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表象内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表象内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小学生数学表象内化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现代教育技术腾飞的时代,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电脑、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小学生的表象积累和表象形成,并将表象内化为数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技术;小学数学;表象形成内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造就了现代教育技术腾飞的时代,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整合,为学生学习数学创设身临其境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课堂能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表象的形成与内化,从而使得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1现代教育技术简述

1.1定义: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在2004年将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由定义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1.2特点

1.2.1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符合加涅(R.M.Gagne)的认知学习理论,即人类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阶梯式发展过程:把感知、理解、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记忆得到强化,有效地促进个体主动参与认知结构不断重组的递进式学习过程。1.2.2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提供充实、生动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为学生创造宽阔的时域空间,既可超越现实时间,生动地展示历史或未来的认知对象,又能够拓宽活动范围,将巨大空间与微观世界的事物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以认知。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以多媒体为传播载体,我们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促进孩子表象内化。

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促进小学生表象的形成和内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感知材料,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形成表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数学表象;能促进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动进行思维,在思考中促进表象内化。

2.1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丰富情境中形成数学表象

知识的学习,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接受和理解知识,在头脑中构建相应的认知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数学表象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课件辅助教学,就能很好达到这个目的。(1)首先屏幕上显示大小不同的长正方体物体(文具盒、药品盒等),问学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然后点击鼠标,每个图形变成大小不同的长方体,从而建立长方体的表象。(2)电脑演示画长方体的过程,然后学生尝试画图,通过手眼脑各种感官的参与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3)电脑动态展示长方体各部分,面、顶点、棱,使抽像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通过观察比较深入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及相互关系。以上实例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让静态抽象的概念,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的融入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效地构建了长方体的知识表象。

2.2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教育部《关于我国数学课程研制的初步设想》指出,要通过数学教学改革,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讨论与交流,归纳、验证,有效形成数学表象,作出数学结论,让儿童获取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课堂环节的呈现,加强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让学生大胆发问、质疑,选择适宜的思维方向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这些思维方式和策略的运用,不断解决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的矛盾,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互动中形成数学表象。比如,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来学习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示各种三角形的拼接法、度量法和幻灯演示法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等。

2.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在思考中将表象内化为知识

目前的认知心理学显示,表象不仅能够储存,且能对储存的表象痕迹实施加工重组,构成新的表象,从而形成知识。因此,教师要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教学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思维中完成表象的积累和内化。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一位数除法(36÷2)时,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会:3捆(3个10)平均分2份,每份是1捆(1个10),十位商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6根合并成16根,再平均分2份,每份是8根(8个1),个位商8。通过观察体会剩下一捆要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在观察中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将积累的表象内化为知识。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电脑、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小学生的表象积累和表象形成,并将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周婷.数学大世界(下旬).2016(06).

[2]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J].陈红.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3).

作者:魏良远 单位:重庆市渝北区洛碛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