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教育技术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

高校思政教师既具有教师群体的共性,也具有自身职业的个性。他们除了完成常规的课堂知识传授之外,往往还需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培养。虽然德育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但思政教师无疑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高校教师职业能力是高校教师在高等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科研活动等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一、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能力

提升的时代背景新的时代孕育新的需求和使命,当下我们正经历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呼唤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源泉和动力。总体来看,时代背景可以分为国内、国际两个层面,这也对提升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双重要求。

(一)国内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我国自身来看,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当下,正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指出的,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党的指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高校师生的共同要求。

(二)国际层面:教育技术运用深入发展放眼国际视野,信息化时代早已来临,利用教育技术辅助课堂以取得更好成效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慕课”“智慧教室”“数字校园”“微格教室”等新名词也在国际教育界得到更为广泛的使用和实践。所谓教育技术,依据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即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二、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一)上课方式陈旧,“充电”不足现在虽然有不少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授课,但其课件内容也多照搬课本,不够新颖,缺少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创新性设计。另一方面,部分地方高校继续采用旧版、老版教材进行课堂教学,教师没有主动、及时提升理论素养,未能对接最新理论成果,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也缺乏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合理关切。

(二)实践跟进弱化,落实不够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但一项抽样调查显示,高达60.2%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高校普遍制定了相关课堂实践计划,而部分教师却往往以“学生人数多”“实践活动经费和时间有限”等为由极少甚至没有组织实践活动,缺少对学生实践过程以及成果展示的跟进指导,对于计划执行力度不够,未能真正展现实践教学应有的优势。

(三)信息化手段滞后,运用不力当下高校思政教师运用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能力相较于2004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要求的“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还有较大差距。当多数教师开始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时,仍有一些教师不熟悉或不愿使用其辅助教学,这无形中延滞了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整体速率。

三、高校思政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理有格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当作为高校思政教师提升叙说理论能力的重要指南。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叙说理论能力,要从“学”和“用”两个层面进行。1.把握教材基本观点,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鲜活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旁征博引、引人入胜的语言内容,威而不傲、质朴真诚的语言风格,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以的说理方式为榜样,运用贴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语言表达方式,更要在全面理解、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课本知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联系,讲大道理、立大格局、显大智慧。2.加强实践活动设计,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扎根于中国大地的理论,高校思政课也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衔接。教师应以身作则,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走进社会,切身感受、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及时做好对于学生实践活动及成果汇报的记录,不断提升责任意识和教学热情。

(二)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有自信强调要树立“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梦”的语境下,文化自信越发重要。2020年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重要讲话文章,强调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更是教师进行授课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基本抓手,可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思考。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善于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基本认识,但在传承和发展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还显然不足。不同年龄、地区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不同,因而思政课教师在课上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有选择地合理安排课堂内容。教师可以积极挖掘当地丰富的历史、民俗、特产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分,并以此为话题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体会和接触生活中易于感知的传统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2.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的向师性与模仿心理,决定了教师的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课堂上,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外,更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一言一行感染学生,以一举一动影响学生,以自身辐射学生,将文化自信融入学生血液,成为符合优良传统的现代师者。

(三)搭建开放型网络学习平台,教育有技术大数据“微时代”的来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密联系现代教育技术思政课教学,既要有课堂的深度、实践的温度,还要有网络的热度。搭建开放型网络学习平台,引导教师多学、多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授课,是促进教师职业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应从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两方面协同发力。1.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相关理论都需要教师引导,但是不同于以往“大班教学”,新时代的教师需要的是现代化的、能够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新型教室,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人员关注的“智慧教室”提供了一种可能模式。智慧教室集智能录播系统、物联网管理系统、多媒体视讯系统和云计算系统于一体,有利于实现示范课录制/直播、电子考勤等一系列教学环境的智慧控制,还能促进校际和地区间学校课堂远程交流与信息共享,是今后高校思政课课堂建设的重要参考方向,更将成为教师实地操练、提升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2.构建开放型网络学习平台不可缺少相应的软件配置。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组要充分运用好类似“中国大学MOOC”的网站和APP软件,做好本校的网络平台思政课程建设,推进课程资源互助共享,在网课讲授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在进行网课准备、录制的过程中,提升了信息技术使用熟练程度与能力,以此反哺课堂讲授,真正推动思想政治理论与方法入耳入脑入心。

作者:陈笑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