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教育产业和产业教育的深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高校扩招的推行,大学生已远不像当年那样紧缺。一方面,大学生的加入给劳动力大军带来了一定的知识装备;另一方面,这些知识装备却面临着如同“屠龙绝技暠的尴尬,功夫在身,世上却无龙可屠———更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虽然简历递了几十上百份,却只能沦为低等劳动力。这样的状况不断重演,使得学生与家长普遍产生了对教育本身的质疑。在高等教育成本不断提升,就业回报远未达到预期的情况下,“读书无用论暠似乎变得十分合理[3]。反思上述问题则需要从其根源入手,即高等教育发展了多年产业化,到底带来了什么?
1.1扩招是政策化还是产业化高校扩招,其初衷是一种精英教学的推动,还是产业人才的扩容? 答案显然是后者[4]。但是如今看来,高校更像一个大工厂,不断规模化地生产着大学生,由于这些学生所接受的教育皆是“规模化暠的产物,自然出“厂暠后便注定是共性的,既突出不了其个性和自我才能,也难以体现其在行业中的领先性。因此,虽然高校有三六九等,但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出身名校的声望较高,总体差距却并不大。这些学子一旦走向社会,通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就业市场人才供给庞大、专业水平同化、议价能力低下、供求关系信息不对称,等等。而当大学生面对艰难的就业形势,所获的起薪点以及在较长一段时间工薪都与低端劳动力水平接近的情况下,似乎在宣告着教育投资的失败。由于我国公办高校在高等教育总体比例上占有绝对地位,因此,与其说扩招是教育产业化,不如说是教育政策化。因为扩招并不是因应社会的人才需求而由高校自发自主的行为,而更像一种政策驱动,放宽招生仅仅是让高校在政策上获许吸纳更多生源而已。但问题是究竟高校需要什么类型的学生。我国高校自身并无一种专业化的衡量机制,其招生标准仅仅依据志愿和高考成绩。换言之,高校对适于专业学习的人才选拔并没有更为积极和有效的办法,面对学生也缺乏有的放矢的招生主动性。因此,高校扩招在本质上体现不了产业化的特质。
1.2教育产业缺乏多元性和竞争性教育产业的多元性和竞争性体现在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综合性大学除外),都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参与招生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竞争和多元机制的基础上,高校的教育水平才有提高和自我改善的可能,培养的学生才能避免沦为“生产线暠产品的命运。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公办教育的一大不足就是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性。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产业化不是扩大招生形成规模那么简单,学校之间如果不能引入竞争机制,高校的发展则不能建立自主性,最终将形成发展意识固化,使得教育出来的学生不论学校或专业,水平如同复制,犹如“生产线暠上的产品。虽然近年来涌现了不少民办高校,但多为教学型,缺乏研究型高校,似乎天生属于 “弱势群体暠。同时由于政策的偏颇,一定程度地弱化了有自身调整经营积极性的民办教育机构的参与地位,使之在师资配备以及招生上难以获得 “公平待遇暠,其招生生源仅是低端生员,师资也难与公办高校竞争。教育产业由于缺乏竞争环境,自然也就失去了对整体高校多元性发展的定位。
1.3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亟待提高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中,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必须按照市场的模式操作,按照市场的机制来对高校进行管理[5]。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将自身定位于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授课的教学场所,以及毕业后颁发文凭的机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了掌握理论知识以外,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就业前的实习。而用人单位却很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操作能力,经验越丰富,越能得到青睐,因为企业往往不乐意将太多的时间和经费花在新手的前期磨合中。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有部分高校不愿主动与企业接洽,而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甚至在挂名的单位进行虚假的实习。由此可见,高校亟待提高对教育产业化的认识。如果将高校定位于一种服务性产业,那么它的核心竞争力就必定取决于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而衡量教育服务质量的指标除了教学、科研等奖项外,最重要的应当是为社会输送的人才质量,以及人才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当学校确定自我定位后,自然会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人才输送的质量是否具有竞争力。只有通过对企业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输送所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学校无论在教育领域还是产业领域的真实核心竞争力。
2对产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对于就业环境所引发的深层次原因,作为产业用人单位也应该审视本身在这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2.1就业市场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定位模糊在现实中,由于用人单位难以招到所需要的人才,只能在不太适合自身要求的人才中选拔录用,虽然试图以试用期来缓冲人才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磨合,但因对某类人才具有长期需求,便形成了一次录用即长期聘用的形式;而求职人员因迫于生活压力,为避免长期失业,往往在寻求对口工作之余,也对部分非对口专业进行应聘尝试。这种供求双方相互探索的过程说明,由于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定位模糊,目前就业市场中存在着职位供求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即所要非人,所求非职。这种状态也说明,大学生即使是名校专业毕业,如果所学非用,也意味着知识的投资仍然是一种亏损投资;而企业因为所用非人,最终也必须花费较大的成本挽留人才,或让出时间使新手度过磨合期。
2.2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无法实现直接对接,导致了双方对人才需求和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学校可能“生产暠出企业不一定需要的人才,而企业也难以在学校招到最合适的人才。虽然有不少企业每年都到学校参加招聘大会,然而这种形式并不能在教育环节上提供信息帮助。事实上,有一种解决方案或许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实现对接。即由企业提出要求,学校量身订造。这就要求学校除了既有的理论知识教学之外,还必须为在校生提供与之对接企业的培训课程或实习机会,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完整的合同化的实习或试用。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既可以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也可使在校学生直接进入用人单位实习或试用,为其加快适用人才的储备;对用人单位,这也是在与高校直接无缝对接中寻找“量身定做暠的人才;而对于在校大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已先行一步进入企业开始使用和磨合阶段,当他们毕业离校之际,自然就具有了“先手暠的优势。
2.3产业教育意识缺失与教育产业不同,产业教育并非在高校中的教育,而是一种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和营销需要而组织的对本单位人才的职业教育。目前,企业对职工的培训主要在市场营销一块。一是因为企业当前开发技术性工种的需求不多,且更多地偏向于开拓市场为主;二是部分制造业企业仍处于低端制造环节,对上游的管理、设计、品牌营造等人才目前尚未更深地涉足。但即使是低端制造,由于熟手工难求,新手工接不上,也导致了在生产线管理上失去后备人才。事实上,大学生进入制造业并非难事,关键是如何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大学生虽然文化层次和理论基础较一般农民工具有优势,但也同样缺乏工作经验,对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不认知。但企业用人不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大学生不情愿委曲求全,即形成僵持局面。如果企业能主动与高校联合,组织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参与企业生产实习或试工,使学生能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真实地接触和感受就业的环境,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企业则不用再担心缺少自身适用的人才,反而对一些缺少的“材料暠可以提前“预定暠。但是现行的企业往往缺少产业教育意识,而产业教育又往往费时费工费钱,所以企业最终只能在人才市场这样信息不能对称的环境中“淘金暠,其用人效率自然难以达到理想要求。
3结语
对于教育投资贬值,不仅需要教育体系进行反思,也需要产业界对用人方式加以改良。真正的教育产业化既要遵循市场原则,也要具备市场竞争与多元参与的准则。因此,对教育投资及学费等问题的讨论归根结底不过是对于教育公益性定位的争议。而所教之才不能为产业所用,并且集体同化现象,才是非市场化、非产业化的深层次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校不仅仅是颁发文凭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如何给社会、给产业经济输出合格的人才。而用人的企事业单位也必须面临一个市场化的过程,面对市场竞争,仅以廉价劳动力的方式谋生存发展的路注定是走不远的。只有把握人才,引进人才,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价值链的长远发展,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永远不会被市场抛弃。
作者:罗丽君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 后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