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外语教学理念对英语素养培养的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2017年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顺应了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话题。然而,近年来国内涉及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体系的构建等方面,鲜有学者从理论视角来探讨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该文试图借鉴库玛“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探讨中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集中关注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应用“后方法”的教学原则,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特殊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大启示。
关键词:英语教学;后方法外语教学理念;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理念
1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组成,四者是相互交织的关系,同等重要且相互渗透。根据2017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即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整合地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理解口头、书面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并能有效地进行交流。(2)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即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比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3)思维品质。思维品质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即发展学生辨析语言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构建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4)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指学生积极运用和主动调适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英语学习效率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学会评价、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逐步提高使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后方法”的核心外语教学理念
所谓“后方法”,就是“教无定法”,就是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后方法”是针对现有教学法的对立面提出的,但它并不是对之前出现的教学法的全盘否定,也不是将已有的教学法进行简单的整合。“后方法”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印裔美籍学者库玛(Kumaravadivelu)提出的,在他2004年出版的专著《理解语言教学:从方法到后方法》中,库玛详尽阐释了“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他认为外语教学要强调教学的特殊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要重新认识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并提出了指导微观教学的十大教学原则[10]。这种动态的、灵活的及开放性的“后方法”外语教学理念,对我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启发。具体而言,“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外语教学的特殊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是一个以特殊性(particularity)、实践性(practicality)和可操作性(possibility)为特征的体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特殊性:特殊性即特定性。特殊性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倡导教师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采用某种特定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师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只有根据学习者及地方实际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践性:实践性涉及理论知识是否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教师能否真正将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教授给学生等问题。“后方法”教学理念认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所进行的研究不能局限于试验、解释、评判专家提出的教育理论,因为这样不利于教师建构自身的教学理论。因此,教师要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和再行动,将教学实践理论化,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操作性:可操作性要求把学习者看作“全人”,即完整的社会人,而非孤立的个体。因为在英语教学中,学习者会受到来自其生活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教学不能将学习者和社会环境割裂开来,只有首先保证学习者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2)重新阐释学习者、教师和教师教育者的角色学习者角色。“后方法”理念下的学习者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高效能学习者。“后方法”的教学理念充分肯定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主张通过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性,来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智力能力、社会意识和情感态度。另外,学习者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正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用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并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认知工具去迎接挑战、解决问题。教师角色。“后方法”理念下的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既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研究者和知识的终身学习者。首先,想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充当服务者的角色,如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等。其次,为了避免机械地照搬某种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不断认识、反思教学中的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最后,要想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紧跟英语教学发展前沿,适时吸纳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教师教育者角色。“后方法”理念下的教师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由于“后方法”理念下教师教育者的任务是为未来教师创造机会,帮助他们反思教学过程、分享经验、掌握外语教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教师教育者要和未来教师建立对话协商的关系,鼓励未来教师进行批判性思考,将个人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联系,最终形成自身的教育理论。另外,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教育者还要转变自身的研究理念,尊重新手教师在教学上的价值观、理念及知识,和新手教师一起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3“后方法”所倡导的外语教学原则
(1)学习机会的最大化。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机会的提供者和创造者等多重角色,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另外,学习者自身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发表看法等方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学习机会。(2)协商式的交际互动。在课堂中,鼓励使用目的语,且有真实交流意义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有利于促进学习者对语言结构和意义的理解。另外,要想帮助学习者理解交际的整体意义,在交际互动中首先就要充分肯定学习者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能力。(3)师生互动的误解最小化。英语课堂交际或多或少存在歧义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关注自身和学生在交际、语言、策略、文化、评价、过程、指令、态度等方面认知的不匹配,来减少师生间意图被曲解的可能性。如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材料等。(4)直观的启发式教学。自我探索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此语言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使学生能够从中推断出潜在的语法规则及其功能,从而帮助他们构建语法知识体系。(5)学生语言意识的培养。语言意识即不仅注重语言形式结构,还要注意语言的交际价值和社会功能,学生语言意识的提升有助于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因为这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语言本质及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6)语境化的外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孤立地教授知识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想要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的综合本质,教师就要提供语言输入的语篇上下文、交际环境和文化背景。(7)学生语言技能的综合化。由于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将各部分割裂开来会阻碍学生的语言习得。因此,对语言技能的培养要协调配合进行,课堂教学要兼顾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如通过听说结合、以读促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8)学习者自主性的培养。语言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学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给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等方式来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9)与社会环境相关联的语言教学。社会环境影响着二语学习的动机、目的、学习者的语言输入等,英语教学只有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大背景结合才能提高效益。这要求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材料、采用评价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所处的社会环境。(10)文化意识的输入。文化意识的输入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中输入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文化。如通过开展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交际的机会,在比较文化异同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4如何运用“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综上所述,“后方法”所倡导的主要外语教学理念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目标要求相一致,对提升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很多方面,“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对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贡献:(1)提供真实、语境化、综合性的语言输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后方法”强调整体语言、意义优先的语言观,可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一,在英语课堂中采用真实的英语语言素材。丰富、真实的英语语言素材不仅能增进学生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真实交际,进一步提高语言意识和语感。如通过英文绘本教学,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通过观看英文影片,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等。第二,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语境化。传统的语言教学表明,孤立地教授语言知识会妨碍学生习得语言,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产生误解和偏差。因此,要想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语篇的理解能力和用英语表达意义的能力,英语课堂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有真实交流意义、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如在进行听力、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提供语篇上下文、交际环境和文化背景;在教授单词和语法时,要结合有意义的句子或语篇进行讲解。第三,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因为这四者技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如果将各部分割裂开来会妨碍学生的语言习得,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和表达意义时,听、说、读、写等技能要协调配合。因此,课堂教学要综合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例如在阅读课中增加听和写的教学环节,或在写作课中增加口语、阅读的内容。(2)开发和整合英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后方法”强调回归生活、实践体验的教学观,在语言教学中注重文化意识的输入。因此,英语课程可以通过开发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课程,整合英语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第一,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英语课程。语言教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英语课堂不仅仅是教师输入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英语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如在英语课堂中加入当地文化习俗、道德榜样等文化元素。因为这样不仅能丰富英语课程内容,也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第二,整合英语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想要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价值,就要将它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结合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各类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比较文化异同中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进一步发展学生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3)采用交际性、直观性及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后方法”倡导互动协商、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交际性、直观性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第一,注重师生间协商式的互动交流。受传统教学法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很少有“说”的机会,这也是造成目前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敢说”、“怕说错”现象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营造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开展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能够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第二,运用直观的启发式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有真实意义的语言材料,并通过设置合理的课堂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发现规律,最终使得学生能够从语言材料中推断出潜在的语法规则及其功能。因为通过这种“自我探究”的方式来学习语言,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三,在社会环境中进行语言教学。英语课堂要给学生提供接近生活实际、贴近时代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知识辨析社会现象、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发展学生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4)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后方法”充分肯定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以,运用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最大化的学习机会。作为教学活动的计划者和组织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现状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另外,由于学习者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也可以鼓励学习者自身通过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等方式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学习机会。第二,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增强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培养学习者的自主意识即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但这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利用学习资源等自主学习能力。
5结语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而“后方法”的外语教学理念充分肯定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倡导真实性、语境化、综合化的语言输入,提倡交际性、直观性的启发式教学,强调语言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相一致。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后方法”教的学理念,开展具有特殊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英语教学,可以提高学习者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运用真实性、语境化、综合性的语言输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发和整合英语课程资源,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应用交际性、直观性及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孙思雨.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研究的文献综述[J].基础教育研究,2016(17):14-20.
作者:徐春霞 倪旭海 单位:南通大学 喀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