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外语教学研究(6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外语教学研究(6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外语教学研究(6篇)

第一篇:高校外语教学元认知策略的作用

摘要:“元认知”策略是指有关认知(即学习)过程的知识,元认知策略对于高校外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指导体现在将计划、监控、评估、调适等方法贯穿于认知和习得的全过程,凸显外语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最终达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外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外语学习对于语言学习者说来是掌握除母语外的语言知识。语言的功能是进行人际间的沟通交流,无疑,学习外语的目的也就自然成为了能够进行跨民族跨地域跨国度的人际间的沟通交流。外语学习之初,乃至外语学习的全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被母语的习惯思维干扰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就必须采用相应的能够抗母语干扰,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相应对策,而“元认知”策略即是一种有利于外语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对策。

1“元认知”策略对于语言学习效率的分析

1.1“元认知”策略的内涵

何为“元认知”策略?所谓“元认知”策略概言之,即指有关认知(即学习)过程的知识,元认知策略对于高校外语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指导体现在将计划、监控、评估、调适等方法贯穿于认知和习得的全过程,凸显于外语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整,最终达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目的。略略细品之,“元认知”策略对于外语学习者的最大益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管理和支配自己学习的能力,做自己学习过程的主人,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陷于被动,能够将学习置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不断调适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被教育者掌控,不是盲从地选用他人的方法,也不至于因为被学习的盲动和学习效果的意识不佳而产生过分的焦虑心理。

1.2以“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来促进学习者实现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策略训练(strategytraining)是近些年来应用语言学界热议的课题,研究者普遍认为,策略的选择对于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很重要,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别,策略的选择可照顾到这些差别,使学习者能够在重视学习策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策略,扬长避短地进行自主学习,进入“我愿意学习”,“我要这样学习”的状态。简言之,学生能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对计划、监控和评估这三大环节自负其责。O’Malley&Chamot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策略分成三种类型: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strategies),在进行缜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在这样三种类型的学习策略中,“元认知”策略是最具有提供学习效率的价值的,最应该被学习者注意和采用。笔者赞同这样的分析,因为从外语教学实践看,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是最为有效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启发和帮助学习者自主建构学习过程管理的策略,有“量身定做”的性质,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的学习策略必定能最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

2“元认知”策略训练的方法及其应该注意的事项

2.1“元认知”策略训练的一般性方法

在推介外语学习要重视和使用“元认知”策略的语言学者包括外语教师看来,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观念和方法需要训练和强化。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元认知”策略是什么,包括哪些环节,怎样正确使用。对于学生采用“元认知”策略的方法亦需要训练。Oxford根据多年的外语教学经验设计出7个步骤的训练模式,1O’Malley&Chamot提出了包括4个步骤的训练模式,Cohen提出了5个步骤的训练模式,无论哪一种训练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以5个步骤的训练模式的解析为例,这5个步骤为:教师对可能有用的策略进行描述、示范并举例说明;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出更多的策略;引导学生对策略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练习使用各种策略;把各种策略有针对性地融入完成语言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由此可见,教师是学生采用这种学习策略的引路人,教师首先要注意到这种学习策略,能够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运用这种学习策略。那么,有理由要求高校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式和方法定式,要解放思想,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将这种策略交付给学生。

2.2“元认知”策略训练需要教师的指导

中南大学外语学院彭金定老师在进行“学习者自主”问题研究中发现,学生们很欢迎自主学习的概念,他们希望获得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帮助,但他们不喜欢将自主学习变成“口头化”和“形式化”。那么,就“元认知”策略训练来说,教师的指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的本质,能够结合自身学习的情况采用这种学习策略。清华大学外语系纪康丽老师对“元认知”策略训练的研究结果分析中认为,“元认知”策略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他们管理自己学习的意识,实现了从“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转变。那么,这种转变是来自于学生的,也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以这种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教法,让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和充分有效地利用这种策略,不至于因为教师对待这项策略的忽冷忽热而使之被淡化。

参考文献:

[1]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32(4):458-463.

[2]纪康丽.外语学习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J].外语界,2002,89(3):20-28.

[3]陈唐艳,曾洁.外语教学中的元认知能力培养述评[J].外语界,2007,119(2):45-49.

作者:赵冰 单位:北华大学师范分院

第二篇:高校外语教学国际化问题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也面临着国际化问题。通过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实际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其中存在的诸多与外语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不相适应情况。当前的外语教学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与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及策略,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外语人才。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外语教学;国际化;高校

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高校外语教学的国际化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教育的全球化与之相适应。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不难看出,当今高等教育正越来越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思潮之一。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有定义为“高等教育在国际间开放、交流的过程及其结果。它包括高等教育机构、人员(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学习与研究活动、课程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1],也有从历史、政治、经济和教育的视角出发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历史过程,目的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外在动力在于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利益,内在要求则是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2]。综合学界观点,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就是各国大学间的互相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与技术互通和国际环境对学生与教师的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也给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根据种不离属的原则,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属性也涵盖了高校外语教育的国际化,本文简要讨论中国高校外语教学的国际化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向深入与广博方向发展的趋势,通用语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表现在英美等英语国家正在大力向全球推广英语,德法等欧洲非英语国家为吸引和接纳外国留学生纷纷增加许多英语授课课程,而像中国这样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国每年更是有数以亿计的学生和各界人士学习、运用英语,国家为此还设计了检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各类等级考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将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作为了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摆在突出位置。高等教育要走向国际化,外语教学可以先行并起带头作用。因此,外语教学的国际化实际担负着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和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任。2003年中国教育部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试点,指定了180所高校进行教学改革,2007年又正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国际性人才的培养步伐,这无疑对我国高校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适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趋势。除了“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有“高等教育国内国际化”。后者具有相对成本低、受益面广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国内既有资源,其主要方式包括接收留学生和外国访问学者、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制定国际化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课程和参与国际交流等。不过,这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外语读写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以便较为顺利地与外国学者或留学生互动。所以,无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还是“高等教育国内国际化”,都是当今高等教育的总体要求,与外语教学紧密关联。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提出过大学国际化的三项指标———“通用性”“交流性”和“开放性”[3]254。在这“三性”中大学外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国际性课程建设需要外语为媒介,国际交流需要外语为基础,国际合作要以外语为工具,国际合作办学更以外语为支撑。由此可见,高校外语教学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赖以实现的基础条件,只有实现国际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跨文化交际意识、语言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国际化人才。

二、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也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中国的大学而言,它们须采取有效措施在外语教育中加强语言能力,加大课程中的国际性知识和国际理解的比重,加强学生、教师的国际性交流。然而,当前我国高校中的外语教学在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我国高校在培养国际化外语人才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是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1)单纯追求外语专业考试的通过率,忽视了外语专业应达到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功教学要求,造成了外语教师和学生只注重教学和习得语言知识,却忽视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与养成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多数外语教师仍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授课模式,缺乏教学中的互动,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

(2)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掌握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综合知识并懂得本国的人文、科技方面的综合性一般知识,但目前大多数学生对这两项综合知识的学习并未达到预期标准。与之相对应,不少外语教师虽然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却对上述知识大多较为欠缺,这也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3)高校近年来大规模的“扩招”,也导致了在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外语教学班型的膨胀化,尤其是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班级比较大,大课堂授课的情况也不鲜见。语言学习需要师生之间尽可能多的频繁交流,因而小班上课更符合外语教学的规律,班级人数过多难免降低教学效果。

(4)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须花两年时间完成“大学英语”的课程学习,而在教学上则几乎是以单词、句子为讲授的核心,并未脱离中学固有的英语教学方法与模式,结果就导致了新生对大学英语学习上的全新期盼和老套教学感受之间的反差,因而难免产生厌学情绪。如此一来,学生一方面觉得学英语毫无用处,另一方面又必须考试过关以增强就业竞争的砝码。在此状态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外语应用能力很低,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更遑论在国际背景下的工作需要。

(5)经过了1~2学年的学习,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提高外语水平的前提是使用原版教材,而要在前两学年就使用原版教材,须要求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具备相当水平的外语能力,如此推断,则需要在小学三四年级起开设外语课程,还要提高中学阶段的听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这是涉及到教学体系的问题,并非是一所大学所能够解决的。基于上述分析,大学外语教学还需要在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这样外语教学才能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应有作用。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这虽然主要是就英语的教学目标而言,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语种的教学目标。

三、对高校外语教学国际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外语教学的国际化理念

大学的外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工具课,还肩负着在教学中将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总目标的重任。因此,大学外语课程也是一门拓宽学生多学科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教育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为达到“纲要”提出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就必须树立外语教学的国际化教学理念,借鉴和引进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转变外语教学方式

在国际化背景下,外语教学要将填鸭式教学方式转变为释疑式教学方式。外语教师在传授外语知识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只作为灌输者和传授者,而应成为传送(transmission)教学者和释疑(interpretation)教学者的统一体[4],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以此改变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薄弱及语言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意识不强等状况。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并具有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另外,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还应注重个性化教学,使学习者可根据自身水平与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

(三)注重外语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外语教学要实现国际化,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关键。而要实现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外语教学就须尽快完成由传统的“知识接受型”向“知识创新型”的转变,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面,而不能局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这不仅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还要转变教学管理机制和完善教育体系。为满足外语教育国际化趋势的需要,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今后还要对外语专业的学科类型、专业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等进行调整和改革,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外语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关键,因为要使学生具有“国际理念、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意识”[5],就要求教师先具备国际理念、国际视野,了解国际信息,掌握国际先进的教学方法。

(四)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国高校以往的外语教育,片面重视外语中的文化而忽略了母语文化的传承及其与外语文化之间的观照。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语言文化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后者包含了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价值观、道德准则、行为特征等。外语教育应培养既有外语文化知识又有母语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具有传播中华文化能力的人才,因为国际化人才需要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其交流活动不仅包括语言交际,还包括文化层面的交流,他们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五)创设全外语教学环境

在某一专业领域使用外语进行国际沟通,需要在听、说、写、译方面达到相应的外语水平,这样才能适应专业领域的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要素。学生只有进入到一个全外语的学习环境,才能够快速地跨越听力关、开口关、交流关。除上述以外,建立和完善我国外语教材的建设、更新机制和外语原版教材的引进机制也势在必行,教材的适应性与实用性也是实现外语教学国际化的重要因素。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里提出:“高等教育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的挑战要求各方面的力量的参与并需要多种观点与方法。所以,这一项研究应被视为对其他国际及地区组织与机构在这一领域里正在开展的工作的补充。……高等教育问题也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6]高等教育国际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也给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学国际化提出了新要求,实现国际化目标将会极大提高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文鼎.高等教育国际化界定及内涵[J].理论月刊,2010(9):80-81.

[2]徐海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视角分析[J].江苏高教,2006(2):51-53.

[3]喜多村和之.大学教育国际化[M].町田:玉川大学出版部,1984.

[4]曹刿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英语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自主[J].文教资料,2007(3):191-193.

[5]高继宽.高等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大学精神的思考[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4):5-7.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36/200409/975.html.

作者:王玲玲 单位: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三篇:大学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创建思路

[摘要]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基础环节。五届“外研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成功举办引起了人们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关注以及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本文通过对外语教学大赛优秀样本对比分析,提出改进大学英语读写“综合课”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探求在大学英语教学学时和学分不断缩减背景下,如何开展丰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教学;专业素质;课堂设计

一、引言

外语课堂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场所,外语课堂的教学成效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2010年以来五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引导和推动了外语教学界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以及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特别在近两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入,院校普遍开始削减大学英语教学的学时和学分,这使如何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各个院校的当务之急。笔者观摩教学大赛视频资料,从中受益匪浅。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代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的最高水平,参赛老师高手云集,各放异彩。他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丰满,他们的课堂是有效的,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通过对优秀样本对比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英语读写“综合课”课堂教学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掌握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笔者发现大赛中表现更为出色的选手通常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课上得是否出色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英语纯正流利,课堂用语丰富,表达准确,这样才能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激励学生学好英语。教师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做到正确理解文章,把握语言材料的要点和难点,才能在课堂的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达成教与学的最终目的。除此以外,教师是否具备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也是保证一堂英语课能否成功的基础和条件。教学行为彰显教学理论,教学理论关照教学行为。在教学大赛中,不少老师在课堂设计时用到“任务教学法(task-basedinstruction)”“交际教学法(interactivelearning)”“支架式教学理论(scaffolding)”“意义语言相结合的教学理论(focusonform)”“人文主义教学理念(humanisticapproachtoteaching)”等国内外较新的教学理论,体现出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笔者认为,不同的教学理论和与之相对应的课堂设计,使同一话题体现出不同的切入点,教师要从不同切入点入手教与学,使同一堂课在不同老师演绎下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效果。

三、提升课堂设计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学生水平。教学目标的设立上,应做到:①目标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与相关知识水平;②目标应兼顾语言知识﹑技能与思维等不同维度。例如,在以HowtoFallinLovewithMath为主题的综合课中,一位选手提出三点教学目标:①Tounderstandthebeautyofmath;②Tolearntodescribefeelingstowardsasubject;③Tothinkcriticallyaboutthetheme.这样的设计有理解﹑有产出﹑有思考,可谓设计定位准确﹑安排合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从语言技巧的训练入手,实现了语言能力培养,既符合大学英语课堂特点,也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目标。也有选手其教学内容丰富,但教学目标定位不合理导致课堂重难点不清晰,学生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应该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获取怎样的知识不甚明了。课堂上学生虽然听了很多,也做了不少,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方面的提高却并不明显。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准确定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从多维度出发来完成教与学,消除对知识灌输与学习的盲目性。

(2)合理布局课堂,做到层次分明。课堂步骤设计要做到内容分明、重点突出、起承转合衔接自然,最好能把听、说、读、写、译几种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要掌握英语的客观规律,譬如结合英语实用技巧,将技能与实际贯串起来,必然能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英语学习国际主流测试中,依然存在着标准化进程,听说读写译究其根本原貌,是对英语意义的掌握、对音与形的正确理解。笔者认为,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在逐渐掌握了大量词汇后,再去了解新知识词汇,就能避免刻意地学习,这便是词汇的音与形,与深度学习的结合。学生在面对数十万英语词汇时,必须从单词记忆中摆脱出来,掌握常用语,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才是学习的目的与核心。

(3)材料选择应与教学内容贴切,针对性强。例如,在以颂扬教师TheLiberator:BillGrattan为主题的综合课上,有位选手以Liberator.Whatdoesitremindyouof?提问,并分别以AbrahamLincoln,AlbertEinstein,StevenJobs等人为例请学生讨论,得出这些人堪称liberator的原因——他们创造性地使人获得了人身或思想自由。随后,选手请学生自行举例liberator,并根据学生给出的答案请他们判断teacher是否可被称作liberator,有了之前的铺垫学生十分自然地认为可以。这一恰当的导入,既与课文主题有关,又涉猎了跨文化知识,衔接自然,以此达到有目的性的学习。教师要针对优势与劣势展开教育,避免做出不必要的工作,以最小的教学投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教育。

(4)加强与学生互动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度。教学大赛不乏对话缺失的选手。他们英语标准流利,主题内容表达清晰,观点独到有力。但是,他们自顾自地滔滔不绝,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太少,学生思路跟不上对教学话题做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自然参与度不高。也有选手虽然提问了,但提问简单,明显低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语言输出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提问时,问题应更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样学生才愿意参与。教师在诱导的过程中灌输理念,使学生转向主动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互动中学习到知识。

(5)课后作业要求应清晰明确,与课堂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有位选手在布置课外学习任务时要求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哈佛大学公开课,并把个人理解发到教师微博课程专栏里。教师不但出了思考题,还提供了相应的学习资源,并且明确了课外自主学习的检测手段。布置任务与课程关联性大,和课文主题形成很好呼应,课堂内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明确清晰的作业具有灵活性,针对不同人才,有不同进度、不同目标,消除学生间的优劣差异性,让学习回归到本质上面,使得学生能获得符合自身的知识量,从成绩差异性中灵活施教,启发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成长,要胜过强制灌输知识的理念,这也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尊重。观看学习全国高校英语教学大赛的优秀样本,我们受益匪浅;不同选手优秀的专业素养和独到新颖的教学设计让人大开眼界。我们认识到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自身应该不断学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同时我们应把大赛中新颖的教学理念、绝妙的教学思路和精湛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日常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应把每节英语课当作一次教学大赛,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力争每节课做到教有实效、学有成效,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获益。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课堂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活动设计[J].外语界,2014(4).

[2]杨惠中.提倡有效教学——从“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谈起[J].外语界,2011(2).

作者:崔慧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外语学院

第四篇:外语教学改革与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

【摘要】外语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当前高校外语教学现状而言,整体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向创新性教学模式改革的局面,迫切需要寻求合理的改善策略,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鉴于此,主要就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应地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了几十年的完善和创新,为社会建设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进程的发展。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化教学模式转变的困境,就如何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大学生,成为当前首要探讨的话题。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承担着外语教学的责任,需要时刻清楚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上,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外语实际应用水平,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英语应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部分大学生难以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外语,在这部分学生中不乏有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这种现象的出现,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展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目标相背离(王琪、李淑芝2012)。

(一)缺少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拥有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是保证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外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措施。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外语进行人际沟通,有助于加强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营造良好的外语环境,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外语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外语学习中,另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外语语境,在实际交流中提升外语实际运用能力。但是,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设备,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学生缺少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教师过于注重等级考核和考试,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张素娟2011)。

(二)学习动力不足

大多数学生的外语学习只是停留在能够过级的层面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当前高校外语教学中较为普遍。所以,在进行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成效。

(三)高校外语教学模式落后

就目前的高校外语教学模式而言,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外语教学需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过于重视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只是单纯地为了应对过级需要,难以在实际的交流中进行有效应用,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余丹2013)。此外,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同样是影响外语教学成效的主要原因,作为外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实践者,外语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高校大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运用双向实践教学法

传统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外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双向实践教学法,将课堂教学模拟成社会人际交往,从而营造外语应用环境。例如,在英语教学中,灵活地开展英汉互译训练、辩论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最终实现知识转化,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双向实践教学法。首先,注重口译能力的培养。口译教学更加注重现场模拟,学生在进行口译训练的过程中,思想会高度集中,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例如,在讲解“ontheoc-casionof”时,通过对比词组的中文含义进行练习造句,隔几天后再次询问该词组的意思,一部分记忆力较差的学生会感到模糊。在最开始时以“正值新年,我祝贺大家新年快乐”开头进行口译,多数学生可能会感觉无从下手,最后得出的口译答案出现明显的差异。但是,如果教师先公布答案“ontheoccasionoftheSpringFestival,IwishyouaHappyNewYear.”并且就此进行深入讲解,学生则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再遇到此类问题时,就能够灵活变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吴萍、申厚坤2014)。其次,寄情于景。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明晰自身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讲了这样一句话:“NolanguageinthisworldcanfullyexpressourgraduateforwhatourparentshavedoneforUS.”在短暂的思考后,会有学生逐渐讲出自己的经历,甚至有的学生在讲述中声泪俱下,课堂气氛霎时被浓浓的爱意包围。外语应用能力较高的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表达,其他学生可以尝试用汉语表达,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有助于加深学生彼此间的了解,提升外语应用能力。

(二)开发趣味性教学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首先应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师可采用趣味性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外语应用能力(苏红2010)。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游戏教学和竞赛教学,将课堂所学知识穿插其中,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外语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外语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的改革。高校外语教学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推动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

引用文献

苏红.2010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1):87-91.

王琪,李淑芝.2012.外语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北方论丛,(5):86-89.

吴萍,申厚坤.2014高职学生外语学习策略运用能力培养途径———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67-69;79.

余丹.2013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34-39.

张素娟.2011.适应外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J].山东电大学报,(3):49-50.

作者:许敏 单位:河套学院

第五篇: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目标及实践策略

摘要: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通过对外语语言及跨文化知识的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及跨文化技能,使其能够在跨文化情境下实现有效沟通,并成长为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己任,能够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文化自觉;文化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教育国际化随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跨文化外语教学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与仅注重句法规则与语言交际的传统外语教学不同,这种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与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模式,以内容主题教学为依托,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它符合国家进行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符合国际社会展开良性交流与合作的趋势,是我国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如何构建并实施符合中国社会现实、教育现状与文化环境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如今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一项课题。笔者在本文中将就我国高校跨文化教学的意涵、目的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念原始于美欧等国,以跨文化交际学界与外语教学界学者的研究与传播为主。如Byram等人提出的语言-文化教学[1]、Fantini提出的以培养文化间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语言教育,他们从跨文化交际学、外语教学法等多学科视角出发,将文化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强调跨文化意识、情感与交际技能在外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主张在外语基础语言教学的同时兼顾学生文化认同与跨文化身份的重构,通过有机结合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达到培养跨文化人与世界公民的目的。近几十年来,跨文化外语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张红玲教授在其著作中从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层面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进行了系统性的划分,将目的语语言、多文化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列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目的语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对自身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与自觉。[2]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从教学深度和广度上来讲,可以说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高级阶段。它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是年满十八岁的高校学生,该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从其社会性发展特点上看,由于成长于中国社会中,长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他们在多年的社会化进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套带有明显母文化印记的符号系统、基本行为规范和语言逻辑思维。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对自身养成的文化习惯与行为特点可能“习而不察”,但不可否认的,到达大学阶段的学生已在此过程中确立了自身的文化根基与群体归属,且处在自身世界观、文化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另一方面,从其认知发展特点上看,基于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由于知识经验的增多,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高,高校学生处在记忆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极佳时期。同时,大学时期也是大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走向稳定成熟的时期,“我是谁”“我属于哪个圈子”等自我身份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所在。[3]由此可见,对高校学生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是可行且必要的。以跨文化能力与外语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以开放性、互动性与创新性为特点,既符合大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也符合其个人社会性发展与身份构建的需要。具体讲,该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运用所学外语语言知识对目的语文化及本族文化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拟或真实跨文化情境下的交际活动训练,在处理各种跨文化冲突的体验和学习中对自身所属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进行反思,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从而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自身跨文化身份的建构。据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涵及目的可以表述为:通过对外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的教学,加强对母语和本族文化的理解、反思以及对外传播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知识能力的,且愿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虽在近数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整体上看尚不成熟,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途径及策略建议等方面。张红玲教授著书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理论建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材的编写进行的系统性论述[4],以及叶洪教授所论述的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新理路及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5]等核心文献是该领域的代表性成果,对构建和完善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参考。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师资水平、课程设置以及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认识与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目前在实施以培养跨文化能力为目标的外语教学上的效果还不尽人意,从教学理念、教材到教法都存在一定的缺失。具体讲,跨文化因素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课文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的讲授与讨论,以多元文化为相关主题的演讲与讨论,以及设立如西方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等专业或选修课程等方面。这些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习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基础理论,对于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就目前实际实践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这些方式倾向于各为一体,相互之间没有太多关联,教法上多偏重于对目的语社会、历史文化知识的介绍及跨文化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在对学生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技能培养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互动及跨文化交际体验或模拟训练的开展所占比重较小。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往往限于在老师的硬性要求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没有形成主动探索多元文化知识与积极反思本族文化的学习习惯。其次,目前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中有关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深层文化因素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较少,且多侧重对客观文化或浅层文化的介绍。很多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中“和而不同”“中和位育”“天人合一”等优秀思想和经典国学典籍及主要学说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说是仅限皮毛,远远达不到用外语对其进行阐释和讨论的水平。这种对自身母文化了解程度与分析能力的欠缺,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沟通情境下缺乏文化自信,即使其已具备足够的外语基础语言知识,也难以就相关文化内容与对方展开话题,更无法运用本土跨文化相关思想对跨文化冲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达不成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对跨文化外语教学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实践应该遵循开放性、持续性、阶段性和多样性的基本原则,以文化主题内容为依托,结合外语语言教学,由浅入深分阶段对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情感及技能进行全面培养。开放性是指在教学中坚持开放、灵活、客观的教学态度,通过文化讨论与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自我探索新知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持续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不能仅通过一两门或是一二个学期的基础或专业课程来完成并达到既定目标,而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系统性的文化与语言训练来完成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阶段性是指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容宜根据语言知识与跨文化训练的难易程度进行细分,并在适宜的学期时段对相应内容进行教学;多样性是指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方式不应单一化,应探索并采用多种实践途径,并将各类有效资源有机整合,实现整体效果最大化。

(一)强调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内在动机

帮助学生切实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其不仅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还知道“为什么要做”“做了可能有什么样的收获或成效”,由此增强学生参与跨文化外语互动教学的积极性。高校学生,尤其是刚进大学的学生各方面的可塑性都比较强,比如学习方法与认知思维习惯的形成,他们往往对即将开始的学习充满期待。因此,在开课之初,适当的引入文化学习、外语学习以及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概念,并通过对某具体文化现象或事件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因素对个体学习所能产生的影响产生深刻印象,加强其在后续学习中有意识进行跨文化知识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在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中国学生上课参与互动少或者不主动问问题的习惯为主题组织学生运用外语展开讨论,鼓励他们从文化层面及个人性格层面进行分析,同时将西方学生与之截然不同的上课状态、思想观念和学习习惯进行对比和现场体验,在此过程中完成讨论、反思与后期学习计划,运用学生熟知且有切身体验的事例或现实问题作为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结合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用外语表述及分析相关文化内容的能力

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国家培养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足够的语言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积淀,愿意为祖国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并以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己任。加大中华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内容上从如建筑、书法、太极等浅层文化因素,深入到影响国人价值观、行为规范与思想观念的深层文化结构因素,以优秀文化典籍为内容依托,运用外语语言,以对本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与发散性思维,提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意识,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情境下能够“有话题”“有观点”,能够用外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现文化沟通、分享与传播。

(三)探索并采用多种跨文化外语教学途径,灵活运用已有教学资源,并将其有机整合,达成教学效果最大化

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大学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其实现途径也多种多样。首先应保证在基础语言课程中融入跨文化因素的教学。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其中的跨文化态度、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技能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语言课程相对学时较多,将相关文化内容纳入课程中学习,能够保证跨文化教学的持续性。当然,光靠讲授与文化内容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远远不够,批判性文化意识及敏感性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也对教师本身的跨文化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跨文化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再开设选修性的跨文化交际专业课程(最好为双语教学),进一步加大对该领域的理论学习及实践体验,并配合辅助性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可以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实现跨文化外语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需充分利用校内已有资源,例如在读留学生资源,在线交流平台,合作项目学生经验交流、师资互助等,将其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跨文化交流机会。综上所述,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我国高校应针对现存问题,以西方及本土相关跨文化理论与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华民族文化的讨论与反思为基本出发点,运用开放式、主题式对比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途径实现我国高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既定目标,培养具有爱国精神和贡献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Byram,M.&Zarate,G.(eds.).TheSocioculturalandIntercul⁃turalDimension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Stras⁃bourgCedex:CouncilofEuropePublishing,1997.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4-198.

[3]刘华山.高等教育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24-38.

[4]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澳大利亚国家级课题组对跨文化“第三空间”的探索与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116-126.

作者:谭瑜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第六篇:微时代高校外语教学方法改革思考

摘要:进入微信等社交自媒体为重要信息渠道的“微时代”,面对信息高度敏感的大学生给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需求。通过分析这一改革的构成要素和支撑体系,提出将微信介入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的多种互动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微信;互动;外语教学

伴随“互联网+”技术应用日趋广泛,以智能手机和4G通信网络应用的迅速大众化,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在近两年瞬间成为民众社交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并逐渐有取代传统信息渠道的趋势,“微时代”已经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尤其在大学,新技术更是更早也更广泛地被接纳,大步率先进入“微时代”[1]。移动设备的社交软件通过与身份的高度印证,已成为人际互动的新的平台。由于模仿、感染、暗示的心理效应[2],手机交友平台已成为学生间新的“流行”符号,大学生课上用手机迅速实现了普遍化。

一、将微信引入外语课堂教学

如何面对学生手中的手机?像不少中学一样没收手机,或者规定禁止携带手机从而彻底屏蔽手机因素的做法固然理想,但违背了大学教学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尊重学生基本个人权利的原则,是一种被动的、重回原有教学模式的消极方法。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如果能将手机、微信变抑制因素为促进因素,反而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刺激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笔者所教授的语言是德语。德语相比较其他外语语种,因为语法严谨、繁复,语音深涩,趣味性和课堂的生动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对德语课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注意使用微信配合教材的教学内容,不仅没有出现“低头”、缺课的情景,教学效率和效果也有明显的提高,得到学生的好评。2009年,新浪公司推出了微博。基于微博的外语教学应用研究和实践随之在国外开展,证明微博具有强大的语言教学潜能。[3]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其功能定位是移动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微信是一款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迅速发送语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微信用户还可以通过搜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方式添加好友、组建封闭的讨论群。这为高效地拓展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例如关于《当代大学德语2》第六课的讲授。第六课的主要内容是用德语表达职业理想,需要掌握大量职业相关词汇。在第二篇课文后的练习九,课文给出德国大学生职业理想的调查统计数据,并布置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次问卷调查,每位学生需要说出三个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个趣味性较强的练习能随堂练习和检验新学的职业表达,但往往因为传统的问卷调查耗时较长影响课堂教学而被迫放弃。在上课前,笔者倡议使用微信“面对面加群”功能,提示学生上课会用到。学生呈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这次共计3课时135分钟的讲课中,学生因为好奇而保持着极大的注意力。在临下课前10分钟,课程如计划进行到练习九。教师布置学生在微信群里写下自己的职业梦想。面对32位同学的整个问卷在2分钟内完成。随后,教师请学生主动变“低头族”,读出各人的职业梦想,在黑板上统计。十分钟以内完成了传统方法可能需要20分钟完成的统计过程,并且收获了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除了问卷功能,在遇到需要“抽签”决定回答问题的次序时,微信也是个良好的辅助工具。实践证明,适当借助新媒体为课堂练习的工具,既可节省时间、增加课堂互动的效率,又能制造课堂趣味。最关键的是,通过这种手段,教师在无形中明确了手机使用的界限:在课堂上,手机只能是教学的工具;除非教师发令,学生不得使用。通过对手机的掌控,教师重新实现了对课堂的掌控力。当然,手机等新媒体在课堂上的应用仍有局限性。在知识输出的阶段,新媒体尚不具备介入的能力,因为“使用”—“走出”的节奏难以掌握;练习中可使用社交软件,但仍需照情况而定,应用的时间也要尽量安排在课时结束前。教师可以将“本堂课会使用手机”策略性地提前告知,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成为学习的动力。

二、微信的课后介入

在课后使用微信与学生交流,从形式上说,可以增加学生巩固复习课堂教学内容、激发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兴趣,刺激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从内容上看,又能及时解决学生课后复习出现的问题,检验教学成果,发掘疑点难点,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具体的做法包括:

(一)一对一互动介入

微信课后介入主要功能是答疑。首先,可以与学生建立起一对一的关系回答问题。可以看到,在微信中的答疑过程是个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教师能察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补充。比起传统的短信、电话、邮件,微信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语音答疑。这在外语中有较强的实用性。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听到学生的发音细节,进行及时矫正,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回复中领会正确的发音方式。在一对一的微信互动中,学生还可将与学科有关的信息需求反馈给教师,例如与外语教学有关的讲座、留学、就业信息等。教师可视情况给予帮助,或在课外安排时间给予指导。这种相关信息需求的及时满足可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向反应。

(二)群集式头脑风暴创设

一对一的答疑可以尊重学生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如果学生更愿意在微信群中提问,教师的回答则是其他学习者也可见的,可以取得与课堂公开答疑类似的更广泛的教学效果。微信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建立一个大家都可以参与讨论的平台,这个平台是随时可见的。一个学生发起问题,其他学生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看到,并且教师可以鼓励同学之间先讨论解决问题,再给出答案。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还能发起头脑风暴,训练团队合作的学术范式。这一讨论没有时间局限,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课后的群讨论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行为观察平台,教师通过群体互动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个性表现,有助于因材施教。

三、“微教学”的优势、构成要素和支撑体系

经上述论证,将微信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引入教学具有如下的优越性。首先,引入新媒体手段有利于教师主体性的实现。在课堂上,教师变被动为主动,重新掌控了课堂教学节奏。在课后,教师通过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提问检验教学成果,调整教学进度。使用最先进的社交软件,教师可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能彰显自己对信息的掌控力,促进教学成果的实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手段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通过学生喜爱的社交平台,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得到充分刺激,学生可以参与整个互动过程,既可以与教师发生互动,也可以与其他学习主体产生良性互动。在课堂上,学生由好奇心产生的注意力达到巅峰,由此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在课后,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得到激发,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的学习自主性,又能在公共的平台展示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满足其学习的成就感,反过来产生推动课堂教学的学习动力。其三,社交媒体平台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及课下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身份差异缩小,环境较灵活,有利于促进教学主体之间的亲近、了解,产生好感。教学双方的个性均得到彰显。教师可以借此正确引导学生在“微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督促指导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过,若想实现上述新媒体在教学中的优越性,仍需满足如下构成要素。首先,在认知上,高校教师必须认同社会进入新的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方式需要改革的事实。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勇于尝试,并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应是平等、宽容但又具备一定威严。课堂与新媒体中的教师形象既是一个主体,又是不同场域的不同身份。教师依然需要对教学规范重视,在课堂与新媒体中划出清晰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界限。同时,教师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交媒体素养,对于新的媒体手段也需要熟悉和了解。新媒体手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过程。任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需要对新媒体的功能、教学内容、学生承受力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真地准备,并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尝试着进行。更为重要的是,新媒体要素的引进有赖于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支撑体系支持。而且,在具体教学中,引进新媒体并没有以一当十的样板,教师应依据具体的学科和学时、学生情况量身打造改革方案。如果能对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师生互动、学生成长建立一套更为客观的评价标准,“微时代”“微教学”将会更好地推广,适应“水土”,真正解决现今的教学困境。

参考文献:

[1]牛宇.新媒体如何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J].青年记者,2014(11):107.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0.

[3]周云.微博英语班级与课堂教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2):79.

作者:陈佳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