
根据相似规律,人们倾向于把外表相似的物体归为一类。因而,需要通过将学习者注意力集中于视觉范围内的关键概念,以帮助他们获得信息。[4]因此,在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界面设计时,相似的信息元素应使用统一的风格,以使其保持协调性、系统性。但是,风格统一的信息呈现方式无法很好地做到将学习者注意力集中在关键概念上,因为学习者容易把形式统一的信息视为统一整体,学习者需要加工整理后获得关键信息,增加了学习认知压力,所以,在风格统一的基础上还需要适度强调。即一方面把内容、功能相近的视觉元素用统一的风格组织起来,同时还需要通过适度强调把关键概念突显出来,如变化文字信息的字形、字号,使用不同媒体元素以示区别等方式,来集中学习者注意力。
5.信息完整性原则
格式塔理论的闭合规律表明,人们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理解不完整的图形或文字。[5]即当人们看到不完整信息的时候,会产生让信息完整的倾向,并会努力达成这一心理倾向。因此,在网络教育信息设计与呈现时,应当避免不完整信息的出现,因为,学习者会努力去完善不完整信息的意义,并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获取帮助理解不完整信息的学习资料,然后在完整信息的基础上学到东西,从而增加学习压力。同时,不完整信息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不同学习者对学习信息理解的差异,因为人们总是力图根据过去的经验感知所接受的信息。所以在教学信息设计与呈现时,应注意信息本身的完整性,不应让学习者由于信息的不完整而额外花时间、精力去把握其信息意义。
三、网络教育平台界面之“学习者”设计
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界面设计除了网页本身的“形式”、所呈现的信息内容需考虑认知因素以外,有一些因素还与学习者如何看待或者感知所呈现的信息有一定的关系。学习者与网络教学网页之间的交互与学习者个体差异有关,或者与学习者和网络教学网页之间的交互方式有关。
1.学习者智力
网络教育平台教学内容设计的本质,是一种非线性的内容组织,而且超链接技术使我们的浏览和搜索进一步强化。学习决策更多是在不同选项或不同路径识别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有研究表明,超链接的浏览方式可以导致不同类型的学习策略或学习目的的发生。这种现象被称为浏览者智力,因为它反映了学习者在网络教学内容浏览与搜索过程中所使用的有意图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有浮光掠影而不是阅读文本、快速的视觉搜索、寻找按钮与超链接、一种不能界定的移动到下一页的不耐烦。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学习是基于这种交互的,因此这种交互方式或者浏览者智力自然就影响到了学习效果。那些只对网页上内容做浮光掠影式浏览的学习者,可能只能识别术语和总概念,却丢失了概念基础和教学材料具体详尽的内容。[6]
2.导航与路径寻找
网络教育平台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学习者迷失方向问题,即网络学习中学习者“迷航”现象。学习者产生迷航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大部分超链接环境中存在大量非结构化的知识;第二,网络学习中学习控制的方式基本上都是学习者控制,因而学习者高度控制学习过程。这两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担,以至于产生了“超混乱”的结果。在几乎所有的网络教育平台中都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存在学习者因超链接空间探索与信息选择而产生过重负担的问题,从而很容易使学习者感到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并由此感到迷惑。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屏幕设计
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在设计时,为使网页显得明亮欢快与华丽,以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加了入大量不同的、经常是不易被理解的屏幕元素,这对学习者认知负荷的要求就很高。使用统一的屏幕设计,可以减少学习者用于与系统交互的智力加工的工作数量,从而可以把所教知识的智力加工工作量最大化。
2.对多媒体元素的设计要求
若带宽允许,多媒体元素必能增加设计的情趣和个性,否则弄巧成拙,将影响学习者对目的信息的及时获取。如应避免“Gif”图片、Flash动画过大而增加网页下载时间,分散学习者对网站其他信息的注意力。结束语总体上看来,网络教育平台的界面设计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设计中要全面、系统、总体地对网页中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好的网络教学页面不仅要考虑其形式上的精益求精,对内容合理有效的编排也同样重要。只有科学把握网络教学页面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紧密结合认知心理分析,才能使网络教学平台的视觉设计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进而有效减少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使学习者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熊川武.教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26.
[2]王静琼.多媒体教学设计原则的认知心理学视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70.
[3]徐淑英.CAI课件中动画的运用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2002(5):52-54.
[4]周静,赵志靖.格式塔理论在网络教学页面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5(7):75-77.
[5]朱世根.格式塔学习理论在教学网页设计中的应用[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9-61.
[6][美]BeverlyAbbey著,丁兴富等译.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70.
作者:马运朋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