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物理学科中的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它既包括感知行为,又包括分析思考。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事物,提升学生的观察素养,改正学生的不良观察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观察能力;观察方法;学科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验教学,在实验操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与观察同等重要,在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主。学生观察能力强,实验操作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观察的机会,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为学生创造观察的机会
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只顾低头做实验,却忘记对实验器材、实验过程、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换言之,学生关注的是实验的结果,没有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将观察纳入实验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察机会,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学生对实验感兴趣,自然愿意进行观察。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比如,在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当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驶过来时,路旁的树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先进行猜想,叶子是从路旁飞向汽车呢,还是从路中间飞向路边呢,抑或是向上飞扬呢?问题情境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猜想,而猜想能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当播放视频时,学生自然会全身心投入。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融入多学科知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思考越深入,就越想投入观察。
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能够将观察中看到的变化写下来,要能不间断地、反复地观察。如果不做一定的记录,实验过后,就有可能忘记。其次,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现象不一样,学生只有全方位地进行观察,才能观察到事物的全貌。再次,要在合作中观察。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对相关事物的体验也不一样,合作能运用集体的智慧,让观察更真实、更准确。最后,要有重点地进行观察。每一次实验都有明确的任务,因此,观察要围绕实验重点展开。例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难度。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内容,教师可借助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可先开展第一个小实验,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使劲地吹气,并观察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如硬币、纸条、乒乓球等。观察中,学生能悟出这样的一个道理: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这也是学生在看到物体不同变化之后引发的思考。对于这样的一个实验,观察方法很重要,学生如果纠结于物体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质地有什么不一样,就会错过它们的运动变化,就得不出相关的结论。正确的观察方法,来源于教师的指导,当然也来源于学生的自主观察。因此,教师要将观察的权利交给学生。
四、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还要鼓励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引导他们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学生喜欢看军事报道,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视频剪接下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时,教师要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以发现一般性规律,或发现一些特殊现象。学生观看海上军事演习的视频时,都目不转睛,从而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艘舰艇没有近距离同向航行的。教师可根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创设实验,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先让学生折叠几只纸船,将其放在水盆中,再让学生用针筒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船”中间喷水。这个实验的重点就是让学生观察靠近的两只船是怎样运动的。在实验中,学生明显地观察到两只船在向中间靠拢。在观察中,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得出重要结论:两只船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会向中间靠拢,从而认识到舰艇如果近距离同向行驶,中间的水的流速就会增大,压强就会变小,它们就会在外侧水的压强的作用下撞在一起。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能让学生发现更多奥秘,从而提升学生对物理探究的兴趣。
五、提升学生的观察素养
学生的观察素养不一样,观察的结果、引发的思考也不一样。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教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观察素养。一般来说,就初中物理而言,学生的观察素养通常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有持久观察的能力。有些实验需要学生长时间地、连续不断地观察,这就需要学生有耐心,要能将观察的现象记录下来。比如,在做“鸡蛋上浮”的实验时,学生需要观察鸡蛋放在清水中的沉浮现象:是放进去就沉入水底,还是慢悠悠地沉入,沉入水底会不会再浮上来,这都需要连续观察。其次,要有批判思维能力。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会看到一些跟自己的前印象不一样的现象,一方面要将观察到的现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思考实验操作会不会有错误,使用的实验器材会不会有差错,原来的认知会不会是错的。学生思考之后,会调整实验方案,并做进一步观察。换言之,学生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还以“鸡蛋上浮”的实验为例,在清水中加了一些盐之后,在不断搅动下,学生会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原来沉入水底的鸡蛋在慢慢地浮起来。学生就在想,这是为什么?会不会是眼睛看错了?会不会是幻觉?会不会是操作有误?在观察中,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懂得了鸡蛋在水里下沉是有条件的,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提升了观察素养。
六、改正学生不良的观察习惯
要提升学生的观察素养,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还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以改正不良的观察习惯。学生的每次反思都要说出自己观察成功的地方以及在观察中还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例如,在教学“杠杆”这一知识内容时,教师可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学生观察,如钢丝钳、杆秤、瓶起子、道钉撬、火钳等。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可提出“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一问题。学生看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有看出来。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有没有多角度地进行观察,有没有在运用这些工具时,思考过它们的工作原理。学生通过在运用中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瓶起子与火钳没什么关联。教师让他们再仔细地观察工具的结构,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经过再次观察,学生发现这两种工具其实都是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观察之后,学生经过反思,从而认识到观察不能只停留在局部,不能只停留于表面。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观察的主人,在观察中自主反省,改正不良观察习惯。总之,观察能力培养任重而道远,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使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科素养。观察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能力,是提升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关键。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姚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2019(23).
[2]张洁.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26).
[3]王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2019(04).
[4]严海强.基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8(06).
作者:陈玉琴 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开发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