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论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和人才全面发展。而钢琴作为人文艺术中的典型,其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各地高校纷纷开展钢琴教学课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是其教学实践的重点。为充分保障钢琴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结合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高校钢琴教学的理论基础,并提出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方式、教学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组织模式中的具体运用,旨在进一步促进高校钢琴教学改革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现代教育理论

前言

我国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使高校逐渐重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钢琴教学作为塑造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品质的课程,备受欢迎。对人才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高校对钢琴教学开展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丰富大学生的人文品德和艺术修养。但是在当前高校实际的钢琴教学活动中,其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果的提升。为此高校基于现代教育理论对钢琴教学进行改革,这一过程中,对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仍是相关教师需要持续、深入探索的课题。

一、现代教育理论概述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现代教育理论中比较典型的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主张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建构,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过程应当注重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通常需要坚持学生的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情境以及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合理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提高创新和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二)认知取向教育理论基于认知心理形成的认知取向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中包含了多种学说,比如布鲁纳认知发现说、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说等。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和规划,目的是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所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相关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钢琴、认知钢琴技巧和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主体-主导教育理论主体-主导教育理论是基于前两项理论发展而来的,其强调学生与教师认知的主体作用,主张整合“教”和“学”两项活动,则是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应用主体-主导理论可以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凸显学生认知主体的重要性,促使师生相互学习、相互进步,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一)重技巧而轻修养在高校钢琴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师是依据传统教学理念,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注重对钢琴技巧的传输和教学,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缺乏培养。所以当前普遍是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在钢琴教学内容上,教师偏重教学篇幅较长、难度较大的钢琴作品,以展现和传授更多的钢琴弹奏技巧。这一现象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基础,没有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教学,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不足。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创造力严重受限[1]。

(二)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状问题则是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由于大学生来自不用地区,在钢琴基础学习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大部分学生处于零基础水平,对乐理知识的了解程度不深,掌握不足,难以开展有效的钢琴教学活动。比如学生的识谱读谱难度较大,对低音谱、高音谱等辨识不清晰、对音符跳动较大的作品弹奏不熟练等,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部分大学生的肢体协调性较差,其身体各项条件已经发育成熟,而钢琴对手指的独立性、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延展性等,基本已经定型,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手指僵硬、肌肉紧张、手型自控难度大等问题,对钢琴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

(三)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对于钢琴专业教学来说,目前还存在对人才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通常高校钢琴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业余大众钢琴表演人员、社会音乐钢琴教学教育人员等。其中前者包括有国内正规的表演团队的演奏人员,如文工团、歌舞团、酒吧、商演活动、乐队、自由职业等,后者则是覆盖各个层次的钢琴教学人员,比如少儿钢琴教学者、青少年钢琴教学者、基础钢琴教学者、钢琴培训进阶班教学者等。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社会为钢琴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在当前高校对钢琴专业人才的定位,缺乏考虑客观就业需求。现阶段仍是以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定位开展教学活动,以塑造专业钢琴表演艺术家为目标,不符合现代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三、高校钢琴教学的理论基础

高校钢琴教学的理论基础即是教学基本知识,通过运用理论基础能够促使初学者更为精准的识谱和读谱,为开展高层次钢琴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基于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运用理论基础[3]。首先高校钢琴教师与大学生应当端正对读谱学习的认真态度,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读谱时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和指导。钢琴教师应主动做好备课准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教学策略。其次,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科学体现钢琴读谱联系的重点和难点,比如旋律声部、声色声彩等,需要逐一列举出来,便于引导学生提高对读谱练习的重视程度,打好钢琴技巧学习的基础。再次,教师应当加强读谱教学中的音色辨识、指法辨识以及音符辨识、节奏辨识以及奏法辨识等。同时保证学生对读谱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最后,高校钢琴学习是一个由慢到快的过程,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提高钢琴教学难度,保证学生能够熟练的开展分节、分句、分段读谱,提高学习水平[4]。

四、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

(一)教学方式中的运用在高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为充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则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因此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改善以往传统、落后的方法。首先高校钢琴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深入认识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指导教学中贯彻现代教学理念。比如在制定钢琴教学方案时,需基于学生基础掌握情况和教学客观规律,开展针对性教学、层次化教学,保证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都能取得较大的学习进步。其次高校钢琴教师应当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应当注重对钢琴教师的教育培训,尽可能的创造学习机会和平台,促使教师能够充分掌握现代教学理论,进而革新教学方式。最后,高校需要深化钢琴教学改革,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特性,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以适用时展要求和现代化人才培养需求为核心,实施差异化和个性化教学,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充分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5]。当教师融合现代教育理论时,可采用的教学方式有情景式、分层式和阶梯式。在情景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简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创建教学情境,如学习贝多芬的《月光曲》时,可播放作品,加深学生的体会,询问学生听完之后的感受,看到了什么样的场景等。再从钢琴知识入手,分析出曲子的结构、风格等。在分层式教学方式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如理论型、实践型等,对喜欢理论知识的学生应多讲解乐理知识。对喜欢实践操作的学生应演示多种演奏技巧,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实效性。在阶梯式教学方式中,教师要开展问卷调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与学生加强交流沟通,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状况,按照学习难度、学习范围等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能够逐渐掌握钢琴知识和技巧,提高教学效能。

(二)教学学法指导中的运用钢琴教学与一般的文化课程教学相比较而言,其更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相关钢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对关键环节进行把控,比如对钢琴弹奏、技巧传授等方面,必须要将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融合,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实践。这一过程中对于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首先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学生的钢琴学习特点和学习情况,以便于明确钢琴教学任务和重点内容,指导学生向正确的学习方向上发展前进,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可挑选学生感兴趣并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曲目作为教学重点,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最后,高校钢琴教师应当探索个性化指导学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钢琴专业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在钢琴教学中,钢琴教师还应当注重强化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及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学习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困境,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学生的钢琴知识掌握更加熟练、技能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比如教师教学《月光曲》时,教师要制定详细的学法指导方案,合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式和技巧,保证学生使用钢琴时能够顺畅的完成作业演奏,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所以教师可运用认知教育取向理论和主体-主导教育理论,探索多种学法指导方式,对学生钢琴学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三)教学组织模式中的运用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于钢琴教学组织规模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所以在教学改革中,需要融合现代教育理论,创新教学组织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组织,实行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在高校钢琴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则是利用现代教学理念对授课方式进行变革,比如组建学习小组、小团队或者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促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钢琴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教师需要深入掌握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多元化教学组织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和计划。同时高校在教学改革中,也应当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授课能力,可定期开展演奏水平评估、等级考核等,构建完善的教师能力鉴评制度,推动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能。比如,高校钢琴教师在教学贝多芬的《小步舞曲》时,在讲解基本的知识和演奏方法后,可组织学生4人一组,鼓励学生对乐曲进行二次创作。即是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分工合作,其中1人负责作词、2人负责编曲、1人负责演唱,以此形成完整的钢琴作品。基于现代教育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合作的教学方式增加教学密度,提高学生钢琴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增强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校钢琴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重要课程,其必须要有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根据当前钢琴教学存在的现状,应当保证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并在教学方式、教学学法指导以及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深入融合和贯彻现代教育理论。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钢琴教学质量和效能,实现教学创新改革取得实效,为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冯军.浅析高校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02):64-67.

[2]席萌.高校钢琴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20):198-199.

[3]孟梦.高校钢琴教学如何渗透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06):158-160.

[4]郑新.高校钢琴教学的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应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47-50.

[5]白云.基于现代教育理论视角的钢琴教学实践与运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5):61-62.

作者:李铮 单位:贵州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