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

近来惊闻一个4岁的孩子遭到幼儿园老师的“变态”惩罚,老师除了扎孩子脚板,还让孩子喝粉笔水、闻臭鞋子。无独有偶,深圳一名26岁女老师因怀疑自己手机被偷,竟暴打3名8岁的学生。更有“绿领巾”“、双色校服”等在内的一系列事件不断发生。尽管这些事件有其偶然性,事态的演绎细节也各不相同,但透过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件,还是能窥见部分教育工作者基本人文素养的缺乏。我们的社会需要学识渊博的教师,更需要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何谓人文素养?素养不是知识,知识与素养是两回事。蒙田说过:“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进入认知主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当中,才能称为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了文、史、哲等知识之后,更深一层认识到人文之“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那就是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大写的“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只具备工具书的价值,不能叫做有人文素养。素养跟知识的差别有多大呢?两者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也不应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人毒气房。

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懂得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教师王栋生就曾说过一些言辞尖锐的话语“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虽然不像工农业生产的失误那样会立刻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会隐藏在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当其滋蔓之时,真是天命难回。“”如果把那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极端的应试教学也称作‘教育’,是教育的羞耻,也是对教育的玷污。”钱理群先生也曾写道:“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就是‘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教育不能缺失人文精神,所以作为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上海《教育参考》主编吴国平也在文章中说到,“教育”是一个大家都熟悉、习惯的词。

而实际上,大家都在说的教育仅仅是知识的训练,古人说“教书育人”,而今天的教育却是“育分育人”。表面上进了学校就是在实施教育的功能,而实际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基本的生存状态是围绕着分数转的。这种“教育”是打了引号的,只有“教”没有“育”。只强调传授知识,而把育人的功能抹灭了。他担心这样只会离真正意义上“对人的重视、关怀、全面发展”越来越远。而这样的后果长久来看不是很可怕的吗?药家鑫事件的发生不就是一个警钟吗?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理想即是成为“文化的人,在思想和精神上自由的人,不只局限于职业和专业的人”。这种思想和精神的自由给人带来心灵的解放,帮助人们实现思想和艺术的伟大创造,成为文化上的优秀者,用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文化贵族”。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出“精神上自由的人”。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一些学校特别重视和培养的是这样一些技能和习惯:它们给人以自由,深层探索存在的奥秘,在知识发现的真实面前真实地生活。在探索生存的深层奥秘时,同时经历“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两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旅程”,进行的是“信仰和理性的对话”,捍卫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善良、尊严和自由”,培养的是“对社会和伦理问题的敏锐感觉”。回过头再看看我们的教育。

一些教育工作者只是将教书当做一个饭碗,一个可以换来物质和地位的技术性工具。他们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并未将这些充满灵性的花朵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来对待,甚至粗暴践踏学生的权利,并将一种坏的德性和价值观言传身教给学生。教师将教书当做一个饭碗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职业它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独特性。也就是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有深厚的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具备解读生活,解读社会,解读人生的基本能力,才能担负起人文代言人的神圣使命。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现代教师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致,心向往之’”,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是否应好好思考一番呢?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学识渊博的教师,更需要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体罚学生只是极端案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问题则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会学生一些专业知识和如何应试固然重要,但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则是让学生成为具备人文精神的有德性的人。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把“要有独立的人格,有精神追求,有平等的意识,有强烈的责任与操守。知困而学,知难而进”作为我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