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析

摘要:阐述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实施1+X制度,探讨教育目标、教学模式、课程标准、评价机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性技能水平。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教学模式,评价机制。

0引言

基于网络时代,各领域均以“互联网+”为指导,从而也对网络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职业标准。高校是向社会输送技术人才的主要机构,需以推动就业、服务发展为指导原则,依据“1+X”制度来明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推进教研的融合发展模式,构建先进的教师队伍,保证计算机人才的培养质量。

1“1+X”证书制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

随着“1+X”制度的渗透与发展,行业市场也对网络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专业需向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人才,以此提升技术的发展效果。“1+X”制度可对当前的市场发展需求进行全面迎合,体现出传统产业转型的必然需求,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还需拓展研究涉猎的范围,具体体现为各相关学科实现融合发展。此外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需要综合性教育人才的支持。在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方面,如果能够培养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相关知识,便需教师基于专业知识内容来持续对相关学科领域进行拓展教学,为网络技术人才提供更为理想的教育资源和辅助的动力[1]。基于“1+X”制度指导,新的技术和理论发展较为迅速,因此只有对以往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侧重应用和实践方面的内容渗透,才能准确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2教学设计

高校在推进“1+X”制度深化落实期间,需对培养的目标、模式和具体的评价制度进行优化转变,以市场角度衡量专业群的契合效果,促进产教紧密结合。具体的变化可体现在下述方面:(1)培养目标。基于1+X证书制度指导,需突出学历的培养目的,促使学生全面掌握专业核心技能、知识及职业规范等内容,辅助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X”是职业技能证书,需培养学生形成更高水平的职业素养,拓展其职业技能。因此实施1+X证书制度,便可将“1”与“X”高效融合,发挥素质教育的本质性和实践性特征,侧重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将培养目标设置为能力培养为主,全面兼顾其他领域[2]。(2)培养模式。在1+X证书制度指导下,为优化学生的专业能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向校企合作的方向深度发展。通过全面梳理岗位技能和核心技术等,在专业“1”中渗透“X”的部分内容,从而制定出适当的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在设计和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在此期间,高校需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符的课程内容,将课堂教学与岗位需求有效衔接,以职业技能的标准来保障人才发展与时代同步。此外还可在合作期间实施“1”的综合性教学,以及“X”的培训活动,制度的重点在于在教学方案中渗透证书部分内容,从而对课程进行优化设计,转变以往知识堆积教学的模式,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迎合其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3)评价机制。在推进1+X证书制度期间,其评价体系也逐渐向双元、考培分离等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学校的考核工作逐渐转变为培育工作,实施第三方的考核机制。其中“双元”便指培训组织和院校均需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双兼”主要指学生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够灵活掌握操作技能。

3教学实践

校企共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我国的教育改革方案为1+X证书制度的推进落实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院校可作为落实方案的主体,1+X证书制度与网络技术专业的融合,需从企业的岗位需求着眼,学科教师和企业人员也需对岗位的规范、要求加强研究,对1+X证书制度体系下的课程进行专业化的设置。专业课程可作为整个1+X融合的前提。“1”便是专业的学历教育,学生可获得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X”便是依据职业等级对岗位技能开展的培训活动。将上述两种教育体系融合实施,便需从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着手,将“X”技能标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如对于“云计算云维与开发”资格证书,高校应该依据岗位的具体需求,结合云架构网络操和系统等设置独立的课程内容[3]。对于“Web前端开发”证书,便可将jQuery等技术开设课程。高校需紧密结合企业的具体需求,从行业角度定位学生的层次,依据“X”证书的不同等级标准来构建1+X制度的新型课程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更新课程标准。将1+X证书制度标准作为参考,将课程技能标准与岗位要求统一。高校需主动引入专业领域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人员,形成校企人才交流、互聘的模式,将行业先进技术、企业的真实项目等均作为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更高水平的职业技术和素养,形成新的专业课程标准,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形成模块化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将知识与具体应用渠道紧密结合。依据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趋势,校企可定期研究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1+X试点教材,这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材部分信息的滞后问题,迎合企业对技术人才不断提升的需求。其中将培训和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衔接,可作为校企合作的着力点,双方需更为重视资源的衔接和有效使用,将理论与实操有效融合,在课程的体系和教学手段方面形成创新。创建信息化桥梁,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施1+X证书制度期间,以往的教学模式难以迎合当前的技术教学需求。模块化的教学更需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的技术手段发展相对成熟,终端的使用规模也在不断拓展,OMO模式场景更多用于教育领域,可有效提升教学活动实施期间应用OMO的作用[4]。对“X”项目教学中的资源进行科学整合后,形成线上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成绩和评价等数据的信息化。构建不受时空等因素限制的客观环境,让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形成优势互补,全面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如在云计算的云维和开发项目中,“云架构操和系统”相关知识能够综合涵盖网络操作和云平台搭建等多领域的知识内容,将课程中的颗粒化的知识信息综合在线上教育平台上,学生便可利用空闲时间随时开展学习和研究,从而明显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4结语

1+X”证书制度下,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相融通[5-7],体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1+X”证书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更是就业制度。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快“1+X”证书实施速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文超.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试行1+X证书制度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09):103-105.

[2]李丰.1+X证书制度下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02):36-40.

[3]王慧敏.“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0):23+25.

[4]曾德生,庞双龙,陈晓丹,唐玉芳,邵翠.1+X证书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04):1-7+13.

[5]于洪涛,林忠会,董红梅,张岩.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究——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就业与保障,2020(05):119-120.

[6]张钦锋.“1+X”证书制度下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优化策略[J].广西教育,2020(03):174-175+186.

[7]伍雁鹏,黄磊,袁赟.试论高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改革[J].信息化建设,2015(06):43.

作者:杨海明 王文增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聊城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