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童话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童话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童话教学中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分析

一、童话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童话教学偏重说教功能,未能结合儿童认知规律

目前我国对于童话教学的定位还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工具,用来培训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然而往往童话作品的人文内涵被忽视,而仅仅只是注重思想道德和思维理念的传授。

2.教师阅读面窄,对童话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欠缺

据调查,当前大部分教师对于童话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少,文体意识较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教学中偏离了童话的本质问题,仅仅只作为认识这个童话故事内涵的材料。然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阅读知识面不广泛,而教学用书则成为他们教学中的唯一参考资料。但是,依靠教学用书来解读童话的思想内涵则是行不通的,因为教学用书中关于童话理论知识的介绍是微乎其微的。

3.学生课外阅读童话作品不多,影响课内学习

笔者曾经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和调查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百分之八十的情况很不理想,种类少,数量不多。大部分学生只认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而更多的学生只是通过现在电视中播放的动画片、影视片来认识童话故事的。由此可见,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很多教师不主动推荐优秀童话作品让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即使有推荐,也仅局限于《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跟课文有关的童话作品,但是事实证明,这些作品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尽管不少老师想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但有的教师自己本身阅读量少,而学校图书馆也并不重视这一点,大多都是一些教学研究之类的书籍,所以可以给学生推荐的童话书籍可谓少之又少。

二、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儿童角度出发多维度解读童话

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应当遵循,以儿童的视觉为出发点,发掘童心,保持童趣,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从多个方面解释课文中的问题,而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总之,童话教育作为小学教育必不可缺的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应当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以儿童的角度解读课本,给小学生们一个纯粹的童话,充实孩子们的童年。

2.大力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童话修养

作为语文老师,搞好童话教学乃当务之急。除了对童话课文内容及表达技巧要深刻理解,还要大量阅读中外优秀的童话作品,并逐步培养良好的文学作品感悟能力。此外,对于童话理论书籍也要有所涉猎,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童话理论素养。只有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专业技能,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拥有独具匠心的教学实践和入木三分的个人见解,才能引导儿童走进趣味盎然的知识殿堂。笔者认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修养的方法有很多。首先教师应该自己具备深厚的阅读功底,特别是对于课文中经常出现的童话故事应该有较高的认知能力,长时间接触少年儿童是小学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如果没有丰富的儿童文学基础,对于儿童世界,特别是儿童心理不了解,那么说要想利用语文教学这一手段去培养、熏陶、影响学生,则是空谈。

3.进一步加大童话教学探究的力度

形象思维是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特征,对于童话的理解,他们还大多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对于形象有一定的把握,但是对于内涵主题还不能深刻体会,但对于童话的阅读和欣赏并不影响。由于童话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吻合了儿童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理,因此,这一时期的童话对儿童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可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时期的认知特点,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资料”“展示课外读物的精美插图”“选讲书中精彩片断”等方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以最大的热情积极参与童话阅读。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配合家长,为小学生创建宽松的阅读空间,指导学生家长购买优质的童话书籍,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和事件自主阅读和学习,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强。

作者:李亚娟 单位: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区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