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师现代教育人文素养思考

近来惊闻一个4岁的孩子遭到幼儿园老师的“变态”惩罚,老师除了扎孩子脚板,还让孩子喝粉笔水、闻臭鞋子。无独有偶,深圳一名26岁女老师因怀疑自己手机被偷,竟暴打3名8岁的学生。更有“绿领巾”“、双色校服”等在内的一系列事件不断发生。尽管这些事件有其偶然性,事态的演绎细节也各不相同,但透过这些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件,还是能窥见部分教育工作者基本人文素养的缺乏。我们的社会需要学识渊博的教师,更需要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何谓人文素养?素养不是知识,知识与素养是两回事。蒙田说过:“世界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进入认知主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当中,才能称为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在广泛涉猎了文、史、哲等知识之后,更深一层认识到人文之“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那就是对“人”的关怀。脱离了对大写的“人”的关怀,你只能有人文知识,只具备工具书的价值,不能叫做有人文素养。素养跟知识的差别有多大呢?两者有着极其关键的差别。我们不要也不应忘记,纳粹头子很多会弹钢琴、有哲学博士学位。这些政治人物难道不是很有人文素养吗?我认为,他们所拥有的是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养。对人文素养最可怕的讽刺莫过于:在集中营里,纳粹要犹太音乐家们拉着小提琴送他们的同胞进人毒气房。

一个会写诗、懂古典音乐、有哲学博士学位的人,不见得不会妄自尊大、草菅人命。但是一个真正懂得人文价值而“真诚恻怛”的人,也就是一个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我相信,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教师王栋生就曾说过一些言辞尖锐的话语“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虽然不像工农业生产的失误那样会立刻导致严重的后果,但会隐藏在一个漫长的时期,而当其滋蔓之时,真是天命难回。“”如果把那种缺乏人文精神的极端的应试教学也称作‘教育’,是教育的羞耻,也是对教育的玷污。”钱理群先生也曾写道:“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健全成长’。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就是‘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教育不能缺失人文精神,所以作为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上海《教育参考》主编吴国平也在文章中说到,“教育”是一个大家都熟悉、习惯的词。

而实际上,大家都在说的教育仅仅是知识的训练,古人说“教书育人”,而今天的教育却是“育分育人”。表面上进了学校就是在实施教育的功能,而实际上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基本的生存状态是围绕着分数转的。这种“教育”是打了引号的,只有“教”没有“育”。只强调传授知识,而把育人的功能抹灭了。他担心这样只会离真正意义上“对人的重视、关怀、全面发展”越来越远。而这样的后果长久来看不是很可怕的吗?药家鑫事件的发生不就是一个警钟吗?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理想即是成为“文化的人,在思想和精神上自由的人,不只局限于职业和专业的人”。这种思想和精神的自由给人带来心灵的解放,帮助人们实现思想和艺术的伟大创造,成为文化上的优秀者,用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文化贵族”。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出“精神上自由的人”。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一些学校特别重视和培养的是这样一些技能和习惯:它们给人以自由,深层探索存在的奥秘,在知识发现的真实面前真实地生活。在探索生存的深层奥秘时,同时经历“人的思想和精神这两个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旅程”,进行的是“信仰和理性的对话”,捍卫的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善良、尊严和自由”,培养的是“对社会和伦理问题的敏锐感觉”。回过头再看看我们的教育。

一些教育工作者只是将教书当做一个饭碗,一个可以换来物质和地位的技术性工具。他们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并未将这些充满灵性的花朵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来对待,甚至粗暴践踏学生的权利,并将一种坏的德性和价值观言传身教给学生。教师将教书当做一个饭碗似乎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应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职业它有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独特性。也就是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有深厚的素养。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具备解读生活,解读社会,解读人生的基本能力,才能担负起人文代言人的神圣使命。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钱理群先生的一句话“现代教师应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不能致,心向往之’”,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是否应好好思考一番呢?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学识渊博的教师,更需要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尽管体罚学生只是极端案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问题则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特别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教会学生一些专业知识和如何应试固然重要,但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则是让学生成为具备人文精神的有德性的人。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把“要有独立的人格,有精神追求,有平等的意识,有强烈的责任与操守。知困而学,知难而进”作为我们的共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