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教师文学素养提高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教师文学素养提高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教师文学素养提高路径

本文作者:姜毓星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将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互不相识的人们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全球信息的同步化和交流的国际化;在交流跨国界的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碰撞也在同时发生。因此作为外语教育者,不仅要做好语言教授者的工作,还要承担起文化传播的使命。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学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外语教学目标的双重性要求外语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文学文化素养,在搞好语言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本论文以大学英语教师为例,针对这一新形势,提出以任务型松散式的网络课程教学结合多样化的定期阶段性研讨的方式,鼓励大学教师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科研等多种活动并进行阶段性考核,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学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师提高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以高校为单位所进行的文学文化讲座和研讨日益增多,其中以中外文学为承载的学术研讨亦日渐频繁,为中外教师文化和思想碰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文学素养却不尽如人意。虽然全国大学英语教师已基本实现了研究生化,部分重点院校实现了英语教师的博士生化,但学历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师文学素养的提升。目前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的文学教学处于相对的被忽视的状态,主要以培养学生实用性的语言交流和具体的实践能力为主,即重视“生存英语”(survivalEnglish)的教授。张中载老师在其论文中曾提到,“当前的外语教育中,功用主义的一面强调得多,研讨得多,而人文主义的一面声音微弱”。(张中载,2003)

高校英语教师提高文学素养,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要求,也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中国实行已经很多年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兴未艾,正处在从单一的语言工具式教学到综合英语素养教学的转折期。近年来,很多学者都纷纷撰文,指出文学教育在语言教育中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胡泓老师在“英美文学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1999)中指出:“英美文学课在英语语言教学中既是培训语言基本技能的终端课,同时又是培养人文综合素质的起始课。”《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一书中也提出:“英美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发展: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最美的语言主要存在于文学语篇之中,所以文学文本给英语学习者提供真实可信的阅读文本,对他们语言技能的发展益处良多;文学语言的使用颇讲究遣词造句,词汇的微妙涵义与繁复的句式可以在语言层面拓展学习者的语言技能。”文学是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甚至可以说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所以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引入文学教育势在必行。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育者,不仅要是一位“专家”,而且要是一位“杂家”。

二、大学英语教师文学素养提升方略

大学英语教师提升文学素养有其紧迫性,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策略性。结合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本论文提出以下文学素养提升方略:

(1)采取任务型松散式的网络课程教学:邀请英美文学专家进行文学讲座并录制成文学网络课程,并要求教师自行学习网络课程;同时借鉴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开列英语文学名著清单,并要求定期上交书评。

大学英语教师要教学科研两头挑,如果硬性要求其按点上课,一是时间上和地点上无法满足所有教师的需求;二是局限性太大,无法满足不同水平教师的进度。因为时间空间和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实现统一的课堂教育,但这仅仅意味着教师无法在我们的现实空间里上课,而我们现在高度发展的网络科技却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虚拟的空间,那就是网络空间。网络教学(onlinelearning)也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众多学习者提供了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便易。而网络课程教育的基础就是要有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网络课程视频材料。文学网络课程视频材料的制作和上传,目前做得并不理想。这一点我们应该借鉴西方一些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的做法,邀请在文学方面有造诣的专家大家,就各自相关专业领域以文学讲座的形式进行视频授课,对想要提高文学素养的大学英语教师们进行梳理和指导。

为大学英语教师开列英语文学名著清单,不仅从学习层面上给予引导,而且具有较强的自由度,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水平、时间、兴趣等方面合理安排各自的学习进度;同时,自由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对于英语教师整体进度要有把握,具体做法就是采取任务型的方式,要求其定期上交书评,用以督促教师定期完成课程计划。文学清单的制定,可以参照英美文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清单。结合大学英语教材当中多有涉及的一些材料,应当包含在清单中的有《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各个时代优秀作家的作品,文学体裁不仅局限于小说,还应包含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体裁的作品。书评的上交可以借助网络系统,采取网上上交,也鼓励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实现真正的自主性学习。

(2)采取多样化的定期阶段性研讨和考核的方式:组织读书俱乐部(bookclub),选取一些英语文学名著共同朗读;同时,观看由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并进行赏析,将其与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组织读书俱乐部的这个创意是由我的外教朋友Nancy在一次交谈中提出来的。Nancy来自美国,在美国读书俱乐部应该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过在中国,这种群体性读书的组织却不是很多见。事实证明,读书俱乐部对于提高文学素养有非常大的作用。根据读者批评理论,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是作为文艺创作的一个参与者,组成了文学作品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的意义和生命力体现在并要求读者的参与。(朱刚,2001)文学作品呈现给读者的包含字面的和隐含的两个层次的内容,文字所呈现出的字面意义是有限的,而文字隐含的内在意义是需要读者根据自我的读书体验进行再创造的。作家的文学创作是创造性的活动,而作为作家创造性活动成果的文学作品在读者阅读这一再创造性活动中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伊瑟尔(Iser)是读者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指出,所有文学篇章都有“空白”或“缺口”,这些空白和缺口必须由读者在解读过程中填补或具体化。(刘辰诞,1999)读书俱乐部为其成员所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与文本进行互动和进行阅读这一创造性活动的机会。读书俱乐部当中的成员挑选几本大家达成一致的英语名著,采取定期阶段性的方式进行英文名著的朗读和作品的探讨(seminar),针对阅读的某一篇章发表见解、看法,并进行探讨。

除了阅读文学作品,还应充分利用网络视频资料,观看由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并进行赏析,将其与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相当部分的文学作品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应当对其进行梳理和分类,并尝试分析出产生这些不同的历史文化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便于加深对文学作品原著的理解。

(3)鼓励大学教师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科研等多种活动,进行阶段性考核:鼓励教师从比较文学的角度透视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异同,进行文学相关论文的写作;并鼓励教师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创作英语剧本并进行文学戏剧导演等工作。

英美文学的输入性学习固然非常重要,输出型创作科研也要得到相关重视。具体做法便是鼓励大学英语教师进行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或文学相关论文的写作,并对其成果进行阶段性考核,从而起到督促的作用。如果教师研究生专业是翻译,也鼓励其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从专业的角度提升其文学素养。另外,如果学校条件许可,可组成英语话剧社,由教师担任剧本编写和英语戏剧的导演工作,全方位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能力。

大学英语教师文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学校和教师的真诚投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高校应提供给教师尽可能多的帮助,如丰富的英文原版书籍资源、方便快捷的网络资源和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等条件;而教师也应当摆正心态,充实自我,通过英美文学课程输入性学习和输出性科研创作真正实现文学素质的提升。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