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摘要:提出了课程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体现在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理念。以物业管理核心课程物业管理法规与案例分析为例,从课程涵盖的知识点、相关制度的中外比较、相关制度的发展沿革、相关制度未来展望、失败教训警示性问题、课程所蕴含的职业素养、课程所蕴含的哲学思想、课程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等视域挖掘思政元素,重新设计了该专业课程,旨在将思政之盐溶于专业教育之汤。

关键词:物业管理;课程思政;设计

1课程思政的内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1]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总体目标是培养时代新人,高校如何培训时代新人?高校的育人活动绝大备份是以课程为载体进行的。高校课程体系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价值性、政策性、政治性等特征。尽管高校课程体系内部存在差异,但它们均具有育人的功能。如何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呢?国内学者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关课程思政的概念,如“课程思政”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2]育课程体系”,“课程思政”就是“高校的所有课程都[3]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而也有学者提出不应该将“思政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启明心智的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思政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还包括科学精神、人文素养、逻辑判断,乃至对世界的正确认知和理解,这种理解能更好的地把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内涵与精髓。

2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物业管理行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而兴起的,作为朝阳行业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随之开设的物业管理专业由于市场需求大,就业前景广阔也慢慢受到了高职学生的青奈。物业管理专业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特点。如果能够在专业课程中很好的开展课程思政,将有助于课程思政的落地生根,有助于提高专业整体课程思政水平。然而现实状况并不完全令人满意,体现课程思政因素的教材、教案等寥寥无几,不少教师对于专业课程,如何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因素也无从下手,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成为了课程思政改革的一个难点。

3思政内容的选择和融入路径

课程思政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包括家国情怀、个人品格、人文素养、责任担当等三观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家国情怀;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创新精神,对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等。(2)个人品格;指个人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3)科学价值观。指正确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和社会和自己相处的方式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融入的过程中学生能自然接受,认为就是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生硬突兀的植入,不能物理焊接,更不能堆砌,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将思政之“盐”有机溶入专业教育之“汤”,有效地激励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4物业管理法规与案例分析课程思政

设计现以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物业管理法规与案例分析》为例,从以上三个方面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如知识的来源和发展。比如在讲授我国物业管理法规的发展与现状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讲物业是如何从英国传到中国香港再传到中国内地的,可以从我国物业的发展沿革看到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业法规是如何从无到有,可以推演出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2)从相关制度的中外比较中挖掘思政元素(3)从相关制度的发展沿革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物权法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介绍巩献田教授公开信事件所引起的广泛的争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迂回曲折,法律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与这一历程同步,物权法从酝酿到出台,经过8次审议,历经13年的酝酿和讨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先后审议了8次,期间向社会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100多次,社会各界人士献计献策11543件的历史事实,使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性历史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党中央排除干扰,坚定改革的信心和政治定力。(4)从相关制度未来展望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我国物业管理法规的发展与现状这一知识点时,还可以进行世界各国物业立法模式的对比,理解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不能盲目照搬,不考虑基本国情的对比,评价孰优孰劣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辩证思维。一项制度的改革动向和未来发展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探索制度的未来展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该制度在实践中所存问题的完善思路和路径的研究兴趣。比如在讲到前期装修管理或物业收费时,即便存在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及管理规约,业务和物业是平等的契约关系,面对违规装修等事件大多情况下也只能预防、劝阻、上报,物业是没有执法权的,面对业主恶意拖欠甚至不交物业费,是否可以在加大立法环节的力度以便约束业主的部分不良行为。特别注意的是,从相关制度未来展望教学的重点是教师对探索内容正确引导和评价。(5)从失败的教训警示性问题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物业建设质量管理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播放央视曝豆腐渣楼盘视频,让学生知道物业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同时可以用中国几千年的丝绸与陶瓷以质量闻名世界而教育学生注重质量,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1)从课程涵盖的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6)从课程所蕴含的职业素养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管理规约这一知识点时,领略国学中的东方管理智慧:与人为善;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发扬“与人为善”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国民素质教育、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感受邻里之间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又如在讲授物业服务合同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讲述商鞅南门立木的典故,观看微电影诚信杂货铺,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契约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以诚信为本、重承诺、守信用、不欺不诈的高尚品德。(7)从课程所蕴含的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授物业中介服务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带领学生分析真实的案例,如房地产经纪人“跳单”,倒卖客户信息,泄露客户隐私给社会和自己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专业胜任、诚信守信的职业素养,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素养。又如在讲授物业管理服务实务法律法规这一知识点时,强调学生服务业主要将心比心,可以引用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哲学精神的孟子之言:国学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以友爱之心对待他人,教育养成服务业主的意识和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社会责任感。综上所述,物业管理法规与案例分析课程思政融入点教学设计见表1。

5结束语

专业课程不仅仅完成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任务,而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的载体。落实到每一位专任教师身上,就是深入挖掘每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4]和责任融入日常课程教学活动之中,使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3]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0-14.

[4]朱梦洁.“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作者:祝源 刘柳 单位: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