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

摘要: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式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全员育人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实践。本文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主要探讨了学生导师制实施的意义和实践现状以及即将进行的实施探索,充分认识到学生导师制是高职院校一种积极的育人辅助机制,推行学生导师制全员育人对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率等方面都是有重要意义和促进作用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导师制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自建院伊始,着力构建“立德树人”的“大思政”全员育人新格局,实行学生导师制,建立以主任导师、学生导师双管齐下的育人新体制。笔者有幸加入这一行列,担任物业管理142班9名同学和物业管理151班4名同学的学生导师,并进行了两年学生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学生导师制的实施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

随着国家城市化的高速推进,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物业管理服务内容从之前的保洁、保修、保安、保绿拓展成为为业主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性服务,服务方式也从原来手工机械的简单结合发展成人工智能系统、楼宇智能化系统等的广泛应用。①对于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了更明确的定位。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创建于2014年,该专业一直按照培养“强技能、会应用、善管理”,并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服务人才,对学生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目前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管理有别于我院全员导师制育人亦有不同,主要采用的是主任导师、学生导师、企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工作制度。主任导师工作一般由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担任,学生导师工作一般由公共课部的教师(含行政工作人员)担任,每位教师担任4-14名不等的学生导师工作。我院2014年创院伊始,就对学院各专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物业管理专业负责人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出了较大的创新与改革,增多了专业实训课的学时,并创设了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企业课堂,将部分专业课程放置企业和企业导师共同育人,结合现代职教育人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强化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养。与教改相对应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也更为丰富,学生导师制的人员结构从原来的主任导师、学生导师,又增加了学生企业导师。企业导师是一般由碧桂园集团物业管理公司的部门主管或以上的工作人员担任,经过严格的物业管理专业教研室的遴选上岗。在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大环境下,学院、企业共同培养学生,更好地给予学生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和专业学习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就业上岗能力,从而促使整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二)意义

学生导师制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②。高职院校实行学生导师制的意义在于:第一,实行学生导师制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学生导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坊”等平台定期(每周一)与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随机与其交流,从而相互信任、深入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明确自身职业发展方向与目标,坚定自身的职业理想,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个人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第二,实行学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教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进一步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努力将自己打造成符合现代职业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第三,实行学生导师制有利于高职教育的个性培养,从“批量式”培养、统一式教育转变成“分流(组)式”培养,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课外辅导,成为学院班级教学和实训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开展个性化教育。

二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的实践现状

我院2014年起开始实行学生导师制至今已有两年,而物业管理专业141、142、151班3个班级配备了主任导师、学生导师、企业导师,进行了“三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的导师制模式的实践探索。在近两年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主任导师和企业导师是校内班级授课制与企业分组授课制的有力补充,学生导师则及时为学生解决思想及心理问题,各位导师都竭尽全力,以多种形式的交流完成各自的工作职责,精心育人。

(一)实施方式

目前,导师制已经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始实施,但因各院校存在差异,所以运行的模式与实施的方式不尽相同。我院因各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生导师制运行的模式与实施的方式亦有不同。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因其人才培养的需要,细化了学生导师的工作内容,拓展了学生导师的人员结构,现由主任导师、学生导师、企业导师三类导师构成。主任导师的遴选是根据专业教研室推荐的专职教师担任,学生导师的遴选是由学院人事部考核推荐学院思政课部教师和品质优秀的行政人员担任,企业导师的遴选则是由专业负责人根据学生企业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所聘用的企业兼课教师担任。经征求意见后,予以全院公布、正式实施。

(二)导师类型

1.主任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通过各种方式与学生保持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关心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大学期间的生活,重点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一进校就帮助其制定个人的三年大学计划,制定合乎本人实际情况的专业课程学习计划,教授正确且高效的学习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以提高专业技能或是培养职业综合素养相关的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学专业以及将来的就业岗位。积极建设专业班级的优良班风、学风。在第六学期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并指导学生答辩。2.学生导师主要负责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态,与学生经常沟通,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我院生源绝大部分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先天原因,使得他们后天在身心上都与一般家庭的孩子不同,生活上需要更多的关爱,心理上需要更多的疏导。加之我院推进“聚焦岗位能力,校企协同育人”的教改育人理念,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都给初入校园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身、心要求。学生入校首先需要理解、需要适应,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基于当前的认知能力而无法理解的情况,都需要学生导师细心、耐心地为其疏导、答疑、解惑,更好地实现“教学”互动,同步前进。3.企业导师物业管理专业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每学期都安排有4个教学周的企业课堂学习,第六学期有13个教学周的企业课堂学习。前4个学期的4周学习主要是以专业岗位的认知与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主,第六学期的13周学习主要是聚焦岗位,提升岗位能力。在此过程中,大量的企业课堂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是由企业导师承担的。企业导师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严格组织实施,做好企业课堂学习的过程指导和管理工作,保证企业课堂的学习质量。协助专业导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做好日常学习指导记录。根据学生在企业课堂的学习内容与完成情况及学生的学习表现,评定学生在企业课堂的学业成绩,并附相应的学习鉴定,作为第六学期专业“定岗分流”的重要参考指标。企业导师在第六学期岗位能力提升实践中,协助专业导师指导、考核学生完成与其岗位相对的毕业设计,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例如:策划案、调研报告或是论文等等。

(三)实施效果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历经两年的实施与探索,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在高职院校实行学生导师制的管理育人机制还是非常有益的。1.学生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效率,缩短了自我摸索的过程。对于大一刚刚入校的新生,学生导师可以帮助他们尽快认知所学专业、热爱本职专业、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我院物业管理专业至今没有1名学生申请转专业,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知识架构,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2.学生导师制的实施师生互动的频率增多,促进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任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使学生更为方便地向老师请教知识,让课堂的教学互动更为顺畅高效。学生们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3.学生导师制的实施提高了企业课堂的学习效果。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强调专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高效融合,提倡“做中学、学中做、边学边做”。通过企业导师的实地理论教学、现场实训和当场纠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专业、聚焦专业岗位学习,保证了企业岗位能力实践的效果,为学生毕业获得较高的月薪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4.学生导师制的实施突出了每个学生毕业设计的个性。我院物业管理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现虽未有毕业生,但由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基于其第六学期岗位实践能力提升的企业课堂学习过程,在自身的实践岗位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或是做方案设计,都使得学生毕业设计的内容更为贴近专业、岗位的前沿研究,更加有利于巩固每一个学生不同岗位能力的培养效果,更好地提高学生就业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实施的探索

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了学生导师制的尝试与探索,这也给我们学院的学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对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实行”三位一体”的学生导师制实践探索过程中,也显现出了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根据现实情况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学生导师制这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加强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队伍建设

1.有企业实际管理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缺乏。专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急需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与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分批次安排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企业岗位实践锻炼和学习。同时,还积极邀请碧桂园集团下属的物业公司的企业高管来学院作专题讲座与指导。2.目前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数量不足,无法实现较高的师生比。当前急需加强专业导师梯队建设,老、中、青教师比例搭配合理,这样才能有利于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指导。3.加强学生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对已经竞聘上岗的学生导师要进行定期培训,主要是组织其参加有关政策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与交流研讨活动,针对性地提升高业务水平和岗位能力。

(二)积极探索与创新学生导师的工作方式与方法

在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导师制的探索建设中,需要结合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充分聚焦岗位能力培养,利用好“师生互动坊”、企业课堂等平台探索和创新学生导师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例如尝试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式、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式、岗位实践能力与毕业设计联动式、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式等等。

(三)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工作激励机制

学院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规范、导向与激励功能,建立健全学生导师工作评价体系,对每位学生导师实行教学工作与导师工作的双线管理,以职业道德、工作量、工作表现、育人效果、合格率和就业率等为指标对导师的工作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对于企业导师要在认可其本岗位工作外,对其的学生导师工作也要认定工作量,并建立评价体系,评价结果反馈给企业体现在其当年的工作业绩之中,作为升职、加薪的考量指标之一。总之,在高职院校实施学生导师制这种育人辅助机制,对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率等方面的成效一定是肯定的。但由于我院建院时间不长,管理制度仍在完善,而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索的学生导师制,还需要循序渐进。目前物业管理专业“三位一体”(专业导师、学生导师、企业导师)的学生导师制的实施是一种较好的探索,逐渐形成校企共同育人的合作方式,物业公司人员担任学生部分课程的导师,学校专业教师兼当物业公司的顾问和管理人员,为自己的实践(技能)教学累积经验,逐步将自身打造成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注释

①罗成,万磊.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15(33):140-141.

②潘丽.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教育的可行性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5):39-41.

参考文献

[1]唐建生,刘红普.高职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11):39-40.

[2]刘雪婷.试论高职院校导师制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9(5):117-118.

[3]汤光华,许建平,李丽霞.在高职学院学生中实行导师制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33(2):53-54.

[4]薛静.“导师制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3(29):49-51.

[5]高华.专业导师制下的高职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4(12):58-60.

[6]李书安,刘丽.基于“三导师制”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53-54.

作者:陶泱霖 单位: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教学科研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