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网络经济下的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网络经济下的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网络经济下的移动支付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让移动支付逐渐成为现代人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移动支付在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网络经济下,移动支付发展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文章在分析移动支付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营造移动支付安全环境、完善移动支付监管机制以及构建全面信用体系等支持移动支付实现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经济;移动支付;社会信用体系;监督机制

1引言

截至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普及率已经达到了70%,也就是说国内有10亿用户正在使用移动支付。除了微信和支付宝两大移动支付工具外,还有网易宝、HuaweiPay、百度钱包等若干种支付平台。在网络经济下,移动支付市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但是在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也必须关注移动支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用户信息泄露、电子支付诈骗、用户恶意透支等。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如何实现移动支付的安全、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发展现状

2.1移动支付业务量持续增长

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从2010—2015年间呈现出指数化发展,随后开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以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为例,2010年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数量首次突破1亿,但是到了2015年这一数据达到了4.6亿。截至目前,国内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已经接近10亿,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用户占比达到了70%。在移动支付交易量上,2019年达到了32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5.5个百分点。通过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正在逐渐趋于成熟,从快速增长进入到平稳增长阶段。

2.2移动支付服务形式日益丰富

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是移动支付发展和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在移动支付的早期阶段,还是需要借助手机SIM卡,通过内置芯片的方式完成电子交易数据的识别和传输。但是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成熟,特别是云技术的推广,让移动支付可以摆脱物理硬件,直接通过云端信息传递完成电子交易数据的传输。现阶段来看,移动支付服务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软件,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完成移动支付;另一种则是基于云闪付等支付软件,在无须接触、无须输入密码的情况下完成快速支付。

2.3移动支付迎来更好的政策环境

移动支付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早在2014年,央行就了《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央行也通过出台各种政策文件,为移动支付发展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例如2017年的《关于调整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的通知》,这一文件的出台杜绝了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用于炒房、炒股的行为,对保障用户资金安全以及推动移动支付行业稳定发展大有裨益。近年来,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国家在移动支付监管方面也加大了力度,不断完善的政策制度也让移动支付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3面临的问题

3.1信息泄露与支付安全问题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在监管机制不完善、安全防护体系不成熟的背景下,也让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事件层出不穷,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一个“顽疾”。不法分子通过窃取用户信息,仿冒朋友、亲人,或是电商客服、公安人员等,让网络用户进行转账,达到诈骗目的。对于一些刚刚接触移动支付的用户,特别是中老年用户来说,本身对这一技术不熟悉,加上诈骗手段花样繁多、层层包装,让人防不胜防。用户在遭遇信息泄露或支付安全问题后,往往会对移动支付产生不信任感。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对移动支付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3.2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必须要得到严密的监管。近年来,配套的监管制度还不够成熟,现有的一些监管制度与移动支付的运作模式不适应,指导意义不强。另外,不同的监管主体,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存在监督的“空白地带”。一些不法分子也容易利用这些监管漏洞进行非法集资或违规挪用用户资金,给用户的资产造成了损失。

3.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在实行电话号码实名制以前,部分用户同时持有多张非实名手机卡,在申请注册移动支付软件的账号后,进行恶意透支,这是缺少诚信意识的典型体现。随着2016年全国推行电话号码实名制,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现象得到了极大的缓解。但是从实际上来看,还是存在一部分用户,利用现阶段移动支付中仍然存在的不完善之处,违背社会诚信,谋其个人私利。相比于一些信用体系比较成熟的其他国家,我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建议

4.1多渠道营造安全的移动支付环境

为了切实保障用户的账户与资金安全,必须要打出一套安全支付的“组合拳”,最大程度上消除安全隐患。一种措施是通过宣传教育,让移动支付用户养成安全支付的习惯以及较强的防诈骗意识。例如不要将个人的账号信息随意告知他人,警惕一些转账短信。对于一些自称是电商客服人员或是公安人员向用户索要账号信息的,必须要提高警惕,核实对方身份,不给诈骗分子留可乘之机;另一种措施则是通过构建更加安全的防护体系,营造网络支付的安全环境。这一工作主要是由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来负责,例如支付宝依托阿里云,将用户的账户信息、资产数据等全部存储于阿里云。用户信息更加隐蔽和安全,不用担心被黑客攻击和窃取,极大地保障了用户信息与资产的安全。还可以鼓励安全技术创新,让更多的新型安全技术在移动支付领域得到推广使用。

4.2完善监管制度促进移动支付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针对互联网支付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但移动支付是新兴技术,且涉及较多相关部门,需要更加详细、全面的法律体系。一是建立完善的移动支付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和行业标准。这样就可以对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进行强有力的约束,有效地打击了一些小型支付平台违规挪用用户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的违法情况,对维护用户资金安全和规范移动支付市场秩序有显著作用。二是明确监管、支付等部门的权责。通过厘清权利与责任,实现不同部门责任的无缝衔接,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安全漏洞,从源头上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三是借鉴国外移动支付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构建起更加成熟和完善的移动支付环境,才能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4.3构建并推行全民信用体系

加快构建国民征信体系,是构建诚信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支持移动支付健康发展的可行性手段。结合现阶段移动支付的发展现状,以及国民整体信用水平,下一步要重点对于那些失信用户实行更加严格的限制性措施。在征信平台上建立“黑名单”,将失信用户拉入黑名单后进行公开、公示。这样既可以提醒其他用户,又能够起到警示、威慑作用,对提升国民信用水平,支持移动支付良性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5结论

网络经济的发展,让移动支付这一新型支付模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既要客观的看待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以及存在的隐患,又要多方统筹、多措并举,为移动支付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对于监管机构来说,要通过完善监管制度与征信体系,从宏观上为移动支付的发展提供支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要增强自我的安全意识和防诈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移动支付的优势得到突显,为个人的生活带来便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魏国强.移动运营商主导的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孙博翔.网络经济下移动支付消费现状分析[J].明日风尚,2018(11):305.

作者:周鹏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