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建设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建设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建设探析

摘要:加强对外汉语课程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交流的基本条件。而目前对外汉语课程存在教学模式单一、课程模式固化、教材陈旧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进程、建设完善对外汉语网络学习平台、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对外汉语;网络平台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建设,高职院校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力培养工匠型人才,把国际交流合作作为首要的建设内容之一,这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新内涵和要求。国家鼓励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项目,拓展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提高学校知名度[1]。如今,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处在停滞状态,有的院校虽然设置了国际交流学院,但是形式大于内容,没有真正达到推进高职院校高水平内涵建设的目的。高职院校国际交流模式应多样化、功能化,例如开展课程互换模式、学生互访模式等。对外汉语课程在国外需求日益增多,世界对汉语的重视程度也随着中国贸易和文化的影响力逐年上升,因此,开展对外汉语类的课程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完成高水平国际交流的内涵建设,完善已有国际交流的形式。线下授课成本较高,由于疫情影响,线下授课也极具不稳定性,所以,要开展长久的国际交流,网络线上授课成为必然。互联网时代对外汉语网络课程建设,是我国高职院校国际化建设的敲门砖。

一、对外汉语教学模式解析

对外汉语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双语教学模式、认知教学模式及交际教学模式等。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模式都适用于网络课程,或者说这些教学模式需要经过改良或转型才能更好地适用于对外汉语的网络教学。例如,双语教学模式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授课,一般分别为学生的母语和目标语言。汉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应用,因此交际教学模式能够在语用能力培养中起重要作用。交际教学模式侧重于在实践中掌握语言,通过与人实际的交谈沟通,提高语言能力,因此也称为实践教学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合理地加入情境交流模式,加大师生汉语的时时交流,通过汉语的日常交际,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热情。

二、对外汉语教学现状

目前,全球最知名的对外汉语授课机构为孔子学院,为我国大力弘扬中国文化、增强汉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平台。在国内,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为母语为非汉语者设立的最权威的汉语能力评估方式,已经形成完善的体系。考试等级分为HSK(初级)、HSK(中级)和HSK(高级)三个等级[2]。对外汉语网络课程的设置,也应该参照HSK的级别标准,设置课程大纲,满足外国学生考级需求。然而,在各个地区的具体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现阶段,很多教学机构仍然采用认知教学模式进行汉语授课,以介绍知识点为主,枯燥单调、缺少互动,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此外,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不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有的同学偏爱视听输入性学习,而有的喜欢在实践中学习,这对老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要结合多种教学法实施教学。另外,对外汉语教学仍处在传统的面授课阶段,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灵活的时间安排,也终究会被快节奏的信息化时代淘汰。据调查,美国高职院校或社区学院90%的学生都是半工半读,面授课的形式很难被他们接受,反而是网络课程模式更适用于他们。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育教学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外汉语课程更是急需开发建设一套完整、稳定的网络课程体系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进一步提高汉语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

(二)课程模式固化

随着我国教育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来华留学生逐年增多,许多汉语培训机构应运而生。这些培训机构大多以考试为导向,授课方式单一,虽然短时期内能够保证一定的HSK通过率,但是语言能力并没有很大提高。迫于HSK考试压力,教师为了追赶进度不得不采用满堂灌的模式,学生无法跟上进度及时课后复习,影响学习效果[3]。这其中的原因在于,HSK只是单纯的一种标准化考试,测试汉语为非母语的考试,它是语言评估测试手段。如果培训机构将HSK当作一门课程,就好比用题海战术能够高分通过考试,但是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兴趣培养为方式。传统的对外汉语课程多以一本教材为主体,教学资源单一,不能满足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不同需求。然而,网络模式的授课,可以让教师多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收集的多类型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合理利用[4]。高职院校对外汉语课程的设置应更加丰富,不拘泥于字、词和拼音,可以完全以兴趣为导向,面向无需考试的群体来设计课程。例如旅游汉语,主要针对来华游客,只需涉及景点、娱乐项目等语言的表达即可。这样多元化的教学内容能吸引更多的汉语爱好者,更能充分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正如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5]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所说:“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流传,未来的文化仗着它推进。”美国语言学家撒丕尔(Sapir)[6]也说:“语言和文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独立存在。”

(三)教材陈旧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非常死板、陈旧,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出版于1981年的《实用汉语课本》延用至今,内容与现代汉语已严重脱节,导致留学生学习的是“过时”的汉语[7]。如果想要真正达到国际化课程建设目标,对教材可灵活处理,例如根据交流对口学校的需求来设计编纂教材。2018年,在我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与美国沃什特诺社区学院(WashtenawCommunityCollege)的网络课程互换合作中,发现美国校方对应用类汉语有着迫切的多元化需求。该课程为社区居民的兴趣类课程,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我院为美国社区居民设计的旅游汉语和商务汉语网络课程获得好评。课程中包括了中国文化、礼仪典故、常用会话、中国历史等方面的介绍,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语言应用相结合,授课效果良好。因此,根据交流项目和学习目的来设计教材,这是高职院校国际交流课程建设的关键。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进程

首先,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建设信息化录播教室,配备完善的录播系统,硬件设施的完善才能成为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平台。其次,授课教师应该有相应的信息化技能,如视频拍摄、动画制作、录课经验等。再次,高职院校应该提供专门的信息化团队来进行课程宣传,如学校网站,课程宣传等。这是今后国际化课程交流项目的大趋势。

(二)建设完善对外汉语网络学习平台

我院与美国沃什特诺社区学院交流互换的对外汉语课程所使用的是美国Blackboard平台,该平台系统稳定、功能完善,但是在语言功能交互方面存在很大不足。远程学习中的交互主要是指远程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的双向交流,即通过各种技术和人际手段来提高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和效果[8]。对外汉语网络课程的网络平台十分重要,一个功能完善、稳定的平台系统,能够提高远程学习者的效率和学习成果。从网络平台建设的层面来看,平台要能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因为“要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励和维持给予充分的考虑,尤其对于一个语言学习平台,动机设计决定了它的可持续发展。[9]”

(三)将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在“一带一路”项目中和在疫情防疫中凸显出大国风范,弘扬中华文化,提倡“文化自信”也是在我党百年诞辰重要讲话的中的重要思想。在对外汉语课程的设计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元素与语言教学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各地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并在网络平台展开讨论,这对于文化交流和学习兴趣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其语言规则灵活多变,这也是由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语言在历史中不断沉淀,演化成现代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着重文化历史渲染,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文化场景,把最真实的现代文化和生动的历史融入课堂。在课堂上,可以引入本课程相关的文化习俗内容,开设太极、书法、剪纸等课程;也可以根据留学生的喜好,开展他们所感兴趣的文化习俗课程[10]。然而,在对外汉语网络课程中,怎样用信息化的手段诠释文化习俗仍是当今网络课程技术的一个挑战。综上,高职院校国际交流项目,对外汉语课程建设是一个关键的切入点。现阶段,受疫情等不稳定因素影响,建设对外汉语网络课程是实现高职院校国际课程交流的基础,我们要从教学信息化、设施完善化、课程内容多样化等方面将汉语课程与时俱进,将文化内涵与语言能力相结合,根据交流项目设计自主个性化教材,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

作者:战阳 单位: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