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实施开放式教学,为传统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层面着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放式教学体系。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理论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也融合了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开放式教学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应,强调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由成长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信息化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大学教学中有效地将知识与实践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放式教学正可满足这一需求,由此成为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本文即依托教学实践,探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开放式教学体系构建的可行途径。
一、开放式教学空间的构建
在封闭式教学模式中,教室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但将教与学局限于教室,难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构建开放式教学空间,激励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自主学习,更能促成其全面发展。一方面可利用信息化时代优势,使教学由课堂延伸至网络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空间的开放提供了便利。笔者曾建立外国文学专业教学网站,将众多教学资源如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课件、习题、参考书目、本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等上网,组织学生开展基于网络资源的研究式学习。利用互联网环境,建立教师教学博客,以更为个性化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创建课程研讨群,就一些课堂上没有时间深入探讨的问题进行讨论,也是开放教学空间的有效尝试。而“慕课”的开设进一步开放了教学空间。相比于教学网站上的课件展示和教学视频播放,“慕课”更为完整地展示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习进程、学生体验和师生互动过程也被系统地在线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指导,使教学不仅限于大学课堂,而是延伸至社会空间。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选修课对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有较强指导作用,学生仍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时捉襟见肘,甚至面对难度较大的实习任务无从下手。出现这些问题既有学生学习不扎实的原因,也与一些课程理论性过强、应用性薄弱有关。要解决相应问题,应加大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比重,增加应用型课程的实践课时,以加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此外,学以致用需要一个磨合过程,故而见习、实习指导老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从社会阅历和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给予实用的指导,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实践,逐步提升自身能力和素养。
二、开放式内容体系的构建
开放式教学对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很高要求。首先,课程体系建构要具有开放性。汉语言文学是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主干课程的地位不可撼动,但专业选修课程可与时俱进进行更新。如本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便依据“厚人文之基、走实践之路、育应用之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削减部分因人而设、内涵不明确的课程,改设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课程,还打破专业壁垒,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了“教育学”、“心理学”、“舞蹈基础”、“音乐基础”课程,因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由原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三院合并而成,这些课程的开设可充分利用人文学院的资源优势,使文学、教育、艺术三学科相互渗透,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其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需及时更新。在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像从前一样居于信息获取的优势地位,学生可从多种渠道获取教学资源,“慕课”的发展也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成巨大冲击,在优质教学资源的对比之下,高校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教学内容持更挑剔的态度。因此,教学内容由教师单方设定,课上照本宣科、满堂灌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遭到严重质疑。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及时吸纳学科前沿知识,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开展前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设计,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提前将阅读书目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题完成课程论文。划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研究结论。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结束时,在网上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对下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调整。
三、开放式方法体系的构建
开放式方法体系的构建不仅意味着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融入,也要求教师侧重选择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如体验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研究式教学法等。以笔者所授的外国文学课程为例。外国文学囊括中国文学之外的各民族文学,涉及的文化背景复杂多样,解析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是一大教学难点,因学生无法亲身体验这些文化,要通过阅读浩如烟海的文化书籍来了解异域文化也难度极大。因此,笔者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插入图片、音乐、视频的方式,整合东西方历史文化、美术、音乐等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视听享受中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并尝试从文化视角解析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式教学法也是笔者常用的方法。在讲授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前,会提供学生数道思考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把握知识重点和难点。笔者鼓励学生以问题意识阅读作品,将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提交课程研讨群,在群里展开讨论,也会选取有深度的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式教学主要利用教学网站开展,对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如查找文献、选题、选取研究方法、确立分析角度等进行指导,继而督促学生利用课外空余时间,完成课题研究,撰写一篇小论文,最后在课堂上讨论其研究成果。研究式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也为学生将来的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
四、开放式评价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考核都是注重结果评价,即以期末考试或考查的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就,且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也使评价标准趋于刻板,部分学生为获取更好成绩刻意迎合教师的评价标准,丧失学习的能动性。因此,构建开放式评价体系,方能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变革相呼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其构建途径是确立多元的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成就进行综合评价。除教师外,学生也成为重要的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课堂表现,学生既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也评价其他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对同学的课堂研讨、论文写作进行评论。教师不仅仅以一篇论文或一张试卷评定一名学生的学习成就,而是关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文本阅读、自学讨论、问答、文献研究等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以读书笔记、专题讨论发言提纲、问答记录、小论文等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扩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占比,以突出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而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的精彩表现及时地点评,以动态评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上从教学空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开放式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应用,事实上,开放式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多元化的,教师亦可从其它教学环节出发,进行开放式教学的有益尝试,形成创新性的教改成果。总之,开展开放式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目标在于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使之形成开阔的教育视野,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确立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金发.整合理念构建开放式研究性的教学与学习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21):20-22.
[2]武峭山.论高校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03):133-136.
[3]支媛,杨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1):56-58.
作者:史永霞 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