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振兴下的旅游村卫生室改造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的旅游村卫生室改造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振兴下的旅游村卫生室改造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村;卫生室;医疗紧急预案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旅游的热点,每逢大小长假,各乡村旅游村往往是人满为患。这对旅游村的医疗设施配备及医务人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满足当地村民的日常简单医疗需求,游客的安全问题也是应该给予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旅游村的卫生室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近几年兴起乡村旅游的热潮,许多有特色的传统村落借助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这些村庄一般都在中心城市周围,是小假期时城里人休闲的热门去处。但这些由传统村落改建而成的乡村旅游村,在公共设施配置上存在各种不足,特别是医疗这种较为基础但使用频率不高、不属于游客紧急需求的设施,往往不被景区重视。有的景区甚至没有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施,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也没有卫生服务站。近期曾出现多起由于缺少必要医疗设施而导致救治不及时的惨痛案例,在网络上多次引起热议,值得反思:在乡村旅游景区中是否存在这种隐患,以及如何通过医疗设施和专业医疗人员的投入,在满足村民的日常医疗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乡村旅游村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能力,保障游客的生命安全。基于农村本就落后的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服务能力,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卫生室的医疗设施配置及医务人员能力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村的卫生室改造要求

(一)规范要求乡村旅游村的医疗设施主要针对本地居民,并为游客提供紧急救助。游客对医疗设施中的卫生室、中西药店有较大需求量,对综合医院和门诊所需求较小;本地居民对综合性的医疗设施有较大要求。满足本地居民需求的医疗设施的设置,可参照城市公共设施标准。农村卫生室应满足基本的医疗职能,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兼顾预防、保健、健康宣传等职能,与综合医院的职能进行有效配合,形成完善的医疗服务系统。满足游客需求的卫生室配置,可参照《旅游卫生标准》中的规定:建立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救助体系,能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和意外人身伤害事故。非城市风景区设有医务救助站,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及常用药品,建立处理突发事件档案。城市景区建立与城市紧急救援系统紧密相联的机制,有紧急救援预案并具备一般性救助条件,记录档案详实。

(二)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根据《村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村卫生室须配备无障碍设施等必要基础设施;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和卫生室等分室设置,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可设置康复室。诊断室数量与医生人数匹配,候诊区设置合理。观察室应设有观察窗(能清晰了解观察室内情况),具备通风条件。各室布局合理,符合感染管理要求。治疗室配备治疗(处置)台、物品(药物)柜、无菌柜、冷藏包(箱)、出诊箱、急救箱(急救药品不得少于12种)、治疗盘、有盖方盒、利器盒、地站灯、必要抢救器材(如氧气瓶、开口器、简易呼吸器、吸痰器等)等。

(三)农村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积极开展在职员工培训,开展关于医疗设备使用能力的培训、急救医疗知识与技能的专题培训。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现场救护、使用除颤器、心脏复苏操作等各种急救技能。遇到游客意外受伤,应能够熟练应用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等救助方式第一时间对游客进行有效救助。招聘专业水平高的医疗服务人员或医学院毕业生,也是提升村卫生院医务人员素质的一种途径。应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村医疗服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农村医疗服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景区医疗应急预案要求1.提高景区医务人员的应急能力针对景区医务人员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其应对各种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能力。2.与综合医院等各方建立联动机制建立景区管委、村卫生室、120、综合医院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在发生突发医疗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争取急救的黄金时间。3.建立健全常见疾病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制订科学、简明、有效、易于操作的风险应急预案,规范主要内容,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防护。

三、柳沟村卫生室改造思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延庆区柳沟村作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其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乡村旅游也已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带动居民就业和收入。其公共设施配备较其他刚发展的旅游村来说,相对完备,但在对其进行实地调研之后发现其公共医疗设施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缺失。

(一)柳沟村现状北京延庆区柳沟风俗旅游村于2008年被评为年度“北京最美的乡村”,是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现有村民402户、1110人。乡村旅游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特别是以火盆锅为核心的“豆腐宴”更是香飘京城,许多到周边景点游玩的市民都慕名而来。医疗设施方面,柳沟村游客服务中心及志愿者服务站仅有创可贴等简单药品,并未配备急救设施。以柳沟村游客服务中心为中心,在10分钟(距离800m)、15分钟(距离1200m)步行距离范围内虽然有一个卫生室,但并未配置必要的急救设施。村卫生室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指引标志且较为隐蔽,开门时间不确定(调研时并未开门)。药店也仅有一个,最近的医院是北京中医医院延庆医院(10.2km)和北京市延庆医院(10.7km)。

(二)柳沟村卫生室改造策略柳沟村的卫生室想要满足村民和游客的不同需求,应该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在原有卫生室的基础上,依据《村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和《旅游卫生标准》中的要求,补充缺失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和项目,对村卫生室的功能房间重新进行合理划分,为村民及游客提供切实的平时医疗服务和应急医疗服务。完善村卫生室的医疗设备及药品储备,积极开展提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诊疗能力和应对突发医疗事件的应急能力的各种专项培训,规范村卫生室的工作时间及工作流程,切实提升村卫生室的各项能力。

(三)柳沟村景区医疗应急预案完善景区急救设施的配置,提升景区的医疗硬件设施水平。预留紧急通道,在突发医疗事件发生时,能畅通送医,不浪费急救黄金时间。在景区建立常见疾病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在遇见突发医疗事件时能及时反应,为患者争取急救时间,与综合医院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送医。对景区医护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对其他员工也应进行常见简单急救措施的培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整体应急能力。

四、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导下,农村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产业转型,促进村民就业及增加村民收入,乡村旅游业成为热门的乡村产业改造目标。我们在享受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红利时,更应该完善景区公共医疗设施,在满足村民切实需要的基础上,把游客的需求也考虑进去,建设安全的乡村旅游村。

参考文献

[1]杨宏强,孙丽华.景区紧急医疗救援83例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15(19):44.

[2]刘云飞,焦明强.西部农村某镇医疗卫生服务现状分析与建议[J].重庆医学,2014(34):4693-4696.

[3]储灏,姚适,刘毅.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现状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7):1273-1275.

作者:苏彤彤 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