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流通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流通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流通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分析

摘要:现代流通竞争力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增强,尤其是对于区域国民生产总值、经济结构优化、扩大就业、提升消费等方面。本文将运用对比、类比及数据分析研究方法,从四个维度分析现代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落脚于分析中原地区现代流通业对其经济、就业、消费及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通过分析可知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对经济、就业、消费及产业结构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区域经济发展;中原地区;产业结构

引言

经济全球化导致资源的全球配置、产业的全球分工与合作加强,产品全球分配和不同市场个性化需求的发展,赋予了现代流通业新的发展意义。有学者指出美国强劲的综合实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其GDP总值以及先进的制造业,其现代流通业的竞争力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先导作用。自2009年以来我国已充分认识到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强调促进和加强现代流通业的发展与壮大(曹晓飞等,2020)。图1为部分发达国家流通业增加值与同期GDP比率,由此可知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将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有活力与张力(陈建中等,2020)。因此在确定现代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耦合关系的前提下对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经济、就业、消费及产业结构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现代流通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分析

如图2所示,流通与商品生产、商品到达最终消费者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现代流通业可以引导市场需求,将市场需求传导至生产领域,促进生产;同时现代流通业通过商贸、批发、零售等第三产业刺激与带动消费(王鹏飞,2019)。流通业最终通过实现商品市场交换的桥梁将生产制造业与其他产业连接在一起,提高三大产业的连接度。因此现代流通业在整体经济发展中起到先导作用(孙涧桥,2018)。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竞争更加白热化,企业更加注重交易的条件与成本的降低,流通业所处的地位使得其更加熟悉国际市场交易条件与壁垒,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便利现代化的流通业是高效连接海外市场和实现和优化资源全球配置的利器,进而加强国内商品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现代流通业的竞争力表现之一是高效低成本的流通效率,以促进商品生产与消费活动的高效率与低成本。流通业的天然职能是对各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因此整合方式的优化升级将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任其俊,2017)。产业发展以现代流通产业发展为前提,现代流通业助推优势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国际市场的开拓。流通业中的知名企业对于流通业先导作用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大流通企业不仅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在区域内树立品牌效应,提升区域影响力(闾志俊,2017)。近年来,中原地区通过著名企业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带动着中原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其中郑州丹尼斯百货连续7年上榜中国连锁百强,2017年以后地位提升至26位,门店与销量都增幅明显。其中2015年门店为430个,增幅超过60%。河南大张实业凭借实力晋升至百强连锁第48位。

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及依据

现代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其本身的竞争力决定。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现代流通业的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联动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维度:首先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大小将决定对GDP的贡献力度;其次是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就业、提升就业率有促进作用;再次现代流通业的竞争力提升对消费有推动作用;最后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赵丽丽,2017)。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并通过图3中的指标进行反映。国民经济贡献度及集中度指标是对现代流通业市场结构成熟度的反映,经济规模与集中度水平进一步反映了影响流通业发展的市场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市场绩效,进而反映出现代流通业在区域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如何(范馨月,2017)。现代流通业主要是集中于服务业,这决定了其可以吸引众多劳动力提升某一区域的整体就业水平,因此从就业人数以及质量可以反映出某一区域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地位及发展成熟度。经济贡献的指标主要是反映现代流通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展所处的地位,通过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可以间接反映某一区域现代流通业的生存现状与发展水平高低(孙金秀,2016)。产业结构中的一级指标主要是对流通业中具体企业的反映,主要是从流通业企业的规模、数量、品牌价值及公司治理现代化程度对现代流通业竞争力进行反映。

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中原地区一般指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以及山西省,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并根据历史因素,称其为中原地区。本文中将结合前文的描述分别就现代流通业对中原地区的经济增长、GDP贡献、就业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升级贡献进行研究。

(一)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GDP的贡献产业之间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相互孤立的。三大产业之间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带动的(祖健鹏,2015)。现代流通业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如物流业、仓储业等。这些行业无不体现着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衔接与带动。甚至可以说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水平可以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转效率。现代流通业发展越顺畅、效率越高说明其对各产业的带动越明显,这直接体现在现代流通业产值所占GDP总量的比值。比值越高,说明现代流通业对GDP的贡献越大。因此现代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可以整体反映一国流通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它成为评价一国或一个地区现代流通业对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力度。如图4所示,自2015年以来,对于我国和中原地区而言,现代流通业与GDP保持着同步增长,现代流通业的增长带动着GDP的增长。

(二)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消费的贡献消费带动着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消费的增长并带动消费的方向。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成熟度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否被有效实现。流通业发展的方向及方式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消费的水平、消费结构的侧重以及方式的转变等。消费支出对2018年GDP贡献率高达76.2%,由此可知,现代流通业担负着消费功能实现的重任,其竞争力的提升对于GDP的贡献将非常巨大。实际自1998年以来,我国现代流通业产值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增幅达到百分之百。随着我国促进内需,加强国内消费口号及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消费水平大幅提升。从图5数据可以看出,中原地区现代流通业产值对于拉动消费的贡献要高于全国水平,表明在中原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流通业对其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三)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产业结构的贡献现代流通业自身发展的成熟度与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反作用于消费的振兴,同时也可以反作用于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流通业的良性发展也可以带动餐饮及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购买力,促进该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2018年中原地区第三产业的总产值占整个地区GDP比重超过45%。与2017年相比,中原地区第三产业增长速度高达10%,如图6所示。此外,第三产业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其中服务业通过服务质量以及水平的提升,加大信息服务、休闲旅游服务、科创服务的发展。中原地区以省会中心城市为核心,实现逐步向周边地级市扩散发展,逐步实现中原地区第三产业的良性循环式升级。

(四)现代流通业竞争力对就业的贡献现代流通业投入成本远低于工业型产业,对技术及资金要求并不是太高,较低门槛的创业环境与条件可以吸引大批青年的创业与经营。目前,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其流通业就业的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数的四分之一,由此可知,越是发达地区,其流通业越发达成熟,可以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对于中原地区而言,1998年以来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接近两百万人,至2018年中原地区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的劳动力就业人数超过四百万人,增长近一倍,如图7所示。有学者利用现代流通产业的行业数据,通过在相应软件中运行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为现代流通业产值的增加将直接增加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具体而言,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0.35%的劳动力就业。因此,现代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对于就业具有非常良好的促进作用。

结论

对于区域而言,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交通或文化优势,通过政策的制定将不同地区的不同产业通过政策相连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区域之间通过资源的合理调度与配置,实现优势互补。自现代流通业战略规划被国家提上日程,中原地区对于现代流通业的发展高度重视。目前中原地区的经济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65%,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区域财政收入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均有较大改观。中原地区应当在如今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通过对自身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加强区域间联系,利用交通与地理优势,实现资源的相互利用与配置,实现经济的同步发展与进行。

参考文献:

1.曹晓飞,赵芬芬,万月亮.商贸流通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贡献测度—基于因子分析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20(5)

2.陈建中,刘杰.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

3.王鹏飞.京津冀流通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理论与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9(9)

4.孙涧桥.区域经济差异性发展与商贸流通共生路径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5.任其俊.新常态下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价格月刊,2017(10)

6.闾志俊.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8)

7.赵丽丽.新型城镇化环境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综合实力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3)

8.范馨月.从共生角度谈商贸流通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2)

9.孙金秀.我国现代流通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性测度与评价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6)

10.祖健鹏.新常态下长三角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36)

作者:曹冰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