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外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外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外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理念的应用

摘要:翻转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顺序,教师角色也相应发生转变。本文介绍了翻转课堂的起源和优势,并就课堂任务设计和教师角色转变进行了讨论,以期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外语教学;教学任务;教师角色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普及,各种外语教学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纷纷涌现。而基于慕课和微课的翻转课堂采用逆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课前教学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自主完成相关授课内容的学习,随后学生根据教学视频自主完成在线测试,进而对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之后学生带着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参与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实现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完成学习过程。本文拟从课堂教学任务设计、教师角色任务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就翻转课堂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二、翻转课堂概论

1、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InvertedClassroom)或颠倒课堂,其理论基础源于埃里克•玛祖尔(EricMazur)在1991年创立的同伴互助教学法(PeerInstruction),而翻转课堂概念的提出则是以莫林•拉赫(MaureenLage)的《颠倒课堂:建立一个包容性学习环境的途径》为标志。2000年,他在迈阿密大学与Platt一起利用翻转讲授微观经济学。学生在课前利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教学视频和课件,课堂上完成作业和讨论。这是翻转课堂的雏形。真正将翻转课堂影响力推向全球的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他以在线学习的形式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分享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资源。随后美国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也纷纷通过互联网向民众提供大量开放的视频资源。由此翻转课堂模式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以师生之间的个性化互动替代了教师讲授;以先学后教的新形势颠覆了传统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思维,激发和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角色、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课堂内容和评价方式等都发生了转变。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作为一种创新式的教学示范,翻转课堂具有以下优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和进度,可以随时获取网上资源进行重复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而是可以通过同伴互动学习和师生互动积极建构知识,使教与学都更具人性化。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外语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内容适切性。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45分钟内最大程度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什么样的内容需要讲、如何确定教学疑难点全凭教师经验而定,这样做的结果是忽略了学生语言功底和认知特点上的差异,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无法实现对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指导。翻转课堂的实施则通过课堂前移的方式使教师调整教学结构,根据在线作业和互动平台对学生个性和共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解决了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质量这一难题。翻转课堂将“先教后学”逆向改变为“先学后教”,将原有的课堂教学空间拓展到课外,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讲授,用新思维、新角度、新问题给不同的学习对象带来新的挑战,满足学生真实的求知需求。其次,倡导多元互动,增进师生感情。师生情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度的重要因素,而师生情感的建立基础是日积月累的接触。由于高校教师普遍上完课就离开校园,因此和学生接触时间有限,并且教师在课堂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控制权,掌控课堂上所有环节和流程,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这也不利于师生融洽关系的发展。翻转课堂则使教师在课内外有机会和学生进行接触。教师不再按照以往教学逻辑教学,而是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和讲授。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提问,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有效增加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元化互动交流模式,师生更易融洽相处,还原了课堂作为知识交流场所的本质,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第三,优化课程评价方式,使其趋于更加完整。由于翻转课堂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因此其评价方式也不同于传统课堂,需要更强的监督约束机制,即实行教师测评和学生自我评估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式。其中教师测评融合了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常见的评价方式。教师对学生在课前及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测试结果等及时记录并做阶段反馈,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在自我管理过程中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突出评价体系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三、翻转课堂教学任务设计及教师角色

1、翻转课堂教学的任务设计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任务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辅之以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整体来讲,任务设计包括课前资源开发、课堂交流互动和课后反思三个环节。就课前资源开发而言,其形式包括视频、音频、文本以及PPT课件等多种形式,其中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除了从网站上下载视频资源外,教师也可以自己制作视频,这样做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要求,有针对性的阐述和讲解知识点。视频长度一般10分钟左右。除准备视频等资源外,教师还应准备一定量的练习和测试题等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但练习内容不宜过多以免给学生造成压力。就课堂交流互动而言,教师可以组织设计各种类型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参与度,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课外学习中接受的新知识点。教师在课堂可采用教师提问、实践应用、协作研究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际的能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同时这些活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就课后反思总结而言,教师对课上互动和课下自主学习两个环节设计上的合理性及实施效果需做出反思和总结。例如,教学视频作为一种演示是基于教师对课文的理解设计制作的,而学生在看完视频后将内容理解到什么程度、有没有什么质疑等都需要观察总结。或者在课堂上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纠错的话,那么创新的教学模式就又成了语法翻译法教学的翻版。总之,只有注重课后反思总结才能逐步建立一个高效合理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教师角色任务

翻转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强调了教学的自主性、互动性和个性化,摆脱了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一味讲解灌输的弊端,因此教师的角色任务发生了改变,更具挑战性。首先,教师因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和提供学习视频而扮演了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的角色,在课堂与学生交流互动又扮演了课堂参与者的角色,而在课后反思中又是评估者和监督者。那么如何扮演这些角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疑是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这也就要求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和广阔知识面,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如基本的微课程录制、如何在论坛上与学生交流、网络教学平台如何操作等。语言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是学习者、教师、任务和情景。对于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而言,其成功与否无疑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能否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待,能否使教学活动符合语言教学规律,能否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搭配和灵活组织,能否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等都是每个教师在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总之,教师只有发挥好自己的角色作用,才能有利于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

四、结束语

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翻转课堂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而且丰富的网络资源也使得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当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面临学生群体繁杂、课时压缩、教师教学疲惫等诸多难题,改革势在必行。翻转课堂从外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理念上寻找突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注重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使其成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又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丹.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活动设计探析[J].高教学刊,2015,(18).

[2]曲歌,曹殿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03).

[3]张文杰.翻转课堂中教师角色定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4]王洪林.翻转课堂理念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基础英语教育,2014,(06).

作者:马晶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