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的文学素养与当代语文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语文学科本身的需要
1996年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前言中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日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新课标》颁布后,语文教材的选文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原教材不同,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选文范围增广了。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离不开文学教育,语文课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传道授业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这就要教师先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2.语文教育现状的需要
当代的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现在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高分,日渐将语文课变成了技能课。一个学校,甚至一个地区的老师都统一用一个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上课完全按现成的教案来讲解,所以学生们上课所听到的知识,也只是教案上专家的讲解,这就导致了所有学生对所学的课文都是一样的理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这样的语文教学让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学生阅读分析后得到的答案竟像做数学题那样精确。如此的教学改变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它不仅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也日渐的禁锢了教师的思想。的确,这些所谓的教学技术掩盖了教师本身文学素养的缺失,教学语言的匮乏,将语文教学逐渐工具化,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转变成了"技术师傅",这完全有悖于语文教育的本质,因此转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已经迫在眉睫。
3.教师的文学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教学实践是教师完成传道授业的主要形式,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渗透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比如教学情感的表达、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同,语文教学的内容是隐藏在一篇篇课文之中,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语文教师可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常常会影响到教学内容的深浅高下。这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文学素养,才能选择精炼的教学内容,讲出韵、讲出味、讲出教师个人的情感。
二、提高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途径
1.学习文艺学
从"教师的文学素养"的内涵这个角度来看,其中,教师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与文艺学之间有着紧密地联系。在分析课文时,得出的论点必须有论据和论证为其做支撑。教师在讲解课文时所说的话必须有据可依、有迹可查,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自身就必须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理论思想和批评标准,对批评对象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对同一文本或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不同的解读、分析,了解他们分析问题的立场、出发点、方法和批评者的价值取向。这有利于提高教师分析作品的能力,解读作品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的文学批评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才能提炼精粹,才能把它内化,才能站在一个至高点来指导学生。可见,学习文艺学能很明显地将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一个层次,不可否认它是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2.文学阅读
(1)泛读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做到知识广博,首先就应该广泛阅读。所谓广泛,就是指阅读涉及的领域应该宽广。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广泛涉猎才不会孤陋寡闻;只有在知道的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信手拈来,才能在学生面前有发言权。
(2)精读
所谓精读,就是在泛读的基础上有所选择,并对选择的资料进行精细加工。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择自己擅长的,选择自己教学需求的。对已经读懂的作品应重新阅读、反复阅读,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另外,对未读懂的作品不要放弃,随着个人知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会理解曾经无法理解的东西,当我们回过头来读曾经难以理解的作品时便会恍然大悟,发现另一个新天地。精读,除了"读"以外,还要对所读的作品进行精细加工。读书时要善于做笔记,善于归纳整理。
(3)审美阅读
审美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形式。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其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这种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利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交织在一起。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这种无功利性,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学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是对人心灵的洗涤、是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唯有宁静才能致远,只有无功利性的阅读,才能读懂文字本身给我们的美。显然审美阅读与前面提到的"泛读"、"精读"不同,"泛读"、"精读"目的在于功利性地扩展知识,而审美阅读仅仅是对文字本身的品味,仅仅是与作者思想情感的交流,他是对人的修养、素养的直接提升。
3.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是一种旨在创造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艺术生产活动,一般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艺术构思就是要创作者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心中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文学的创作过程能让作为创作主体的教师体验作家的创作过程、创作心态、创作构思,这有利于教师在今后分析文学作品时搞清文路、悟出思路,从而在教学时做到有路可循,对课文的分析也恰如其分。文学功底扎实了,教师的文学素养也就自然提升了。
三、小结
综上所论,可见,教师的文学素养与当代语文教育的联系至关紧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忽视的,而当今语文教育现状急需教师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学习文艺学、文学阅读及文学创作则是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的基本又切实可行的途径。教师的文学素养提高了,教育观念才能逐渐转变,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做到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恰当结合,将博大精深的人类文化代代传承,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
作者:王强 单位: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严桥三九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