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文学批评角度评析老人与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文学批评角度评析老人与海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文学批评角度评析老人与海

1952年,海明威完成了《老人与海》的写作,这部作品主要描写的是圣地亚哥的一位老渔民,连续84天捕鱼一无所获,甚至经常跟随他出海的孩子也离开了他。在此种情况,老人并没有丧失捕鱼的信心。第85天,他依然独自出海捕鱼,终于在大海深处捕获了一条见所未见的大鱼。捕鱼的过程也是艰难的,在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较量后,老人终于将大鱼捕获。但是在返航的路途中,来自大洋深处的鲨鱼持续不断地袭击捕获的大鱼,已经非常疲惫的老人又开始与这些海洋霸主进行搏斗,等到回到陆地上的时候,捕获的大鱼只剩一副大骨架了。面对此情此景,老人的斗志仍然不减,他重整旗鼓准备开始新一轮的扬帆出海。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情节,《老人与海》中所流露出来的哲理确实是深刻的,特别是近年来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小说,尤其是其中对于老人的言行和内心活动的深刻描写,从一个层面反映出海明威所想要表达出的强烈的生态意识,主要就是对于大自然的一种崇敬的心理。比如,文中对于老人的描述是具有强悍的外表、热爱自然的心灵,大海作为大自然的代表,海风、海鸟也成为老人对话的朋友,一切自然事物都孕育着希望,这种对于大自然的爱是最淳朴的爱,小船和大海、老人和大海,共同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密接触的美妙画面。

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和谐相处思想

1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相对于大自然来说,人类的抗争实在是无比渺小,老人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成功捕获了大鱼,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最终胜利,但是他却没有能够战胜大自然,这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就是人类希望征服自然的生态批判的思想。人类千万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暂时的对大自然的胜利当中,因为不管人类取得什么样的胜利,最终大自然都会对人类进行报复的。《老人与海》试图以寓言的形式和角度,向人类进一步阐明上述真理,即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为敌,而应该与大自然成为朋友,因为人类是无法彻底战胜大自然的,暂时的胜利只会换来大自然更加严酷的惩罚,人类必将在此过程中付出巨大的艰辛的代价。

2坚持遵守自然规律

在文中,老人在与大自然搏击的过程中,差点失去生命,并且千辛万苦换来的仅仅是一副一钱不值的鱼骨架。但是,面对大自然的玩笑,老人并没有气馁,他始终保持着人类昂扬的姿态,但是这种姿态最后的结果被证明是虚妄的、虚伪的。人类对于大自然所发出的对抗宣言,有的时候显得不堪一击,甚至有些荒谬。老人之所以能够在搏击大海的过程中取得胜利,是因为老人深切地体会到,人类不应该与大自然为敌,而应该将大自然作为最无私的朋友。

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节制欲望思想

1节制向自然索取的欲望

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是丰富的,从文中我们同时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也不能无限的膨胀,必须要有所节制。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另辟蹊径对于《老人与海》中的一些事物进行解读和解释,如大鱼象征了人类对于大自然的欲望,老人是人类中的代表,而鲨鱼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文中时刻彰显着对于人类欲望的批判,包含丰富的生态内涵。老人对于自然物质的渴望,也象征着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贪婪,因为老人没有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捕鱼,而是为了获得更丰富的回报,跑到深海里去捕捞大鱼。他认为这不但能够证明自己的尊严,还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但是老人的行为已经对大自然造成了掠夺,而大自然是不会容忍人类对其肆无忌惮地索取的。老人钓到大鱼的同时,也是其悲剧命运的开始,由于大鱼力气很大,因此大鱼捆在船旁,对于小船有拖曳的作用,为此,老人也发出感慨,那就是不知是大鱼带老人走,还是老人带大鱼走。

2学会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老人捕鱼的过程,很鲜明地将人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展示出来,结果就是悖逆自然规律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老人在面临失败的时候,也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出海太远了”。从人类理性的角度来说,老人能够认识到这个方面,也属于人类的进步,说明他能够正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欲望,认为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大自然是最公正的,也是一直遵循着自己的逻辑和规律运行,尽全力来维持自然界的相对平衡的。但是无论如何,大自然都不能承受和允许人类超越极限的欲望存在。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来说,当面临生态危机或者是生存危机的时候,人类更应该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大自然的要求,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生存愿望是否已经远远地超出大自然的承载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创新审视和反思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在追求物质文明发展的道路上,不管不顾大自然的规律,导致人类在违背大自然规律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甚至对大自然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

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追根溯源思想

1《老人与海》具有较为深厚的经济根源

经济因素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始终较大,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就需要从事物质生产方面的活动,势必与大自然和周围的环境发生联系,这期间有个度的问题,当人类的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资源的索取速度快于大自然本身的再生速度的时候,大自然的环境问题就相应产生。文中老人桑提亚哥的捕鱼行为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家和维持生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老人“出海太远”,其行为已经超过大自然的承受能力。

2《老人与海》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根源

小说与大自然和环境问题也是息息相关的,有的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定义为主人和奴仆的关系,这就人为地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对立。桑提亚哥捕获大鱼的目的,除为了生存之外,他还想通过成功捕获大鱼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和荣誉。上述的种种欲望催促着他做出有悖于大自然环境的事情。但是桑提亚哥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捕获了大鱼并没有使他获得最终的胜利,代表大自然的复仇者———鲨鱼,给予他以沉重的打击,甚至只给他剩下一副大鱼的骨架。

3《老人与海》具有较为深厚的思想根源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控制自然的思想根源就是为了控制人类,征服自然仅仅是表层的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人类成功征服自然,就是为了征服其他的人类,这也是人类控制自然的真正目的所在。黑格尔曾经在《精神现象学》中写到,控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为承认主人的权威而斗争,控制的必然相关物是那些服从他人意志的服从意识。老人对于自己的能力已经失去信心,他总是幻想着自己通过努力再次赢得人们的尊重,而改变现状的唯一方法就是钓到一条大鱼,证明自己仍然是一个优秀的渔夫。

从生态文学批评角度看《老人与海》社会生态思想

1与周边人的和谐相处

《老人与海》中的社会生态,充分地反映在老人桑提亚哥与男孩马诺林之间的和谐相处的氛围和情景之中。马诺林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为了进一步烘托出老人在社会生态方面的一些看法,从一个层面能够有效地反映和展现出其对于社会生态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两者之间存在着真挚的友谊———“忘年交”,同时这种“人情味”也给文章平添了许多人类特有的温情。文中对于老人也进行过外表的描述,通过老人与马诺林之间的洗练对白,展现出了老人与马诺林的真挚友谊,以及两者之间在精神层面上的共同理解。

2在精神层面取得胜利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和男孩互相关心;在精神层面上,老人和马诺林协同共进,老人在实际的生活中一直处于独而不孤的心理状态。文中,描写男孩马诺林对老人桑提亚哥的关心和照顾着实令人感动,同时桑提亚哥对于马诺林也是怜爱有加。尽管他连续84天一无所获,但是他并没有气馁,在海上归来之后,仍然接受马诺林的邀请喝啤酒。从本质上说,老人居住的镇子就是社会的缩影。对于老人来说,海上捕鱼期间时刻感受到离陆地不会太远,这也是他信心百倍的缩影和原因,从一个层面充分反映出社会生态在小镇上的体现,这种外部环境也必将促使人类进一步加深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憧憬和向往。老人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他实际是取得了胜利的果实———一条大马林鱼。面对着由于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不和谐而产生的生态失衡现象,老人一直试图在人类的精神层面和社会生态的角度,来寻求到补偿的慰藉。因此,老人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精神状态和平衡,继续保持着优雅的风度。文中此处采取较为简练的语言,重点对于老人的面部表情和双手展开深入细致的描述和描写,也为小说今后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铺垫,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底蕴的基础。对于老人来说,生活的艰辛和运气的不佳,远远不能造成他的孤寂,不可能将其压垮,老人依然斗志昂扬、充满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问题是集经济、文化、思想等众多因素于一体的问题,必须从多层面、多维度、多角度、多因素等方面来深刻认识,进一步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生态文学批评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开放的、跨文化、跨学科的新文学批评方式,能够着眼于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的立场,进行跨越自然科学和文学的界限,重点围绕人类与自然界两者之间的关系,围绕人类对大自然的控制和掠夺等方面来分析。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角度重新审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生态内涵和生态意义,非常值得我们,特别是环保主义者和文学爱好者深入研究。(本文作者:叶玲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