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

摘要:钢琴演奏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实践,是一种美的艺术。钢琴演奏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美学价值。钢琴演奏不仅表现钢琴音乐作品的内容,而且彰显出音乐艺术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这就要求钢琴演奏者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美学思想来获得一定的审美体验,这样才能使钢琴音乐作品中的美学思想展现出来。本文从钢琴演奏艺术的几个方面,对美学因素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钢琴演奏艺术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本体;结构;形态;个性;感性

钢琴演奏是一门表现音乐作品美感的艺术,也是一项集美学、技艺、创造于一体的音乐表演艺术。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通过自身精湛的演奏技巧来向观众们展现出钢琴音乐作品独具的特色和自己对于该音乐作品的理解。钢琴演奏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以演奏的方式呈现钢琴作品的内涵,从而展现自身内心的情感,将观众引进弹奏的情景中,使观众体验到钢琴音乐的无限魅力。本文从钢琴演奏艺术的几个方面,对美学因素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本体

本体,就是表示事物的本源和内在的根本属性。音乐的本体就是感情,而弹奏者本身也就存在于这本体之中,从美学角度认为乐音及乐音的运动形式就是钢琴音乐的本体,乐谱就是音乐本体的载体。钢琴演奏艺术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作曲家审美体验下的劳动艺术,基于对文本、原创的理解,再一次创造了音乐文本,也创造了钢琴艺术的本体。真正音乐的本体不仅是美学所提出的本体,而且应该是人的生命、人的灵魂上升到本体论这样的一种特殊的地位。钢琴演奏是演奏者自己对钢琴音乐作品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的产物,所以从大的方面来说,钢琴演奏是演奏者二度创作的过程,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二度创作,但是对于观众来说,二度创作却是一种演奏者自身的展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鲜活的音乐本体。展现音乐本体,需要演奏者不断的加强练习,不断的对音乐本体进行二度创作的、高层次的、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的创作体验,也需要演奏者发挥自身对于音乐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这种亲身体验和创作共生的钢琴演奏艺术,才能满足钢琴演奏本体的客观要求。

二、结构

结构是一部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必须具备的灵魂,它直接表现作品的内部和谐、统一。钢琴音乐作品有非常严格整齐的形式和结构,它的旋律、速度、节奏、力度、和声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说,结构是音乐内在美的一种特殊体现。钢琴音乐作品是一个有个性的、音响效果完美的音乐整体,在形式上是经过反复斟酌的,一般是由每个音乐参数通过缜密的结构组织起来的,结构的每个部分都是非常精确地连接在一起的,每个音都是重新按照各种不同的方式组织成完整统一的整体,使各个支声部在整体中形成了一定的位置关系,所以钢琴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是深度、高度和谐统一的整体。在钢琴演奏演奏中,演奏者需要对作品的整体进行表现,明白每个音的和声规律、每种不同节奏型变化的意义,并且透过音乐本体的结构特征来观察音乐隐含的内在情感和意义,从而确立弹奏出来的整体音响效果,追求和谐、统一的最终演奏目的。浅谈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

三、形态

形态,是划分音乐外部样式的一种特殊表现,它与音乐的体裁、形式息息相关。钢琴演奏通过形态表达演奏者内心的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钢琴演奏良好的形态可以为观众呈现出一种令人激动的感觉。当演奏者跟钢琴融为一体、成为钢琴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受拘束的、自然地表现自己内心的感受,钢琴演奏大多数形态都是钢琴演奏者本能的条件反射,都带有自身动作体系的自觉性,都是钢琴演奏者表达情感时不自觉的反应,如果演奏时的形态跟表达的情感不符合,那么这些动作和情感都是虚假的。情感的表达跟形态都是息息相关的,每一种情感的表达都要跟一定的动作相匹配,有时候需要一定的控制力,有时候需要一定的流畅性;有时候需要身体的重量来加强重力,有时候又需要指尖弹奏的准确,每一种抑扬顿挫都有对应的演奏形态,这样才能保证演奏的自然性。

四、个性与共性

每个演奏者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由于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不同的演奏者对一首作品所产生的音乐审美理解是不同的,所作出的音乐处理也就各不相同,即演奏出来的作品也会产生不同的共鸣。每个演奏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每一首钢琴音乐作品,所以每首作品都多层次、多风格。每位演奏者的演奏都是演奏者经过不断地积累,不断地艺术创作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这种不可替代就是个性。钢琴演奏遵循个性与共性相互对立这一哲学定理。钢琴演奏中的共性也就是演奏者演奏同一首作品共同的、基本的特点,在钢琴艺术中,有很多的作曲家,每一位作曲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而每一位作曲家的不同创作时期就代表了一种风格,这种风格形成了一种共有的风格,所以在发挥演奏者自身风格的同时,也要遵循该作品的基本风格,尊重每首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尊重作曲家自身的内在情感、情绪。只有抓住钢琴作品的共性,再加入自己的演奏个性,才能为观众呈现出完美的钢琴音乐艺术。

五、感性与理性

情感是音乐表现的内涵,无论是演奏者自身还是听众都离不开感性的体验,情感的能动性在钢琴演奏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作品的感性认识,需要演奏者对不同的作曲家,不同的演奏时期,不同的演奏风格进行细致的推敲,熟悉并掌握每种钢琴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积累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提高二度创作的水平。深化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就需要演奏者系统的学习钢琴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对钢琴作品的分析能力,加强自身的演奏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和展现作品,才能发挥钢琴演奏艺术独特的美。总之,钢琴演奏艺术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时将感性和理性完美的结合起来,只有二者的完美融合,才能真正的领会钢琴弹奏给予我们的美学意义,才能真正掌握钢琴演奏的艺术精髓。

六、存在与意识

任何一种物质,都有它存在的方式、方法,音乐艺术的存在方式就是高于人的精神创造所存在。钢琴演奏艺术的美从存在方式的角度看,是一种内在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结合,是真、善、美的完美体现。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乐谱是现实存在的纯粹物质,它使音乐有了切实可感的外形,但是它并不是音乐本体,所以只有当它被演奏之后,它才能和社会意识产生关系,才能将现实存在的乐曲符号转变为现实的音乐艺术效果。存在和意识是相互对立的。钢琴演奏艺术的存在,就是为了表现人们的内在感情,音乐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激起人们浓烈的感情。钢琴演奏者可以感受美、发现美,只有当钢琴音乐的艺术美作为前提,演奏的审美意识才能够存在。演奏的审美意识作为演奏者的一种主体能力,需要演奏者不断地进行实践,不断地进行探索,没有探索钢琴演奏的艺术,就不会有演奏的审美意识。只有具备审美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总之,钢琴作品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意识当中,只有当作品展现到意识中时,才算是真正的存在。

七、结语

钢琴演奏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钢琴演奏的美学原则就是探索怎样将乐曲符号转变成为现实的音乐艺术效果。钢琴演奏艺术涉及到的问题很多,本文只是通过本体、结构、形态、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存在与意识六个方面对钢琴演奏艺术进行了基本的探讨,通过把握钢琴演奏的本体,再结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就能深层发觉作曲家本身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情感,这也就是钢琴演奏艺术的内在和本质。

[参考文献]

[1]李田甜.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分析[J].艺术百家,2017,03.

[2]杨彤.钢琴演奏艺术中的美学因素[J].消费导刊,2009,04.

[3]周为民.李云迪钢琴演奏艺术特征的美学思考[J].中国音乐学,2014,04.[4]郑兴三.论钢琴演奏的美学原则[J].中国音乐学,1996,04.

[5]王振蒙.论钢琴演奏艺术的美学因素[J].艺术教育,2006,07.

[6]刘佳.浅谈音乐美学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7]吕晓亮.浅谈钢琴演奏艺术[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3,02.

[8]王新乐.钢琴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与情感教育[J].美与时代,2004,10.

[9]孙舜华.钢琴演奏美学的情感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

作者:张萌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