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院物业管理学生校外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被调查的对象是:江西蓝天学院04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南昌科技大学高职部04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江西经济管理职业学院05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本调查为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32份;其中有效问卷129份,占总调查人数的80%。以上被调查学生都参加了校实习。
二、物业管理校外实习时间的选择与安排
物业管理实习,三个学校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第四学期。其中,有两个学校安排在第二学期,一个学校安排在第四学期。95.3%的学生普遍对第二学期就安排校外实习不赞同,赞同第四学期的占41.9%。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低,专业知识掌握少,缺乏整体理解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而专业教学计划中,一般第一学年仅仅开设了专业基础课程,第二学年则陆续开设了相应专业课。因此,在第二学期期间,学生会感觉理论知识不够用或不能衔接。在第四学期,学生由于具备了较系统的理论知识,有急于上岗实践的迫切要求。因此,从实际教学出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在相应开设了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的前提下,及时安排学生校外实习,且以第四学期为宜,实习时间为四周。
三、实习企业的选择
这三个学院的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资质等级有一级、二级和三级。主要以居住性物业管理为主,管理项目单一。调查中,学生在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侧重于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综合管理项目的物业管理企业,选择率达68.2%;而对企业资质低、管理项目内容单一的企业则不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学生对校外物业管理的实习正向综合性、规范性、实务性方面延伸,希望能为未来就业提供上岗见习的锻炼机会,扩大就业选择面。同时也折射出现有的学院专业实习模式、观念及实施效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适应行业发展现状。即物业管理专业实习不能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浅层次理解上,要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实习内涵、学生就业等多角度审视,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验证、探索、实践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感性认识的升华,从而提高实习教学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成熟度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服务业比重的扩大,物业管理行业的覆盖面将不断扩展。写字楼、高档公寓、大卖场、酒店、会展等业态的物业管理需求将进一步上升,为校外实习提供了平台,便于我们选择管理规范、综合性强的企业作为学院实习基地,以推动校企合作。
四、实习内容的安排
有78.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实习期间,熟悉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岗位是首要任务。61%的学生认为,实习期间,获取工作经验是主要目的之一。学生对工作岗位印象最深刻的是客户服务岗位,占54.3%;其次是保安岗位,占34.1%;其它为工程维修岗位、绿化保洁岗位。这说明学生的就业取向更倾向于从事客户服务,从事绿化保洁工作意愿不强。也反映出现有的《物业管理》教材在设备设施维护、绿化保洁等理论知识方面少、浅,可操作性教学实务知识缺乏。一句话,仍不能充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在调查中,有41.8%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现实中缺乏适用条件,41.9%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对现有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提出了挑战。如何避免“学非所需”、“教非所用”这种人才培养尴尬局面,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
五、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管理
通过调查显示,企业对学生实习较重视,都有实习计划安排,并将学生纳入所属部门管理,对于实习学生,作到有问必答,安排跟班,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学生的实践技能,主要通过与跟班师傅交流、上岗体验和现场观察等方式来获得。调查中:与跟班师傅交流获取技能的占54.3%;上岗亲身体验的占61.2%;在现场观察获取技能的占49.6%。这说明学生十分珍惜实习机会,超过一半的学生实习期间态度认真、目的明确;87.6%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90.7%的学生对实习过程感到满意。实习单位对员工管理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仪容仪表、知法懂法用法等四个方面。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体会是:企业强调员工专业技能的占72.1%,重视职业道德的占70.5%,重视员工仪容仪表的占56.6%,要求员工知法懂法用法的占45%。这说明企业的用人要求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总体协调,但在具体的侧重点方面有较大差异。如: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学院更多的是强调公民道德素质教育,而对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缺乏深入研究。服务行业员工的仪容仪表体现着员工的精神风貌和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对员工的着装、文明用语、挂牌等方面都做了严格详实的规定。而各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对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的教学与训练缺乏专业教学安排。,学生实习后,认为学院很有必要开设礼仪类课程。
六、学生实习后的体会
调查中,有84.5%的学生非常希望实习前提供相应的实习指导资料,做到实习上岗有针对性,思想上有一定的准备,操作上有一定的指导性。学生希望今后专业课教学能进一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占52.7%;希望能经常去企业实地参观,了解实际的占44.2%;希望任课教师最好拥有实际经验的占35.7%;希望能常请企业专业人士来校讲座的占27%。有82.9%的学生通过实习进一步加深了对该行业的认识,其中49.6%的人非常愿意从事物业管理行业,33.3%的学生希望能从事房地产行业。这表明,校外实习能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职业忠诚度,对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是非常有裨益的。
七、校外实习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专业知识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原则。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开启专业理论研究、为胜任专业工作作准备的重要环节。校外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技能、增强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增强职业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验证专业教学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评价途径,以及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不可缺少的依据。因此,理论与实践教学两者间要有机协调与衔接,理论教学要导入实践案例,予以剖析,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知识内涵。实践要以理论为基础,为知识综合运用营造相应氛围与环境,为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供保障。
(二)三方共赢原则。校外实习涉及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利益。一般情况下,学校居于主导地位,企业处于被动配合、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学校是出于完成专业培养计划的目的而实施实习;企业是出于社会责任、宣传企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等综合因素来承担实习任务;学生是出于了解社会、掌握职业技能、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完成实习任务出发来参加实习。三者之间,起关键性作用的是学校,它在企业与学生之间是桥梁和中介。因此,学校应从有利于校企合作、开展横向专业研究、有利于学生就业、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出发,将从企业汲取的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自觉开拓专业知识视野,有针对性地训练相关专业技能,为未来就业储备经验。学校应积极主动地与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加强联系,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在教学、科研、就业等方面形成稳固的共赢关系。
(三)教师随同实习原则。教师随同学生下企业实习,不仅仅是承担协调与管理工作,还应承担综合实验教学与实际需求间差异性的工作,针对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也是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通过跟班学习,能积累实践经验,掌握第一手资料,便于今后有的放矢,加强实习前的岗位培养和辅导,减少学生实习的盲目性、被动性,提高学生实习的主动性、针对性、职业性;便于深化教材与教学改革,丰富教学内涵,贴近实际、贴近岗位,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得到、用得上,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过渡。
(四)有利于特色人才塑造原则。特色人才培养需要有符合高职教育培养规律的专业培育计划,拥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师资队伍,以及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方案。据美国麦肯锡公司2006年对包括工程师、会计和医生在内9种职业的调查显示,中国每年有60万工科大学生毕业,但跨国公司可以雇用的不到10%。该公司认为,中国的教育制度注重的是死记硬背。就工科而言,理论性极强的课程使中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团队合作的经验非常少。由此可见,作为高职院校,要力争扭转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弱的状况,自我解剖、反省实践教学“短板”,从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将理论知识运用揉合到学生实践中去,做到实践教学对专业教育具有验证性、检测性和修正性。要使实践教学“短板”变成为高职院校塑造的特色人才“长板”,需进一步充实实践教学的内涵,集综合性、专业性、职业性和实务性为一体,使实践锻炼成为学生成才成长的自由之路。综上所述,校外实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效果提高与改善,还需立足市场,加强调研,结合自身特色来量身定做专业人才,使之成为学生竞争上岗的致胜利刃,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真正把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目标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