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联网技术下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中,构建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将有效防止偷盗、火灾等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一套适用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该系统主要控制核心是单片机,利用传感器进行信号传输,以SIM900A通信模块为主要远程系统,可以在发生意外时自行报警,以此达到减少偷盗、火灾等情况对家庭经济、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以期提高家居安全,实现家庭安防智能化、远程化。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从20世纪末开始,学者就进行了智能家居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不再是理论幻想,能够切实应用到家居安防中。当前,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经过不断改良与设计,在软硬件上已趋近成熟,成本较低,普通民众也能在家里进行安装。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不仅可以传递楼宇信息,还具备实时监控、数据传输、数据储存、紧急报警等功能,能充分保障人民家居环境的安全。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保障用户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保障整个楼宇的安全,减少火灾、盗窃、煤气泄漏等家居事故的发生,还将在紧急时实现报警。此外,还有一键呼救功能,极大保障了用户居家的生命财产安全。

1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主要是由控制中心、信号检测、报警呼救等多个模块组成,在室内安装传感器来检测室内环境,通过数据分析测定室内是否存在危险情况。在系统中还将采用无线结合有线的形式,确保数据能真实、准确、及时地传递到控制中心,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控制中心能直接通过报警呼救模块对用户进行提醒并发送报警信息。安防系统组成机构如图1所示,其单片机时刻处于工作状态,当室内出现紧急情况,其传感器的信号会及时传递到单片机控制中心,并依据事先在控制中心设置的参数阈值确定是否采用报警。

2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包含烟雾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火焰传感器,以单片机作为控制中心,拥有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在紧急的时候继进行报警。同时还包含液晶显示器,可以让用户随时查看家居情况。

2.1烟雾检测模块

目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中采用的烟雾传感器是MQ-2,其性能高、价格低,能随气体浓度的变化而改变气体传感器的电导率。MQ-2烟雾传感器能检测到大多数的易燃气体,并能通过电路与控制系统有效记录气体浓度。U1A计算器根据阈值设置电位计RP值和烟雾浓度,并发出模拟和数字报警信号。其主要是通过VCC传感器利用信号线路进入QM-N10进行分析,从而精心判断,然后依据储存的数据进行再分析,确定烟雾达到一定阈值之后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依据数据发出预警。当室内烟雾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时,烟雾预警器就会响起,直到烟雾降低为止;或者当烟雾上升到峰值的时候,控制中心将直接进行报警,降低了家里无人造成更大财产损失的可能性。

2.2火焰检测模块

红外线接收器将火焰的亮度转换成电信号,在60°角度范围内有高低变化。当信号传送到控制单元后,经过LM393比较器与安全值比较之后,确定火焰强度,然后控制中心与处理单元依据结果作出反应。当室内出现明火时,在传感器预感范围内,并且达到一定阈值的时候,将连通消防喷水器,对其进行灭火处理,并发出警报声,提醒用户逃离或者进行火灾救助。但是,当火势得不到控制时,火警检测模块将通过无线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将依据储存数据进行报警处理,这样极大保障了火灾出现时能及时联系消防队伍进行救助,保障用户生命财产安全。

2.3无线通信模块

SIM900A内部拥有强大的ARM9216EJ-S处理器内核,能进行语音电话、SMS/MMS和数据传输,还能对DTMF进行解密,并识别对方的密钥传递语音。SIM900A作为收发通信模块,不仅具有收发器接口,还能优化交换网络,具有功能齐全的软硬件设计。该模块主要由SIM电源控制,其在一般情况下处于休眠模式,微卡的电流功耗一般为1.5mA,其拥有的串行接口可以对模块中的固件进行更新。当模块出现异常时,程序会自动启动。在ARM9216EJ-S内核处理下,SIM900A受到传感器的信号时,及时处理,并依据事先储存的数据进行判断情况的紧急程度,传输到控制中心,依据控制中心给出的“指示”传递到各个设备,使设备能正常运行,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极大保障了用户安全。

2.4人体感应模块

HC-SR501是一种红外控制的感应模块,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红线传感器针对人体感性,确定是否存在一定威胁,然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中心。如果人体感应模块在运行时,遭遇穿透异常的情况下,传感器模块以高电平发射,否则发出低电平。在感应模块接通后会有初始时间,在这个时间阶段,感应模块将在短时间内以一定频率发出信号,然后才进入检测状态。因此,在启动该模块前,要依据延迟时间进行适当设置,在RT1和CY1中,芯片的A引脚连接高电平并反复触发模块的延迟时间。

2.5单片机控制中心

单片控制中心是整个智能化家居安防系统的“大脑”,其决定了整个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整套设备的指挥。因此,单片机控制中心一般采用STC89C52单片机来完成整个系统的控制。其主要由几个接口来控制不同的情况发生,如P1.1和P1.2接口主要负责烟雾检测,P3.0和P3.1主要检测火焰传感器模块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依据烟雾以及火焰情况来判断火灾事故,P1.5拥有非法入侵者的检测。当传感器发生异常情况时,会通过相应的接口将信息传递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串行接口驱动SIM900A进行报警。具体线路如图2所示。

3系统软件设计

家居安防系统软件设计建立在硬件设施基础之上,经过keilop956、vision2等软件开发平台编写而成。软件设计中包括了SIM模块初始化程序、按键控制程序、短信发送程序安全检测程序等。

3.1人体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在安全系统激活状态下,激活后初始化时间约为1min调用延迟中断程序,然后启动安全监控。当单片机的P1.5端口为高性能镜像扫描时,系统采用可重复触发方式,经过SMS模块的检测之后,由控制中心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出现异常情况将触发报警提示,报警灯闪亮一定时间后,将直接执行远程报警。

3.2烟雾/火焰传感模块程序设计

由于烟雾/火焰传感模块具有一定的初始时间,启动这个模块前,要对其延时故障程序进行设置,使其进入监控扫描状态。若是烟雾传感器模块的DOUT输出端低,则表明此时模块出现了异常情况,要立即对其进行整改设计。在模块执行阶段,延时时间一般设定为3s,由短信模块进行短信控制,通过发送短信报警的形式,保证报警机制的执行功能。

3.3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在程序运行阶段,如果检测到烟雾浓度过高或者出现非法入侵的情况,传感器的探头前端就会将异常情况传递给控制中心,打开报警中心,并通过预设的渠道传递给用户准确信息。在程序中,对联通的对象号进行编码并存储在索引中,初始化系统后短信将其返回给SIM卡,执行延时程序,在网络上注册模块约15s。模块的指示灯打开三秒一闪,表明已连接到网络,延迟信号扫描。如果检测到控制中心发送的SMS控制命令,则该消息将以20s的延迟发送给用户,以安排SMS的发送。如果没有检测到控制命令,系统将返回执行延迟周期。安防系统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4结语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是当前保障家庭居住环境的有效措施,能为家庭提供防火预警、防盗预警、非法入侵预警、有害气体出入口等功能。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以无线、有线设备将各个检测木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消防功能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防盗、防火和防止有害气体泄漏,实现了对家居环境的监控,实现了现场和远程报警。

参考文献

[1]孔育琴.基于STC89C52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设计[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7,36(10):135-139.

[2]何孟凡,高国伟,王世峰,等.智能家居防火防盗系统[J].传感器世界,2017,23(2):12-15.

[3]吴卫博.智能建筑中楼宇电气自动化系统问题与策略探究[J].科技尚品,2016(6):21.

作者:韩雪 单位:黑龙江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文章阅读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