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逐渐到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中逐渐普及。大力发展这种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激发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兴趣,并显著地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互联网以及云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全球互联网和信息资源的共享,融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当中。当代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单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多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其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诸多新兴理念融合到传统的教育过程当中,解决了教育上多年以来难以攻克的难题,在学校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将就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分析这种技术应用的现状,论述这种技术应用在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及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从而促进我国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

1我国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在逐步向现代教育方向迈进,其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教师—黑板—学生”模式,变成了以多媒体教育技术为主、传统教育方法为辅的多层级的教育现状。科教强国一直是我国的奋斗目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出以来,我国的诸多教育专家就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作用,注重研究教学设计、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让教育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在现代化技术的帮助下,我国教育通过引入各种各样的信息化教育手段,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投影仪与音影图像的结合以及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教育资源共享技术等,来帮助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展开与学生的互动,为学生带来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理念,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我国当下,从大城市到小城镇,再到农村地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我国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已经具备了在全国展开多媒体教育的条件。在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技术的普及,教师和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互动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图片和影音的方式提供比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重复利用这些信息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欲求。学生也能够通过互联网技术与教师进行课上与课下的互动,也能够通过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来获取一些更多并且更为优秀的教育资源。同时,受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不高的影响,现阶段的我国多媒体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受经济条件的限制,某些贫困地区还完全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阶段,因为这些地区可能还没有覆盖足够好的互联网络,甚至还没有足够多的现代化的计算机设备;其次,在有些欠发达地区,虽然具备了良好的设备和网络,但是,任课教师却不具备熟练运用这些设备和技术的能力,或者是缺乏运用这些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最后,也是我国当代存在最多的问题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只是把它当作了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的、纯粹的技术提升而已,而没有从更根本的层次上认识到多媒体教育对我国教育、特别是素质教育所可能发挥的根本的提升作用。因此,我国现阶段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我们更加多角度、多层次地深入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内在价值和作用,并且更加细致地探讨这种新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全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2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开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育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并且扩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多媒体教学能够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师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任课教师的水平都是有限的,但是,基于互联网,其可以检索应用网上以及国内外高水平的教学信息和更为新颖的教学方法,帮助自己设计出更高质量的教案和教学场景,从而极大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这种提升的方法与传统的提升方法非常不同。在传统的意义上,教师只能通过进修和与老教师的交流提升自己,这种提升的路径比较狭窄,而且机会相对比较少,提升的程度也比较小,但是,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教师获得足够多的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更为方便、也更加有效率地制作教案和课堂上的PPT。这种制作方式的时间成本比较低,也能够为教师节约更多的时间来专注于教学内容的提升。因而,教师们应该积极学会与课程相关的软件,并将多媒体软件功能与课程教学任务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第二,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课堂上,老师通过在黑板上板书文字,通过自己的讲课传输声音,通过课后的辅导来温习知识。这些授课方式都可能是抽象而乏味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对静止的事物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更使得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多媒体教学运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图像、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使得那些传统上静止的画面和可能无趣的声音转变成更为生动的画面和故事,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寓教于乐,在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比如:在物理课上,把一些物理过程通过动画课件等形式展现出来,会更加生动活泼,学生也容易产生兴趣;在化学课上,把一些化学反应过程用课件表现出来,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在美术课上,先让学生观看作品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达到提高学习驱动力的效果,等等。而且,与传统的那些短暂性的教学方式不同,多媒体技术不再是不可重复和短暂的,而是可重复再现教学场景的。学生对学不会的地方,可以通过课件或网络重新、反复、多次地温习。这就能够充分保证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如果学生们对学习的新知识能够充分吸收消化的话,就会进一步提升其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提升其进一步学习的效率。第三,多媒体技术能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首先,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和教师们破除应试教育的误区,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积极地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当中,因为学生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收听老师传递的信息,而是可以通过自己搜集网络信息,自己发现与老师不同的新的知识和理念,从而能够更好地预习接下来的讲课信息。经过更加多元的、多渠道的预习之后,学生就可以多方向、多角度地发散性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启发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其次,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就某一新知识展开研究。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是比较少见的,因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远不如老师。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具有了与老师同样的信息收集能力,从而能够自己研究某一新知识,甚至可以对某一新知识做出一种创新性的研究,以自己学的模式代替单纯的老师教的模式,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误区。最后,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老师所教的知识和能力。因为每一个老师的知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学生们通过在网络上自行收集优秀的教育资源,并且吸收学习这些资源,就能够从更多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提升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策略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以上所列举的多种优势,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本身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如何克服多媒体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真正发挥其自身优势特点,实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其在现代教学中达到最佳效果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一方面,在硬件上,我国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基础校园网络建设不完善,利用率低,而且,教育的信息资源比较匮乏,还不能完全满足每一个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资源的要求。而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某些具备了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地区,也缺乏足够多的信息技术人才和教师队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整体素养比较低,特别是那些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的优秀的中老年教师的多媒体运用能力比较差,这就大大制约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当中的应用。基于这种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信息化的多媒体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保证每一个学生和老师能够享有足够多的优秀的教育资源,而且应该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培训、考核甚至是评级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在软件和教育理念上,既应该大力提升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和效率,也不能够完全忽视传统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的问题是,这种新兴技术也是有限的,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模式可能会使得老师和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信息,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网络信息的准确度不高,学生们又缺乏应有的辨别这种信息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们在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同时,通过传统教学的模式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帮助学生获取正确的新知识。总之,当代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新理念都要求我们认真对待多媒体教学,并要求我们通过运用这种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东,黄晓地,等.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2]读者调查表[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1(4).

[3]董先明,曾文瑜.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光盘技术,2008(10).

[4]张志勇,唐永林,邢国春,张志刚.基于O2O模式的嵌入式智能生态系统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6(2).

[5]张志勇.基于网站客户端多媒体QoS信息模型研究[J].情报科学,2011(3):428-431.

作者:张铭航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