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特点与表现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特点与表现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族民间舞与现代舞特点与表现浅析

摘要:中国民族民间舞既是一种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其具有内容丰富、活泼生动等艺术特征,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舞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本文将对民族民间舞和现代舞这两种舞蹈形式各自的艺术特点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增进人们对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了解,提高人们对其的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特点;表现形式

中国民族民间舞和现代舞属于不同的舞蹈表现形式,其中中国民族民间舞以我国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性舞蹈为主体,而现代舞则是欧洲近代文化的产物,二者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深入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和现代舞各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于提升人们对这两种舞蹈形式艺术魅力的感悟和审美能力,促进两种舞蹈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

(一)活泼生动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编和发展过程,融入了诸多的情感与思想,因此,具有深厚的文化生活底蕴。编舞者通常是在饱含丰富情感的状态下进行舞蹈创编的,因此,每个舞蹈动作都能够流露出编舞者内心的真实情感。由于舞蹈创编过程中,编舞者的关注点全部集中在思想情感表达上,往往会沉浸于一种如痴如醉、即兴发挥的创作状态中,使得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意性较大,既极具艺术表现力,能够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又具有生动活泼的艺术特点[1]。

(二)内容丰富

舞蹈是一种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情感表达艺术,舞蹈创作者能够借助自然景物的形态特征或自然生物的情态变化,通过情景交融、托物寄情、借物比兴等表现手法,以不同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每个舞蹈作品都有其相应的主题和想要表达的内容。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而言,大多以各地区的民族民间故事或传说为舞蹈创作题材,舞蹈内容丰富、人物性格鲜明,表演过程中,不但要将故事内容、思想情感传递出来,更要将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地展现出来。以《好大的风》舞蹈作品为例。该舞蹈作品故事性极强,主要以东北秧歌这种民间舞蹈形式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舞蹈动作向观众讲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还要形象生动地展示出阶级斗争背景下,青年男女面对爱情的态度。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内容丰富的突出艺术特点[2]。

(三)双重娱乐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包含自娱性民间舞蹈和表现性民间舞蹈两种类型,自娱性民间舞蹈指的是在民间广泛流传,供百姓自娱自乐的民间性舞蹈;表现性民间舞蹈指的是舞蹈家或舞蹈创编者从专业的角度对自娱性民间舞蹈进行整理和艺术加工,并将其搬上舞台用于艺术表演的民族民间舞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上述分类,充分体现出其双重娱乐性的艺术特点。例如,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民族民间舞蹈被分为表演性舞蹈、礼仪性舞蹈和自娱性舞蹈三种类型,其中,表演性和礼仪性舞蹈有“描眉化妆舞”“盘子舞”“手鼓舞”等;自娱性舞蹈则以“赛乃姆”和“围囊”为主。“围囊”一词含有“跳吧”“玩吧”的含义,在当地是对适用于任何场合的自娱性舞蹈的统称。从表演性舞蹈的角度分析,舞蹈演员演绎舞蹈的过程,也是自我陶醉、内心情感释放的过程,在给予观众娱乐性体验的同时,自身也能从中获得充分的娱乐感;从自娱性舞蹈的角度分析,这类留存于民间的舞蹈类型,对于舞蹈动作、表演形式没有过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普及性,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人们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尽情释放内心情感,从而获得丰富的娱乐体验感。由此可见,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鲜明的双重娱乐性[3]。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

(一)以载歌载舞形式为主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大多由各民族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衍生而来,以表现人们情感为目的,因此大多以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以藏族民间舞蹈为例。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歌舞民俗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其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有歌舞相伴,如在歌舞中进行祭祀祈祷、在歌舞中欢庆佳节、在歌舞中劳作生产,同时,也常常以歌舞的形式表达内心情感、赞美生活与爱情。在此民族文化和艺术氛围的影响下,藏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舞中有歌、歌中有舞、歌舞一体、载歌载舞”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以“卓”这一藏族舞蹈表现形式为例,人们会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并以歌舞穿插的形式进行表演。这种在牧区广泛流行的民间舞,动作热情豪放,其中慢板环节主要以歌唱为主要表现形式,快板环节节奏相对急促,并伴有躺身跃进、翻身跳跃等高难度舞蹈动作[4]。

(二)大多使用舞蹈道具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过程中,普遍会配合舞蹈动作,使用一些民族性的乐器或道具。之所以会有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是受相应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和民族性特征。例如,在表演东北秧歌时通常会用到手绢并围绕手绢进行舞蹈技巧的展示;在蒙古族舞蹈表演中,有盅碗舞、筷子舞等运用道具的舞蹈表现形式;在表演山东鼓子秧歌舞时需要配备八角鼓道具;在演绎朝鲜族长鼓舞时,表演者需要身背长鼓,并配合敲击高、低音鼓面发出的节奏翩翩起舞。以《翠狐》舞蹈作品为例,此舞蹈以胶州秧歌为主要表现形式,在表演过程中,女舞者一手持绢、一手舞扇,在音乐的映衬下,手绢流云似水、扇子上下翻飞,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享受[5]。

三、现代舞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一)思想表达具有哲理性

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一样,现代舞也是一种抒情艺术,既需要情感的传递,也需要思想主题的表达。从新时期我国现代舞的发展形势来看,现代舞同样能够与观众产生强烈的思想和情感共鸣,给予观众赏心悦目的欣赏体验。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不同的是,现代舞的思想表达还具有一定哲理性特征,通过表演者对舞蹈主题的理解与把握,传递精神意向层面,人们对自然、事物、情感的哲学性思考,并呈现出一种理性的思考方式。思想表达的哲理性使得现代舞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意境的舞蹈表达形式[6]。

(二)审美特征具有直观性

现代舞主要是面向众多观众的,特别是在电视媒体中呈现时,更需要从服装款式、舞台造型、色彩道具、人物表演等多个角度进行全方位展示。在展示舞蹈动作时,需要与具有强烈节奏感或动感的音乐相配合,给予观众全新的视听感受。基于现代舞审美特征的直观性,其想要引导观众形成一种直接性的感性审美能力,因此,相较于中国民族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并没有华丽的服装、没有强大的舞台阵容和场景布置,而是强调更接近自然的事物,如动感的舞姿、简单的服饰、简洁的舞台等,从而让舞者更容易把握“自我”,使观众更准确地感受到最真实的“美”。

(三)姿态动作具有真实性

在社会结构愈发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现代舞哲学理性与直觉性的融入,展示出强大的艺术力量,对传统的舞蹈艺术审美标准进行了大胆突破。在现代舞表演过程中,舞者能够通过姿态动作展示将内心的情感思想充分表达出来,将理性与直觉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将回归自我、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艺术理念真实地表达出来。在进行现代舞创编时,创作人员应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创作过程不受主体意识的支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舞蹈动作创编的任意性。现代舞表演者,不必像芭蕾舞表演者一样受到舞裙、舞鞋的限制,也无须按照古典芭蕾舞动作体系进行专业训练,更不会受到现存任意一种舞蹈形式和舞蹈法则的束缚,可以完全基于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进行任何舞蹈样式的设计和创编。这种姿态动作的真实性,显著增强了现代舞的艺术表达魅力,使其更具艺术欣赏价值[7]。

四、结束语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活泼生动、内容丰富、双重娱乐性等艺术特点,其表现形式以载歌载舞、道具运用为主,不仅能够给予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还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现代舞不仅具有舞蹈艺术共有的情感特征、主题特征和艺术特征,还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真实性,相较于其他舞蹈形式,其能够给予观众更直接、更纯粹的艺术审美体验。只有准确把握两种舞蹈形式的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才能更好地欣赏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冯丽莎.谈民族民间舞的表演技艺[J].民族音乐,2020(04):41-42.

[2]胡雪.现代舞的特点与艺术魅力探讨[J].黄河之声,2020(08):167+169.

[3]蔡丽雯.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审美差异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145-146.

[4]姜洋,杨程越.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赏析与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20(02):154-155.

[5]尚江川.民族民间舞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戏剧之家,2019(27):122-123.

[6]董欣.论我国民族民间舞的艺术特色[J].戏剧之家,2019(04):138.

[7]叶文阳.浅析民族舞与现代舞的审美差异[J].戏剧之家,2018(36):110.

作者:饶晨曦 单位:武昌理工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