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的强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的强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的强化

背景情况

上海农村地区和郊区的水系众多、分散,其水环境质量对于整个城市的水资源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农村、郊区生活污水具有排放面广且分散、排放量区域差异大、间歇排放、水质不稳定等特点。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体系为改善水环境作出了贡献。

问题及分析

1.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存在不尽合理的情况。

部分区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未从全局性、合理性角度出发,未能区分轻重缓急确定区域规划和目标,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建设方案的制定缺乏深入研究和合理论证,导致后期实施过程中困难和矛盾较多。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新规的出台,排放标准进一步从严,部分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已无法达到新的标准,且部分设施由于运行时间较长、处理工艺落后等原因,导致设备老旧、管网破损严重,维修养护成本过高,污水处理系统已难以正常运行,处理效果无法满足相关要求。

2.污水处理技术基础存在不够扎实、不尽合理的情况。

一是前期设计不够扎实;二是遴选的处理工艺及技术不尽合理;三是处理设施的维修养护标准有待提高。

3.处理设施运维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面广量大、点多分散,维护要求较高。市水务局出台《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但市级监督检查和审计机构反映,部分站点运维管理不到位,运行不正常不稳定的问题时有发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维修养护资金缺口较大。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的维修养护资金由区、镇自行承担,由于设施逐年增加,资金缺口也逐年增大。二是未形成责任明晰的管理体系。部分区、镇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缺乏监督考核制度,疏于对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三是缺乏专业养护人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养护单位一般会在当地培养设施养护人员,但养护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性较差,不能排除设施出现的较大故障,造成设施不能及时得到维修。

建议

1.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各区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以《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为基础,与村庄改造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置换等工作整合推进,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区域、分阶段制定实施计划。优先关注外来人口集聚、村庄集中、污水量大、河道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的地区,以点带面、合理衔接,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针对部分设施建成时间较长、处理工艺存在局限性和失管失养的情况,建议在深入调研和水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更新改造行动计划,分批分年度进行提标改造。

2.提升技术基础水平。

一是提高对已有处理设施改造和新处理设施设计的工作要求。各区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对已有处理设施改造和新处理设施设计的技术方案,项目法人应督促设计单位深入现场、实地勘察,实事求是地开展设计工作,尽量避免工程出现大的调整和变更。二是科学遴选适宜的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区、镇在遴选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时,应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结合村庄道路、河网水系、受纳水体等现状以及出水水质标准、投入产出效益、管理维护成本等,科学遴选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水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三是制定运行养护规程。市水务局应组织相关科研单位编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修养护规程,按照管网系统、处理系统等不同单元,分工艺、分步骤制定养护标准和规范。

3.加强设施长效管理。

一是试点信息化技术应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点多分散,巡检工作量大,传统的运行监管方式低效且费用较高。应借鉴其他省份在信息化运用方面取得的经验,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积极探索上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信息化管理。二是构建完善的运维监管机制。各区应针对长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审计发现的相关问题,按照《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的要求,以建立运维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监督、定期监测水质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市、区、镇三级应同步落实运行维护管理经费,为确保设施持续稳定运行提供经济保障。三是实行专业化维修养护。区、镇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化公司进行维修养护。日常运行管理应发挥村委会和村民的作用,各家各户的化粪池和集水井由各自负责,并建立应急报修机制。

作者:张道方 宓一鸣 单位:上海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