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建构主义外语教学论文

一、外语教学特点

外语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的共同之处,也有其特殊性,它和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一样都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都需要我们能动地去认识,但它同时又是各类学科知识的载体,它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语言的习得是在获取各类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外语学科的独特性使外语教学更加复杂化,外语教学中历来就有注意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还是交际能力培养,注重形式还是意义之争。把语言作为学科知识掌握,我们需要客观主义,因为语言知识大都是记忆性知识,这些知识的真伪也存在客观的判断标准,教育者是掌握知识标准的人,对这些知识的获取只能采取传递的方式;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我们需要建构主义,因为当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时候,学习者会遇到大量的非结构性知识,学习者只能通过在具体情景中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同时又修正原有知识经验,在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才形成对概念的深刻理解,才能把握这类知识。语言的定义,也能进一步说明外语学习既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语言是一个有声符号系统,有组织的语音系列构成,这些语音系列组成更大的单位,如语素、单词、句子、话语。这些单位的生成受到严格规则支配,所有的生成规则都是对无数语言事实概念性的总结和高度的抽象,它们虽说不上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但至少是学习者在习得一门语言时唯一准确,可靠的知识,对于这类知识,我们应该避免由于建构引起的不同的理解,而是要在知识的传递中获得相同的理解,通过强化练习,使知识“内化”到学习者头脑中作为日后从事复杂认知活动的基础。另外,语言是人类的交际系统,把语言作为信息的载体,交际的工具来掌握,就要求学习者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去解决问题。但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外语人才普遍缺乏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这说明学习者只是理解并记忆了许多关于语言的事实性知识,而未能将死知识转化为真正的、灵活的知识。为此,我们需要建构主义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解决学习。

二、建构主义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在当代外语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传输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文化的科学谈话,相互作用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地建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成的。教师应承认学生在语言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以“学”的权利。而在过去,教师被认为上知识的权威,在课堂教学中,几乎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听和做笔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传统教学中师生的情感交流所起的作用。其次,要充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以及学习者心理的差异性,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把学习者作为有理智,有情感的人对待,不求对知识的相同理解,只求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学习者不断充实、丰富,修正自己的知识经验。在新形式下,我国外语评价、测试的不足表现在评价标准、目的、内容、方法方面显得形式单一,互动性,真实性较低。改革外语评价标准应该从重视语言要素转向语言实际能力的运用,从关注结果转向关注过程,从重视共性转向个性。评价标准应当多元化,评价方法和手段也应当多样化。学生应当成为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于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学生应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通过评价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最后,在实际外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与交际实践,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的目的。在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去解决问题,学习者只能通过在具体情景中以原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意义建构,同时又修正原有知识经验,在解决实际的交际问题中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真正的、灵活的知识。教师应创设有丰富信息的语言环境,在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学习领域内的一些日常的活动或实践,帮助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使他们意识大自己所学知识的相关性和意义性。

三、结语

总之,采用建构主义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我们在认识论上只注重认识的反映特性、客观性,而忽视认识的能动性的错误倾向,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性,改变过去只重教学结果而忽视过程的做法,引入形成性评价体制,但是同时又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否认语言知识的习得既是知识的传递又是知识的建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辩证地看待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它们对学习、教学所做出的新解释,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见解,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特色建构起自己的教学理念。

作者:吴慧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