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振兴下经济发展研究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经济发展研究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振兴下经济发展研究3篇

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篇1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

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能够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作为旅游地的村庄依靠销售工艺品获得收入、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取得劳务报酬以及发展副业(如旅馆、餐馆等)取得收入,这都促进了旅游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乡村旅游行业有很强的连带作用,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有效合作,使地方与地方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得各地在旅游方面可以共享信息和客源,实现经济收入的增加。另外旅游村庄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齐全的生活设施可以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消费,使当地农民收入增加。

(二)乡村旅游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影响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乡村旅游的开展需要引进旅游人才和完善的旅游服务系统,这就为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使农村地区的服务与经营范围扩大,可以使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其他产业快速发展,可以使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丰富,从而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地的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三)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使当地农业产业的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旅游消费者喜欢在旅游地买一些当地的特色产品来留作纪念,这也可以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不错的收益,使农村的第三产业得到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向以观光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转变,这种转变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更加有效的优化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如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与需求相对应的养殖专业户、专业村。

(四)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是指农村地区以自己特有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吸引城镇居民前来观光学习,使得游客放松心情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想要可持续发展下去需要当地居民把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作为首要任务。由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乡村旅游在开展过程中需要确保自然资源不被浪费,如要保护水不要被浪费、空气不要被污染、土地不要被滥用等,从而实现乡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中存在的问题

(一)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乡村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居住者开始到农村体验生活,他们非常想体验农村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但是由于当地居民和游客自我保护环境意识差导致旅游地环境遭到破坏。有些游客可能只管自身舒心,乱扔垃圾,乱写乱画,当地居民可能只顾自身收益,完全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乡村旅游地难以保持可持续发展。其实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旅游地村民不应该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应该做长远打算,为子孙后代考虑。现在旅游地居民盲的开发自然资源,短期来看可能经济效益会很好,但长远来看由于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如果缺少合理的管理和规划,旅游地的经济必然会下降。

(二)乡村旅游管理体系还不健全

由于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管理体系还不健全。现阶段乡村旅游地主要依靠当地政府和当地居民自发治理,这使得旅游地缺乏规范管理,旅游信息不能及时被游客了解,同时游客如果有什么需求也不能及时表达。要想使乡村旅游快速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能够通过各个部门联动形成有效的互动机制,能够对发生的问题作出快速的反应,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要与乡村旅游相关的各个部门能够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乡村旅游一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三)乡村旅游地信息化管理水平太低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喜欢通过互联网或手机获取旅游地的信息以及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自己的出行方式。由于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没有完善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使得这些地区好的生态环境不被外界所了解,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将互联网运用到旅游产业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需要完善自身的旅游信息管理平台,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发不上去,相关的旅游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反馈自己的需求。

(四)乡村旅游地创新型人才太少

目前乡村旅游从业人数很多,但文化素质低下,缺少系统的培训,很难管理信息化平台,很难设计凸显当地乡村旅游的特色产品。通过互联网查找乡村旅游地会发现很多旅游产品类似,旅游活动类似,旅游服务一致,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中创新型人才太少。我们知道某行业的专业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培养,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大中院校都不开设旅游专业,有的虽然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招生很少,而这部分人很少会去农村从事相关的旅游工作,另外乡村旅游刚刚兴起,与之有关的政策支持很少,国家在这方面投入资金也很少。这就使得旅游产品没有创新性,没办法吸引消费者,最终导致游客大量流失。

三、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相关建议

(一)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

目前,国家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逐渐增大,如减免税收、直接补偿生态环境等。可是这里要强调的是政府在投资过程中要有重点,有效果,要防止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其实,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有些地方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扶贫资金,但没有及时用于乡村旅游建设或没能利用好资源。因此要想使乡村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必须深化改革,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联合经营,多渠道、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和相关性政策。

(二)健全乡村旅游开发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一些有能力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大中院校没有开设这个专业,已经开设这个专业的院校,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另外,现阶段休闲农业比较火,可是国家对于这一块的人才培养也很缺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乡村旅游的发展支持,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乡村旅游只有拥有了专业的带头人、专业的工作团队,才能将其的资源充分开发出来。因此要想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国家应加大旅游创新人才的培养,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培养旅游创新型人才的专门课程,鼓励学生到乡村旅游成熟的景点实地考察学习,鼓励学生到农村地区就业,另外也可以聘请专家指导农户进行乡村旅游的经营活动。在管理体制上乡村旅游地的各个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法规政策、经营规则和服务标准。

(三)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信息化模式

多数乡村地区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不便,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低下,这使得乡村旅游没办法借助互联网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很少有自己专门的信息发布平台,导致很多地区没有知名度,旅游产品没办法形成规模,独特的生态环境或旅游特色没办法被游客了解。因此,要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应尽最大力量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平台,设计凸显当地特色的旅游模式,及时更新旅游信息,及时处理游客的反馈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平台首先需要有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其次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而这些都是乡村率有所缺乏的。因此,当地政府需要利用相关政策,积极招揽既拥有旅游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的专业人才。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因为基础设施落后,互联网就没办法普及。互联网不能普及,乡村旅游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四)保护环境,发展资源优势

乡村旅游主要依赖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是否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要考虑这种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要考虑这种影响能不能最后被消除。现阶段,乡村旅游正在从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转变,休闲农业主打田园风光,可以吸引各地的城市观光者回归大自然,这就要求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另外乡村旅游的季节性比较强,为了避免淡季减少农村收入,乡村旅游地应充分利用本地的旅游资源,努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根据游客的反馈信息,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优势资源,并把它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品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它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要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融合。以乡村旅游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农村发展新活力,从而加强农村的经济增长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范晓慧 单位:三亚学院财经学院

乡村振兴下经济发展篇2

我国在乡村治理中积累了诸多经验。针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进一步开展。要建设工业繁荣、生态宜居、农村文明、有效治理和小康生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从政策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企业形式创新等方面着手[1]。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时间短,经过一段时间扩张,形成了遍地开花的格局。乡村旅游规模持续增长,但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已趋近饱和,产生明显的供过于求现象,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对乡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乡村旅游发展中,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乡村生态和人文环境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的模式已不可行。解决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综合带动功能和服务功能,追求乡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政治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1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之一。近年来,农村与城镇的联系随着城市化进程而日益紧密,但农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上仍有明显不足。当前一个阶段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也是大众旅游日益兴盛的时期。如何使乡村旅游实现良性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是一个重要而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随着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互联网+”新业态的冲击,诸多新模式、新情况需要加以完善和规制。

1.1乡村旅游业基础薄弱

乡村旅游应以乡村生态要素和乡土文化为基础,基于全域旅游发展规律进行分工协作,满足旅游者高品质需求,实现旅游产业化。但目前实现这种模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少,归根究底是基础设施欠缺所致。

1.1.1土地要素供给难

乡村旅游业发展一般涉及新建停车场、户外休闲区等建设用地,以及乡镇集聚区块等相关设施或特色住宅配套设施的建设。这一系列配套设施需要增加新的建设用地或临时用地指标。但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制度的制约,大多数行业要求的土地指标比较困难。当土地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时,为扩大规模,一些农家乐甚至通过改造集装箱用于饮食居住或开展项目,以应对不断发展的乡村旅游需求。部分临时搭建的房屋粗制滥造,缺乏安全性,严重影响农村自然风貌,破坏了原有的美感,伤害了经营者长期发展的积极性[2]。由于缺乏宏观规划,耕地占用和废弃造成的浪费也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

1.1.2资本要素获取难

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逐渐增强。乡村度假已经成为许多人休闲旅游的首选。然而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体验型经济,具有市场不确定性、非周期性、产业发展初期资金投入大、项目转化和使用时间长等特点,直接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资金回收期长及成本回收风险较高[3]。农村地区大部分旅游用地使用的是农村集体土地或租赁土地,很多旅游项目缺乏财产抵押,筹资困难。资金短缺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对金融机构吸引力不足,村民和村集体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土地资源变成了“沉睡资产”。

1.1.3其他公共服务要素难以保证

不论城市、农村,衣食住行用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部分地区交通、餐饮、住宿和其他生活配套设施不能满足自建景区或项目容纳数量。景区管理人员无节制地开放景区,导致人员爆满,游客体验大大下降,进而导致乡村观光旅游项目客源流失[4]。

1.2乡村旅游产业化水平低

农业发展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当前旅游业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依托田园风光名胜开展旅游观光业,很少有涉及农业生产、农业活动、农产品购销和文化体验的休闲活动。乡村旅游与农业关系不密切,一些乡村旅游项目追求既得利益,忽视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平衡,产生人为风景化等问题。

1.3乡村旅游定位不明确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不是稀缺的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大量民俗文化村承载相近或类似的文化底蕴,“走马观花”式的游览项目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旅游项目只能满足人们基本的食宿和观光需求,不能满足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一旦出现小有名气的旅游项目,各地一味跟风模仿,导致游客黏性不高,难有回头客[5]。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可持续性。只有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才能给农民带来长远利益,才能振兴农村基础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二是市场化。放开金融资本参与乡村旅游业投融资,对进场资金流向加以控制,使旅游业让利于广大农民主体。三是高效性。通过农业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旅游为基础的新型农村经济结构,将土地利用上升到更高层次。四是本土化。充分发掘本地乡村传统文化、农业文化、非物质文化和文物古迹,做到“人无我有”,在乡村旅游市场中站稳脚跟[6]。

2.1可持续性

保障可持续性应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对个体户小规模开发的监管,二是以村、乡镇、区县为主的大规模规划[7]。一些村民追求短期利益,放弃长期经济效益,导致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受限、经济效益不高。部分地区的行政规划缺乏长远考虑,朝令夕改,基层工作往往疲于应付,使乡村旅游项目停留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乡村旅游项目制造虚假的商业噱头,消耗游客热情。乡村旅游开发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不仅要保护自然环境,也要注重人文环境的保持,避免乡村天然属性被破坏。

2.2市场化

市场化是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效率最大化。乡村旅游更注重服务环节,应通过服务获利。明确具体区域乡村旅游的布局与分工,改善公共服务,适应不断发展的基础设施标准,提供便利化服务。市场化要求在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进行差异化改良。在拥有一项通用功能设施后,要结合文化内涵,将设施打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看点。

2.3本土化

本土化的主要含义是“本土化发展”。作为一种情结的回归与重建,乡村旅游承载着乡土与人性的归宿,是一种对文化和情怀的消费。乡村是乡村旅游的载体,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发展要以乡土文化为基础,以人为主体,成为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回归乡土,感受深植乡土的文化记忆,发扬优秀乡土文化,突出地域特色,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3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路径选择

乡郊地区气候宜人、生物多样、民族多样、文化多样,发展休闲农业有很多选择。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表明,单纯依靠资源优势难以突破发展瓶颈。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配置和优化资源,加强产业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内涵。解决乡村旅游当前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保障农地要素完整

经营性土地和宅基地确权颁证这一关键要素的缺失,是乡村旅游发展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地方政府要尽快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集体经营性土地流转。要落实农户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抵押、上市功能,缓解优质土地资源匮乏、整合不力等问题,扩展乡村旅游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可能性。拥有优质资源的地方村落可借鉴国外规模化观光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土地要素的充分利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3.2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土地规划部门应当制定一系列适应旅游地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以长远视野切实统合乡村与旅游的发展。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参照国内成型乡村旅游项目,积极营造美观、方便、舒适的休闲体验。对道路、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加大修缮力度,对景观、环境加强监督和整治,对景点或项目布局应进行沙盘模拟,寻找最优方案。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以休闲为核心,以符合本地文化底蕴的主题为辅助,合理规划休闲农业旅游具体项目与游览次序,形成不同文化区域背景的特色产业。引导资本集聚并适度开发旅游资源,打造个性化的特色休闲庄园、乡村民宿、种植采摘制作园、精品风光度假区等标志性旅游品牌,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作者:董振南 刘佳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

乡村振兴下经济发展篇3

乡村经济建设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以旅游经济为支撑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我国乡村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乡村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将有助于完善乡村旅游发展体系,从产业结构及发展创新等多个角度为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振兴提供切实保障。

一、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自然环境

旅游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对自然环境负面影响较低,能契合我国对乡村地区自然环境保护基本需求,并以自然环境为基础拓展多元化产业发展。乡村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乡村旅游行业开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对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经济发展而言,其本质是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加速绿色产业体系完善。在提高乡村地区经济水平的同时,保障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避免因对经济产业大力发展,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因此,在自然环境及发展经验加持下,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振兴发展势必将达到新的高度。

(二)人文环境

从商业化发展角度来看,乡村地区土地资源对商业资本投入要求较低,商业投资在乡村地区旅游产业资源开发成本并不算高,其所能创造商业价值与所投入成本相比,能更好的实现盈利。受此影响,在商业化发展市场经济推动下,地区特色文化体系建设得到充足经济支撑,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能与当地特色文化充分结合,有效丰富乡村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内容,弥补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文化不足。淳朴的人文气息也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当地人文环境为导向开发多元化旅游项目,也可为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振兴提供新的发展模式,使人文环境亦可在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方向起到一定助推作用。

二、振兴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重点

(一)加速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建设

旅游经济是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建设主要内容,截止2018年末,我国旅游产业经济收入总额达到近6万亿元,其中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占旅游产业收入总额1/4。面对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以旅游经济为中心产业经济战略,逐渐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方向。为更好加速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逐渐形成,使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得以借助外部资源优势,加强自身旅游产业建设能力,从不同角度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持。尤其是地方政府机构政策扶持,让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二)完善乡村周边产业发展布局

带动周边产业经济发展,也是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建设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对周边产业影响日渐凸显,其中服务业、交通业等行业在乡村旅游经济带动下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9年末,我国旅游住宿行业总体营收相比上一年增长23.9%,以乡村旅游为支撑民宿及乡村酒店住宿占旅游行业营收增长总比例21%[1]。由此可见,乡村旅游对于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完善乡村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及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重要经济产业。

三、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及研究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形势与国内发展模式有着一定差异,以欧美地区为中心的乡村旅游发展,更多呈现一种集约化发展形势,即通过对某一地区乡村旅游产业高投入拉动周边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使其形成一种不同地域之间良性旅游发展竞争关系。因此,欧美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是采用中心向外扩张方式进行开展[2]。与中心地区相比,周边地区旅游服务质量、服务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而亚太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则是利用文化建设带动旅游经济建设,以合作对接方式联合开发乡村旅游产业资源,使服务业及旅游业之间形成长期性互利互惠关系。我国由于乡村数量相对较多,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在乡村旅游经济模式开发方面,并不根据国外旅游体系进行优化,但可以从中借鉴部分旅游发展经验。例如,通过加强企业合作、提升经济发展体系化联动等方式,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乡村旅游发展新体系。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经济发展面临问题

(一)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市场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是市场监管不到位,导致旅游企业违法及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无法切实保障旅游消费者基本权益。为此,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必须要结合乡村旅游实际情况,建立起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从企业管理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管理能力,确保乡村旅游产业能在良好管理环境下高速发展。此外,针对市场监管体系的问题,不仅要重视对企业规范管理,同时,也要基于地方旅游产业市场管理制度的应用,将管理体系独立于现有管理机制,降低外界因素对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影响,提高监督管理部门对旅游企业的管理能力,让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为乡村旅游体系化建设提供管理保障。

(二)乡村旅游产业经济体系建设有待优化

近年来,随着各地区对乡村旅游经济体系建设重视水平的提高,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未来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优化,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做好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断增加新的旅游发展项目,并深化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结构。例如,在现代化乡村旅游建设方面,应将旅游消费者个体需求作为旅游项目设计主要方向,结合现代化旅游发展思维创新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内容。一方面,能保障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时俱进,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旅游项目资源引入创造有利条件。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必要将信息化应用体系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和优化旅游服务便捷性,并为旅游信息宣传提供多元化渠道支持,助推旅游产业经济发展。

(三)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缺失

相比于城镇地区而言,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活水平较为滞后,人力资源匮乏。而乡村旅游经济产业振兴,势必存在一定人力资源应用缺口。为更好弥补人力资源不足,乡村旅游经济振兴发展,应做好有关工作:第一,提升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薪资待遇水平,突出乡村旅游服务岗位经济性优势,提高乡村旅游服务岗位吸引力。第二,是开展与有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合作,从专业教育角度挖掘专业人才,并进一步将其运用于基础岗位服务,提高乡村旅游服务团队专业化水平,使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可以从专业化角度加以实现,为后续阶段乡村旅游产业内容的完善奠定良好根基。

(四)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产业不紧密

产业合作协同发展,是近来年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传统模式的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概念,更多是将发展主动权掌握在旅游企业手中,对于参与合作的主体并不具有主动权。且主要合作方主体规模较小,无法保障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旅游服务质量[3]。对振兴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协同发展合作模式,则要从服务管理资源双向平衡角度,使参与合作的旅游服务双方及多方,均能在产业合作方面充分收益。对基于共同发展规划旅游产业布局,则要提高合作企业主动参与意识,更好保障乡村旅游产业服务质量,进一步摆脱传统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内容限制,有效加速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振兴目标实现。

五、振兴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树立良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品牌意识

树立良好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有利于乡村旅游服务的推广。新时期乡村旅游产业品牌建立,基于旅游企业自身能力加以实现,地方政府机构应作为管理方给予企业一定政策支持,而非是不断提供提地方保护。针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品牌战略的应用,应先对主要旅游潜在消费群体进行定位,掌握不同群体对旅游的服务诉求,并逐步完善。而后结合企业优势及地域环境优势,加强对乡村旅游品牌服务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使新时期乡村旅游产业经济振兴能从品牌化发展角度稳步推进。

(二)提升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信息宣传与营销

乡村旅游发展信息宣传,应重视对互联网信息资源传播,提高乡村旅游企业及品牌市场影响力,使旅游消费群体对乡村旅游及相关企业形成正面印象。例如,基于网红经济角度做好年轻群体乡村旅游市场资源开发,将网络社交平台作为乡村旅游信息传播载体,不断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开展与不同网络文化圈层合作交流。利用网络文化影响力强化青年一代对乡村旅游认识,达到乡村旅游信息多元化推广目的。另外,针对网络时代乡村旅游信息推广,必须要保障营销信息针对性,准确定位旅游消费群体。根据不同年龄层、消费能力及所处地区做好对信息推广优先级控制,保障乡村旅游信息化内容推广有效性,避免不必要推广资源浪费。

(三)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产业生态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产业生态体系建立,其目的在于提升旅游业发展对周边产业形成积极影响,使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应用得以进一步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乡村旅游服务。传统乡村旅游产业生态主要围绕餐饮、住宿两个方面开展,新时期乡村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必须要丰富产业生态内容,将与旅游业发展相匹配的服务项目均纳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体系。要提高产业发展完善度,保障消费者乡村旅游服务满意度,以此建立良好乡村旅游服务口碑,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能更好立足于现有市场环境。以便在为乡村旅游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过程中做好正面信息宣传,为后续阶段乡村旅游产业更好扩大市场占有率创造有利环境[4]。

(四)创新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新模式

传统模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已不适用于现有市场形式,乡村旅游企业必须基于对旅游发展体系的完善做好内容创新。首先,旅游企业要在旅游服务方面开展创新,将传统服务形式在移动智能设备中加以实现,并积极与相关服务行业企业进行合作,采取旅游服务管理联动办法提升服务质量,使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及服务便捷性均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在旅游方式上。旅游企业应借鉴部分国外旅游活动方式,将固定旅游模式改为自主旅游拓展。即旅游企业仅负责提供旅游路线与服务保障,让游客去自由探寻,充分融入自然。最后,在旅游管理方面,旅游企业应采取服务管理评价机制作为旅游管理主要形式,根据评价内容及等级划分的不同,了解消费群体对乡村旅游的服务诉求,继而更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六、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做好体系化完善,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完整度。通过互联网推广宣传,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建立一种网络时代乡村旅游文化。以地区特色文化为导向加强对乡村旅游内容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与周边产业协同发展,为未来阶段乡村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更好适应时代新环境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雨佳.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特色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33):162-164+167.

[2]李娟梅.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职业能力提升探究[J].成人教育,2019,39(06):60-64.

[3]潘振兴.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黄冈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9.

[4]杨睿智,张怡,刘兴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秦皇岛市石门寨镇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12):146-147.

作者:王唯 单位:枣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