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略说做好生心教育的三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略说做好生心教育的三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略说做好生心教育的三步

1、爱心

现代的学生,父母工作繁忙,与祖父母生活较多,严重代沟也会造成关爱的缺失。在民工潮的影响下,农村学生又有一大部分留守生,他们从小与父母聚少离多,长久的孤单生活,使得他们孤僻缺少关爱。而在学业上,凭心而论,今天的高中生学习压力确实很大,不仅课程多,作业多,家人的期望也多,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对学习的乐趣几乎消失。语文教师首先要真心关爱学生,除了日常关心外,在教学上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做一位像阳光一样的语文老师,走到哪里照亮哪里。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在那里既能包容严肃认真的思想,又能包容轻松愉快的心情,甚至包容荒诞的问题。教师以身作则把微笑和好的心情展示给学生。试想一位满脸阴云密布的老师,带着法官脸和公安眼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如何发自内心的欢笑,如何敢笑?语文课堂需要愉悦的心情,用这种心情去点燃智慧之火、心灵之火,去照亮语文课堂。这种爱心还体现在,语文教师凭借教材引导学生用充满诗意的眼光和饱满的激情欣赏自然,品位万物,体味人生百态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家园”。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们引导学生体验田园诗中的空灵与淡泊;从苏轼的《赤壁赋》中让学生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从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数,不拘一格将人才”中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和不平;读屈原《离骚》让学生牢记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毁”的探索精神和为真理的战斗奉献精神;读《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让学生了解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残忍;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唤起学生对自然的诗意向往和朴素热爱……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品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体味其中的自然诗意和人文意蕴,学生就能够获得美的享受,追求美的诗意;就能够触动心灵,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丰富的精神家园,懂得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关注社会与他人。语文教师在当下还得兼职另一角色-——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一心理医生的药与治疗方法就是关注、真爱、引导。必须用爱心去关注学生,感化学生。这主要体现在作文及日记的批改方面。文为心声,中学生的心情,人生观,世界观,对人对事的看法都在作文中体现,且日记基本上记录了他们的成长点滴。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心去阅读感受,密切关注学生,对有消极情绪、厌恶心理等不良心理状况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及时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阴暗区。

2、信心

赏识教育策划人之一的欧维建说,人是由一撇和一捺组成的,它有个深刻的寓意,那就是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组成的,每个人都有50%的优点和50%的缺点。我们的教师应提倡“赏识”教育,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于无形中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自信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意为要让我们的学生充满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课堂评价时允许学生出错误,多说几句“不错,有进步”“很好,有潜力”“是的,你的看法新颖”之类的话,天长日久,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信心,从而自我肯定,充满力量与激情的面对人生。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鼓吹盲目自信之风,毕竟我们在现实中生活,在复杂的社会中,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里。学生要能正视缺点,正视困难。这主要渗透在语文教学的作者介绍和人物分析方面。我们语文教材许多课文的作者都命运多舛,一生曲折有顽强的抗挫折能力。例如:《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却突然与20岁的生日时残疾了,他凭着钢铁一样的意志活下来,还写了无数优秀文章。学习《赤壁赋》时,唐宋八大家之列的苏东破满腹才华,诗词歌赋书法都精通,却仍然一生挫折,不得重用,反屡遭贬谪。但即使在黄州那样遥远偏僻的地方他仍没有自暴自弃,写出了他人生当中的无数名篇。还有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司马迁腐刑后书《史记》……让学生理解,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抛弃了平淡、苦闷、压抑、无奈等便成了远离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韩军曾说要强调人间化,生活化,现实化。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信心,一种有抗挫折能力的信心,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有永久战斗力的信心。

3、责任心

目前我们的学生轻易的放弃生命,无视他人奉献,对生活没有激情,沉溺网吧,游戏,甚至现在大学生还流行“宅男”“宅女”的时髦,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学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因此,教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决不能回避对人生、社会的关注与思索,培养学生责任心,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父母,投向社会,尤其投向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例如,学习夏衍的《包身工》,让学生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跟自己的生活对比,再与父母的生活对比一番,由此更深的体会到包身工的可怜,产生对包身工的同情之心,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学习鲁迅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何塑造阿Q、祥林嫂、华老栓、孔乙己等人物形象?作者满腔热忱地关注他们的生存情况、精神状况目的只有一个:“拯救国人的灵魂”“引起疗救的注意”;学习《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时,让学生通过刑具想象当年的维新集中营,老师也可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辛德勒名单》这部影片来获得更形象更深刻的对人的悲悯情怀,对战争的厌恶,从而对美好生活珍惜,尽力维护和平。语文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布置讨论题,如:民工是否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包身工”?我们这个社会中有比包身工处境更艰难或类似的人吗?中国民族有过像犹太族那样被侵犯的历史吗?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加以关注和思考,可以催化他们更多的善心、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生活打下基础,为祖国的将来打下良好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谁也不希望如花生命凋谢,如月人生沉沦,谁也不希望悲剧重演。那么,就让我们把生命教育把心理教育时刻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去…,让我们不断地探索心理教育的方式和途径,从而使语文教学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更上一层楼;而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身心健康,幸福生活;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时代,能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的栋梁之才!

作者:郑文清 单位:湖南省宁远县第二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