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创建

摘要:高校网络教育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亟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应由内外两部分组成,以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为行为主体,以内为主、以外促内、三位一体构成有机整体,以系统优势来保障高校网络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先进教育技术为手段、以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教育体系日益显现重要性。网络教育作为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成为这种新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高校网络教育亟须构建质量保障体系。基于目前国内高校网络教育的模式,质量保障体系应由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构成,以高校、政府和社会三方为行为主体,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以外促内,构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有机保障体系。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部分,是高校为保证网络教育质量,使网络教育按照质量方针、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组织实施而建立的由各种保障制度和措施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该体系的运行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前提,环境条件主要包括组织环境和资源环境。

(一)组织环境

组织环境是指内部质量保障所依赖的组织要素。组织对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组织机构,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为各层次的职能范围和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和权限提供具体规定,在质量活动中做到质量管理的全员性、全面性、全程性及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

(二)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是指内部质量保障所依赖的资源要素,包括基础设施、财力资源、人力资源、教学资源、合作方资源等。

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开展网络教育的高校应具备的基本教育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现代化硬件基础设施是开展网络教育的物质基础,应建立与招生规模相匹配的高质量硬件教学设施,并做好教学设施的维护和开发。软件技术基础即网络支撑平台,主要包括门户平台、学习平台和管理平台等,应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保证网络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2.财力资源。财力资源是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财政基础。一方面要广开财源,寻求更多来自国家财政与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用好资金,将其返还到对学生的培养和服务中去。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基础上,要考虑成本核算、规模效益以保证教育的持续发展。高校要有一定的网络教育办学规模,成本核算才能持平,才能保持良性发展;但规模过大,资源条件跟不上,必然以牺牲教育质量为代价,投入产出比的适度与否是质量保障的关键点。

3.人力资源(即师资队伍)。合格的网络教育教师应具备如下素质:

(1)学科知识。具备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不断学习,跟上知识更新步伐。

(2)教育知识。具备教育的基本知识,能用教育理论指导和实施教学。同时,针对网络教学特点,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网络教学组织与设计能力,将教学重点从“教”转到“学”,重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教学技能。掌握以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教学技能,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制作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

(4)科研能力。努力探索新媒体条件下的网络教学规律,研究和解决网络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广义上网络教育师资还包括管理、技术两支队伍,要对这两支队伍的人员素质做出相应要求,使之与教师队伍共同组成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人力资源保障。

4.教学资源。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教学资源的教育,由网络课件和文字音像教材等构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应注意:

(1)教学内容的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践性、针对性和新颖性。应不断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提供教学课件、参考资料、交互空间等多种教学资源;针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应配套开发计算机仿真实验教学课件,建立网络实验基地和虚拟实验环境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制作形式的质量。教学资源开发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采用人性化、趣味性的网络界面,做到声、像、图、文并茂。

(3)方便自主学习。教学资源的制作应关注教学实践,从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出发,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开放性和灵活性,考虑分解难度大的课程,采用模块教学,建立学习过程的阶段目标,帮助学生增强信心。各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应加强资源建设合作,推进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和机制,减少重复建设。

5.合作方资源。网络教育合作方主要是指校外学习中心,它们是高校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助学单位,是连接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1)一定的师资力量。合作方师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好的师资可成为直接的辅导老师,一定程度缓解完全人机状态的孤独,提高学习兴趣。

(2)软硬件建设。应配备满足开展网络教育要求的硬件设备、管理平台和管理技术人员。合作方的现代化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内部质量保障的运行模式

根据现代管理学的PDCA循环理论,可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模式分为质量策划、质量实施、质量监控和质量改进四个部分,各个部分共同形成一个覆盖全局、周而复始、持续改进、螺旋形上升的质量保障运行环路。

1.质量策划。PDCA循环理论的P(Plan)表示计划、策划。网络教育质量策划即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明确高校网络教育的质量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各个部门、要素和环节制定质量标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规章制度。

(1)质量方针和培养目标。这是由高校最高管理者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所制定的网络教育质量发展长远目标和宗旨,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

(2)质量标准。这是评价和衡量网络教育质量的尺度,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内容。确立质量标准,应符合一般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针对网络教育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来进行。质量标准包括组织环境、资源环境各要素的标准,以及教学管理全过程中一系列关键环节(如招生、教学、教务、学生服务、考试、毕业等)的标准。

(3)保障制度。为确保网络教育活动按设定的质量方针、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正常开展,必须制定与之配套的规范的教学管理运作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规定了质量实施所必备的组织、资源要素,从教学、管理、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将网络教育全过程设计成优化的工作流程。

2.质量实施。PDCA循环理论的D(Do)表示执行、实施。网络教育质量实施即网络教育各部门和人员按照质量方针、培养目标、质量标准、保障制度的要求去具体实施教学、管理等各个要素和环节。

3.质量监控。PDCA循环理论的C(Check)表示检查、监控。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是检查网络教育各环节执行质量标准的反馈控制通道,即采用必要的质量监控机制,依靠各项制度和措施,对照质量方针、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比较和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监控结果,为后续的质量改进提供目标。网络教育质量监控机制主要由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价制度、内部质量评估机制、质量监控信息化等方面构成。

4.质量改进。PDCA循环理论的A(Action)表示处理、改进。网络教育质量改进即将质量监控结果及时反馈给领导机构和教学管理实施部门,由他们对反馈情况加以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成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同时注意总结经验以指导工作,调整修正质量策划工作。由此形成一个有效反馈、周而复始、持续改进的内部质量保障运行系统。

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以政府、社会为行为主体,是保障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的外因,达到以外促内的效果。

(一)转换政府角色

在我国,政府传统上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以直接调控为主,主要通过行政评估来评判教育质量。随着现代网络教育的不断发展,应适度转换政府角色。

1.构建网络教育质量保障的法规体系。政策法规是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欧美等网络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有相当差距,尚未构成完善的网络教育质量保障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政府通过政策、法律等手段和杠杆,间接实施教育质量管理。

2.适度放权,发展第三方质量保障力量。政府借助第三方力量加强网络教育质量管理,已成为国际主流趋势。目前我国的评估方式仍基本属于高校自我评估基础上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评估,评估主体单一,缺乏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第三方评估中介机构。因此,应转变政府职能重心,完善网络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和指导政策,加强评估体系的开放性,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构建多元化的社会评价体系。

3.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在转换政府角色,适度分权的同时,应适当强化政府对网络教育政策法规实施的监督职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必要奖惩,对办学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高校给予警告,直至取消网络教育办学资格。同时,应对评估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进行监督,对违规执业的依法取缔。以此彰显国家政策法规的威力和作用,更好地规范和约束高校及中介机构的行为。

(二)建立多元化的质量保障社会参与机制

1.发展社会中介机构,实行质量评估和质量认证。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中介机构的发展尚不健全,主要表现为行政依附性过强、权威性不足、缺乏法律保障等,还需经历较长的建设过程。中介机构对网络教育质量进行监督评价的有效途径包括:

(1)建立评估评审机制。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有权依据法律确定评估标准,选择和培训评估专家,并在系统评估后独立作出结论且不受行政干扰,其评估结果具有相当权威性。通过评估有效纠正违规行为,以评促改,推动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国际上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所开展的质量评审,这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为评审核心、以内部质量保证机制为重点考察内容、以促进院校自我完善为最终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上海电大于2008年通过了ICDE质量评审,是国内首次开展此类评审的高校。

(2)推进教育质量认证。质量认证本质上是质量评估的一种,目前较具影响力的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是由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ISO9000系列标准的相关质量要素,对网络教育管理各项工作进行规范和评价,从而确认其质量体系是否具有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能力。目前国内已有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的网络教育通过了该认证。质量认证的实施,对规范网络教育管理、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办学质量、加快与国际接轨具有积极意义。

2.重视用人单位的评价。网络教育教学内容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性,而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就是毕业生的执业能力,所以应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意见,将用人单位纳入评估体系,提高评估的互动性、开放性。可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用人单位展开满意度调查,考查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认可度,根据人才使用的信息反馈来分析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网络教育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依据以上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和阐述,按内在联系进行综合,形成体系的理论模型(如下图所示)。应注意的是,体系中的各要素,不是纵向或横向的简单相加,而是依据其属性以及在质量保障中所起的作用,科学严密地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系统优势来实现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堃,邓宏武.高等网络教育质量管理路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59-60.

[2]王中婧.网络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教育管理研究,2009,(5)上:86.

[3]陈信,徐辉富.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评审与评估[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4):8-14.

[4]伍超标.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5,(3):13-16.

[5]苏文胜.对网络教育质量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6,(19):99-101.

作者:陆勇敏 单位: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