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振兴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及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及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振兴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及路径

摘要:党的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乡村复兴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农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和谐家庭的重要历史使命。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的最后收官之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乡村振兴发展中的内在动力,将发挥着持续与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此文从乡村振兴和人力资源概况出发,探讨乡村振兴发展中人力资源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我国乡村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振兴乡村;人力资源;制约因素;综合素质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在新时代的意义

党的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提出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动农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是一个大战略。在振兴乡村的发展历程中,需要充分保障农民生活富裕,使得振兴道路越走越宽阔。而乡村振兴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从战略的眼光考虑发展的方向。农业需与现代化科技相结合。如果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乡村振兴发展,才可保障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步入高潮。尤其从20世纪五十年代一直发展至今,农业发展给经济进步提供根本动力,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在此过程中,农村仍然相对落后于城市,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2019年,我国GDP总量为99万亿元,我们经济发展已经有能力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美丽和谐家庭的重要历史使命。加快农村复兴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需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实现。长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人力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发挥着持续不断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得到进一步落实,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然而各类乡村建设问题层出不清,尤其从人力资源角度考虑,人力资源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努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每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从科技发展的角度看,需要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所以要从乡村振兴做起。中国人口中有将近九亿人都生活中农村,所以农民的问题就是影响整个中国的大问题,甚至会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所以需要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充分了解人力资源带来的变化,研究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寻找实施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找出问题所在,从实际出发,提出加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人力资源制约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发展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是,从现有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一)乡村人力资源总量过大从理论上讲,一般人口不是人力资源,只有将他们投入生产过程并结合其他生产要素创造价值,劳动力才能成为人力资源,才能够成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优势。中国的农村人口数目庞大,但是人口多并不代表真正具备发展优势。而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源过剩和耕地等自然资源的短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并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农村人口从2010年的6713万减少到2017年的5761万。从农村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50.04%下降到2017年的41.48%;从农村就业人数来看,截至2016年底,共有3517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1%。尽管农村人口逐年减少,但农村人力资源仍然庞大。

(二)农村地区整体综合素质偏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国当下的农村实际发展状况是人力资源整体水准不高,难以满足农村振兴所需的人力资本支持,已成为传统的集约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瓶颈。其素质主要表现为普遍的低学历、低素质,技能差和缺乏高质量的劳动力。根据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在全国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中,有将近44%的人员是小学或以下文化水平。而有将近48%的相关工作人员是初中文化。高中或中等文化程度的占7.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1.2%,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91.7%。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业劳动者比例不超过7%。大多在农村当中的劳动力并不具备职业方面的相关教育,对技能的了解少之又少。而真正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的人仅占0.1%至3%,仅有0.4%。

(三)农村教育系统投入严重不足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的惯性,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重点展现在以下四点:一是当下农村中的教师无法真正实现更新换代,大多数教师年龄较大,综合职业素质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平均装备价值和教学设施不足等。二是向农村各个方面的投资还不够,缺乏农村创新和创业的环境。农村公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农村人才、智力、技术和管理的渠道还不畅通。三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未取得预期效果。培训还没有形成规范体系,培训过程注重理论而轻实践,农村的各种发展长期缺乏人才支持。四是农村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存在偏见。有不同程度的“非农”趋势。受过训练的学生越来越不熟悉农业、农村和农民,但他们渴望城市生活。农业院校的人才培训与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脱节。农业院校的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大大加剧了农村振兴人才的短缺。

(四)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人力资源区域结构不合理。中国的东南部地区整体经济较为发达,所以大多数人都会通过人口迁移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就业机会。这些也就间接导致人力资源无法有效分配。二是农村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总量不足。原农业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农村实用人才总数接近1900万,仅占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人数的比例不到5%。根据《 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2017年农民工总数达到2856.52万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7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上的农民工占52.4%。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严重流失造成农村发展后备力量的不足,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力提升和农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因素。三是农村人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人才向城市集中的趋势,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使许多农村地区成为“空心村庄”。其余的弱势群体,例如老年人,弱者,残疾人等,被称为“ 386199”留守部队,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以及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要。四是人才产业和行业分布不均。大多数农村人才集中在第一产业,而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才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和公共发展等领域,核心人物稀缺,而新的农业产业迫切需要人才。

(五)农民的保守思想使得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发展至今,中国的农村经济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尽管中国的变化较大,但从农村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上看,依旧十分堪忧。大多数农民长期保持小农经济的发展思想,很多新技术在推进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阻碍。对于现代化的新科技产品使用较少,所以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市场变化。而农民的分散种植方式无法形成系统,也就难以推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在传统的种植理念的基础上,大多产品无法实现量化高产。而农民的思想过于保守,所以如何促进他们的价值观转变,成为一大难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他们的日常劳动生产率,长期停滞不前。

三、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中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

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从根本上说是一项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激发农村人才活力,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让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进而推动农村发展振兴,这是改变农村相对落后的重要的人力资源,旨在为实施农村振兴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实现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发展和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社会推进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加快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个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的农民人口众多,需要充分关注农村中的劳动力资源,同时要考虑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特殊的国情,选择更合适的开发和发展方式。我们不仅需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还需要发展市场密集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有数千万的人才,而且还有数亿的高素质劳动力。因此,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在对农民素质的高要求与农民素质较低的现状之间这一巨大矛盾面前,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走开放兴农的道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和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开发,建立城乡融合发展和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机制,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源配置,以全面发展和振兴农村经济。

(二)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实现教育科技双丰收。应对当下的市场环境变化,尤其在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时,人才方面的竞争至关重要。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从加大农村投入做起。首先,要进行乡村教师方面的资源重新整合。定期实现教师培训,了解当下最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城乡教师双向互动,提高绩效工资和补贴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其次,对职业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以适应新的市场形势、适应传统的农业转型的需要。在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实施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渠道,重点培养新型专业农民,提高其职业技能。三是,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统筹安排,行业驱动的农民教育培训制度和培训机制,整合各种的培训资金,因地制宜,注重实践,有效增强培训效果,真正将农村人口优势转化为农村人力资源优势。

(三)完善农村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的领导水平,建立以地方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为基础的人才市场。通过监理示范基地等方式来促进农村人才队伍发展。 二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支持,鼓励自我发展。加强政策指导,促进小额信贷政策对农民的重要作用,建立农村创业孵化体系,鼓励农民进行创业活动。三是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的支持制度,保障其个人权益,尽可能解除其后顾之忧。建立高技能人才回乡服务机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服务中介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共享劳动信息服务,为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引导农村智力回归农村创造基本条件和渠道,以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四)进行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整体使用率提升农村土地广阔,人口众多。但资源本身的分散性使得整体的使用效率不高。因此,从经济增长角度,了解农村的资源情况,实现良好配置和问题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通过控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方式解决根本问题。帮助农民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普及现代化科技的相关知识,让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身理念。另一方面,农民返乡后,给留在农村的农民带来了新的观念,也能带动和提高周围农民的素质。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从资源流动角度看,人口迁移等问题烦琐复杂。所以要了解市场发展趋势,保障资源有序流动,使得农业人力资源的数量与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相匹配,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补齐乡村发展人才“短板”,重视乡土人才的作用,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带动效应,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与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人才驱动”。着力把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与农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本土优秀人才引出来、选出来、留下来。让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企业家等汇集农村,达到多方资源及要素和谐相处的局面。

(五)改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大相关投入经济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链发展。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共同进步。对农村当中的人力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不仅要了解市场的发展情况,同时还需要实现市场有序运作。从实际出发,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进而提升农业的总体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逐步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实施农村振兴战略上取得成效。充分保障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的和谐稳定,帮助农民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要积极培育农村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农村居民增加人力资源投资的经济基础,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要把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政府应以合理指导引导农村智能化为出发点,支持创新产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

(六)推动农村文化振兴,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进一步增强农村居民法治意识,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破除农民中现存的和许多潜在的保守思想,让农民可以了解新技术并使用新产品,积极适应市场和科技的发展变化,提升自身实力。促进劳动力资源的主要精神状态,包括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价值观,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充分尊重劳动人民。通过合理方式使得农民的创造性提升,进而将更多动力投入到乡村建设中。

参考文献

[1]张红宇,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意义[J],国际人才,2018(08):10-14.

[2]李向光,为乡村振兴锻造农业技能人才[J],中国人才,2018(11):50-54。

[3]郭文娟,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经营管理[J]2019(01):80-83.

[4]郝慧娟,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探究[J],区域经济,2014(04):153-157.

[5]朱丽蓉,农村人力资源管理浅析[J],农民培训,2018(05):246-250.

作者:徐姗姗 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