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成人网络教育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成人网络教育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成人网络教育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

摘要:由于师生时空分离、网络虚拟环境等因素,成人网络教育惩罚过程中存在大量“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一定情况下,信息的不对称会引起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实施前的“逆向选择”与实施后的“道德风险”。在实践中,可以通过提高规则信息的透明度、挖掘过程信息的真实性、保证结果信息的及时性等措施调节传受双方的信息拥有量,进一步加强师生信息素养教育,减少“信息不对称”给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成人网络教育;惩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我国成人网络教育的规模逐年扩大。在一系列成人网络教学改革的探索中,解决成人网络教育的质量问题成为各方主体共同探讨和关心的话题。教育惩罚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具有不可欠缺的重要作用。如何在网络教育实践中合理运用教育惩罚,成为摆在成人网络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学习借鉴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进一步重点探讨与分析成人网络学习中的教育惩罚,对于丰富成人网络学习理论、保障成人网络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观点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一般来说,可以将信息不对称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情况。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某些隐藏信息的存在,从而出现逆向选择现象。所谓的逆向选择,就是对信息量占有较多的交易方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可能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取额外利益,而占有信息量较少的一方则因为信息劣势而处于不利环境。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则会出现败德行为。败德行为指的是,交易的一方损害另一方利益,而另一方却无法识别和确定。[1]“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提供了解释,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二、成人网络教育惩罚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信息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也随处可见。引起成人网络教育惩罚中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很多,既有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普适性时间维度差异和信息成本的投入差异等,也有“成人网络教育”这一特殊形式和“教育惩罚”这一特定行为带来的新特点。[2]

1.成人网络教育中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成人网络教育得到大力推广与应用。一般来说,各成人网络教育平台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将教师的电子授课计划、教学视频、多媒体课件、练习与作业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储在网络平台上,供学习者自己调节时间下载学习。有些高校或机构还开发了网络教学辅导平台。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网络教育相比传统教育拥有更为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但长期以来,各网络教育机构的学习平台设计各行其是,内容良莠不齐。致使成人学习者面临海量的教育资源时眼花缭乱,受冗余信息干扰较大,不能及时找到有效信息,从而产生信息的不对称。在远程教育中,拥有信息、信息的远程教育机构(院校),总是比远程学习者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换言之,远程教育机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学习者却不能获得足够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3]

2.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现象

成人网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采取的是异步教学方式,缺乏与授课教师面对面同步交流的机会。与学校各种教学设施及设备的物理隔离,客观上也造成了成人学习者与一般全日制普通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4]与此同时,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普遍更为实用与功利,大多是为了一纸文凭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网络学习。[5]这种被动学习的内部动机水平不高,抑制了他们参加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与信息获取的主动性。网络学习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网络使用经验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这给年龄偏大的成人学习者或偏远欠发达地区的学习者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由于网络学习观念及相关技能的缺失,这部分学习者在制定自主学习计划、选择资源以及协调、沟通等方面都容易陷入被动,从而产生信息获取上的不足。

3.成人网络教育惩罚过程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所谓教育惩罚,是指教育者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不良表现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采取的一系列否定性的措施。[6]在成人网络教学中,教育惩罚的对象就是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出现不良表现或不恰当行为方式的成人学习者。而施加惩罚的主体,可以是学习指导者,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学习组织。网络教育惩罚的前提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逃离(如空挂机)、行为缺失(如从不或很少完成练习与作业)、行为不当(如进行与学习无关的聊天与游戏)等问题行为。而在网络教育中,由于缺少一个“无所不在”的“在线教师”对学习者问题行为进行实时管理和监控,加上网络传播的隐匿性,使信息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众之间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BBS等教学交流平台上普遍存在的网络把关人“缺位”现象也让成人网络教育有效信息的传播大打折扣。此外,为了避免教育惩罚,出现问题行为的成人学习者往往会隐藏信息或提供虚假信息,使惩罚主体难以了解完整的真实信息,这也加剧了成人网络教育惩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成人网络教育惩罚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通过合理使用教育惩罚,可以清晰地向学习者传递行为对错的信息,从而有效地维护纪律和秩序的权威,保障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而成人网络教育惩罚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信息传播的信度与效度受损,所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实施前的逆向选择

由于成人网络教育中师生的时空分离与非同步性,学习指导者(或学习组织)在发现学习者的不良表现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时,很难区分故意行为与非故意行为的界线,也难以迅速了解产生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容易简单粗暴地根据行为结果施加惩罚。与此同时,因为缺少面对面的管理与监控,表现“优秀”的学习者行为也得不到百分之百真实性保证。比如,在检查网络作业时,学习指导者从速度与质量两方面对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进行考量。取得优秀的学习者可能是抄袭或他人代做,而得到批评的学习者则可能是独自认真完成。因为网络的隐蔽性,加上成人网络学习者参与学习的阶段性,导致学习指导者在难以获得足够信息的情况下,简单依据结果做出了并不合理的奖惩方式。这种教育惩罚很难使学习者区分什么是真正的过错行为,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容易打击部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造成教学环节的信任危机。

2.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实施后的道德风险

成人网络学习者的生源相对复杂,为数不少是在职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工作、学习、生活难以兼顾的压力。从学习动机上来说,职业发展、外界期望等外在诱因占主导力量,而源于发展知识和掌握技能等内在因素学习的比例较少。因此,成人网络学习者大多自我要求不高,更加关注短期学习效果。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低水平的自主学习动机很容易引起偷工减料完成学习任务或模仿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成人网络教育也往往被高校等当做创收的主渠道。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有的主管部门会通过尽量缩减课时、节省教师的授课金、节约教育投入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7]管理部门对成人网络教育质量的忽视,使学习指导者或学习组织进一步放松对成人学习者的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管理,“睁只眼闭只眼”的情况屡见不鲜。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对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启示

1.提高规则信息的透明度,规范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制度体系

解决成人网络教育惩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关键是使信息获取的渠道畅通起来。在网络学习开始之前,有意识地提高信息的透明度,通过正式平台及时告知与解释,有助于成人学习者获取更多有效信息量,减少规则的不确定性,为教育秩序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有学者认为,实施任何教育活动之前,都必须制定清晰而合理的规定,这样可以使惩罚变得可预见,从而为合理运用惩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8]惩罚是一柄“双刃剑”,要避免滥用惩罚,将惩罚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以内。作为成人网络教育惩罚制度的制定者,还要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年龄特征与现实社会角色,体现惩罚的教育目的。

2.挖掘过程信息的真实性,加大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执行力度

我们在实施惩罚前,一定要广泛开展调查分析,厘清结果和问题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教育惩罚针对的是学习者的不良表现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这种表现或行为方式必须有主观上的故意,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的糟糕结果不在教育惩罚之列。否则,很容易引起学习者的对立情绪,使网络学习陷入困境。由于成人网络教育中的师生时空分离等特点,学习指导者或学习组织很难全面了解学习者的行为信息,所以在施行教育惩罚时更应慎之又慎。要注意结合实际挖掘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信息,在掌握真实材料的基础上针对过错行为进行惩罚。从公布成人网络教育的惩罚规则开始,它对所有的约束对象就有了统一的执行标准。如果教育惩罚本身没有不当之处,那么它一旦实施就要坚决执行,避免出现无故中途停止或前后不一致的情况。这可以让成人学习者感受到学习规则的不可侵犯性,从而改变散漫自我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与维护网络教学秩序。

3.保证结果信息的及时性,体现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教育引导作用

在成人网络教育中,学习指导者或学习组织应及时指出问题学习者的错误所在,并告知学习者应该承担的后果,避免时过境迁再来实施惩罚。真实详尽结果信息的及时公布,有利于遏制学习者触犯规则的侥幸心理,有效避免不良学习氛围的扩散,引导学习者正确的学习行为。而如果不能及时公开教育惩罚的结果信息,容易导致学习者的道德风险,影响网络学习质量。在主动意义上,只有及时充分地公开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结果信息,学习者才能进一步明晰对错,才能感受到虚拟学习环境中学习规则的震慑力,从而有意识地采取更符合要求的学习行为。而在被动意义上,学习指导者或学习组织及时公开结果信息,可以使出现问题行为的学习者处于师生的共同监督之下,迫使其改变错误的学习行为,从而实现成人网络教育惩罚的教育与引导作用。

4.加强师生信息素养教育,树立正确的成人网络教育理念

成人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对师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学习环境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更为开放的交流方式,但资源搜索、QQ和Email等交流工具的使用,都要求师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否则,就会在网络学习中出现学习不适与学习障碍,甚至出现抄袭等问题行为。所以,必须加强师生的信息素养教育,从源头上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降低教育惩罚的道德风险。此外,部分学习指导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成人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在学习指导过程中敷衍了事放松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在知识迅速递增的年代,教育将贯穿于人的一生,而网络教育相比于传统教育形式,在教育的信息化、知识的开放化、功能的多样化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学习指导者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努力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要鼓励学习者多参与交流,积极激发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使之在成人网络学习中主动获取信息,提高学习效能。

参考文献:

[1]董伟建.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防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161-164.

[2]吴梅兰,刘勤志.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J].情报杂志,2006(6):103-104.

[3]周蔚.现代远程教育的信息服务及其原则[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4):13-15.

[4]张云龙.论成人教育中的信息不对称[J].成人教育,2004(1):22.

[5]杨建军,胡蓉.成人网络远程学习的有效性探析[J].继续教育,2009(11):11-12.

[6]毛明月,苏景春.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4(23):14-16.

[7]刘玉娟,蒋光斌.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J].铜陵学院学报,2006(1):113-115.

[8]傅维利.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EB/OL].www.ykzxxx.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4.

作者:李宁 胡大伟 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继续教育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