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中新乡贤的作用机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通过新乡贤的重要作用机制发挥可以有效促进乡村经济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等多方振兴力量。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面临自上而下推动,陷入组织机构不健全,规则章程不完善,文化宣传引导不足等障碍因素。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必须严格地以乡村整体合力为基础,明确村民自治,深化村民实践,增强乡村整体的内生动力,完善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乡贤;作用机制
党的报告首次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目标关键在于“人才”。乡贤是乡村中有能力、有声望的长者、贤人,乡贤治村融合了自治、法治、德治,在乡村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时代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的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重要主体。他们不仅具有传统乡绅的礼仪文化、素质涵养,还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知识、精湛技能和广阔视野,在政策宣传、舆论引导、纠纷调解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更是推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功用
新乡贤,是指当下乡村社会中有一定的知识、能力、技术等资源并能够为乡村的经济、政治、生态、文化等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才。通过查阅文献,新乡贤与传统乡贤不同,他在定义和范围上都有了一定的扩展和延伸,这是时代变迁和转型的结果,传统乡贤是乡绅,他们扎根于家长的传统文化,新乡贤则分为“在场型乡贤”即传统平民型乡贤,“不在场型乡贤”即精英型的乡贤,他们是返哺桑梓的业界精英。不同分类和角色也影响着他们在乡村发挥的作用。“道义共同体”是新乡贤参与乡村振兴强大的运转逻辑。近些年来,地缘和血缘的认同天然的成为连接新乡贤与乡土的强大精神纽带,以此为动力,新乡贤的触角慢慢延伸至地方政策、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地方利益,其作用的发挥不仅连接了国家与社会、农村与城市,更粘合了乡村内部千千万万的农民,关系着党和人民的黏合程度,关乎和谐党群关系。新乡贤的核心要素在于“智”与“志”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新乡贤在“智”资源上走在前列,他们有新知识、新技术、新思路,在乡村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能够为家乡的某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会灵活运用有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举措;另一方面,“志”资源使得新乡贤带来的知识、智慧的同时,还能够体现出他们热心公益、勇于牺牲、乐于奉献、锲而不舍等精神。
1.1颜值:助力乡村生态宜居
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生态宜居乃民心所盼,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的财富。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新乡贤代表给了答案。水库村新乡贤代表,积极向村民宣传垃圾分类相关政策和知识,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美化乡村环境当中,目的就是给村民提供河道清理、绿化养护、篱笆扎建、水电维修等公益岗位,让村民融入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环节,美化村庄、提升颜值。
1.2产值:从“三产融合”中来
发展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首要命题,新乡贤群体能够为农业农村人口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带动产业兴旺。如黄家浜村“姐妹创业园”,通过劳务专业合作社,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通过联户联销,发展蘑菇基地、芦笋基地和粮食基地,助力黄家浜村“一家一品”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东云村引进人才方腾,创立笠歌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品种植物的驯化、培育、研发,他发挥工作及专业优势,帮助东云村完善并打造了“云端花事”项目。
1.3气质:激活“乡村文化之魂”
新乡贤通过发挥其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加强思想引领,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文化名人效应,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将核心价值观扎根在村民心中,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吴房村乡贤代表吴群,作为国家一级越剧演员,心系家乡,在吴房村设立工作室,每逢节日或村里重大活动,回乡义务演出,并免费给村民教学。村民越剧爱好者自发组建越剧演出队,将村规民约、美丽乡村建设口号等,编为朗朗上口的戏曲进行传唱,受到广大村民的热烈欢迎。
2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的障碍因素
2.1组织机构不健全,资源挖掘利用不够
金山区村级层面成立新乡贤组织的还不多,总体不到10%。已成立的新乡贤组织在功能定位方面还不明确,没有具体的议事章程。在新乡贤推荐选拔方面,没有规范的认定标准。目前,金山区新乡贤组织及新乡贤个体,作用发挥更多是体现在政策宣讲、矛盾化解、村务治理等方面,在产业带动方面明显不足,尤其是对生在本村身在外地的“不在场”新乡贤和“外来”新乡贤挖掘利用不够。
2.2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参与动力不足
目前,在村级层面普遍没有建立联络联谊、参与乡村重大事务、活动经费保障、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监督评价等新乡贤组织的配套保障机制。受传统观念影响,乡村中年龄结构失衡,在40岁以下的仅占19.4%,60岁以上的新乡贤占42.0%,年长的传统乡贤们年事已高,威望尊严、感召力号召力还在,但是往往对于新鲜事物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缺乏长期的关注和解读,往往不敏感、不敏锐。
2.3文化宣传引导不够,认同归属感不强
近年来,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入城市,由于时间流逝以及乡村文化之间逐渐断裂导致乡村价值的认同感下降。同时乡村能够传承优良文化的人员减少,剩余村民参与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热情度不高,导致村落整体文化氛围的缺失,在本次调研中,有51.25%的村民表示新乡贤文化宣传氛围还不浓厚。此外还有少数村民持有陈旧观念,把优秀商人视为暴发户,对其成为新乡贤的转变不能接受,新乡贤正面模范形象的树立愈显关键。
3新乡贤作用有效发挥的对策建议
3.1明确功能定位,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培养造就一批扎根农村的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和职业经理人,积极带动村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大力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有条件的村、镇,成立新乡贤组织,区级层面建议由民政部门牵头,镇级层面建议由社事办牵头,加强对新乡贤组织的联动管理。以章程制度形式明确这类组织在助推经济发展、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等活动。
3.2带动产业发展,鼓励招商引资
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根据界定的范围标准,对本区域新乡贤数量、分布、结构及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由专人负责,建立新乡贤动态管理数据库,按照类别建档,实行动态管理。为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对重大项目可实行“一事一议”,探索“乡贤+”的混合投资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带领乡亲共同富裕。
3.3保障工作落实,健全运行机制
在新乡贤组织建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调动新乡贤组织和新乡贤个体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建议建立三个方面的配套保障机制:即建立联络联谊机制、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监督评价机制。只有三方合力,建立绿色账户,设立部分奖励资金,对无法正常履职、履职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涉嫌违纪违法的,由新乡贤组织劝辞或取消其相关资格。
[参考文献]
[1]付翠莲.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困境与内生权威嵌入的新乡贤治理[J].地方治理研究,2016(01).
[2]王文峰.“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6(08).
[3]张颐武.重视现代乡贤[N].人民日报,2015-09-30.
[4]张静,王泽应.乡贤文化的理论内涵及其传承与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作者:唐珂 单位: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