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粤剧文化传承中电影艺术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新兴艺术层出不穷,给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粤剧作为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其传承和保护值得人们探索和深思。近些年来,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人们开始尝试运用电影艺术对粤剧文化进行科学合理的传承和保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在介绍粤剧和粤剧的传承现状基础上,对电影艺术在粤剧文化传承上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影艺术;粤剧;文化传承作用
粤剧经过六年的努力,于2009年10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这并不是粤剧发展的终极任务,相反这是粤剧新的传承和发展的开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艺术给传统艺术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甚至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淡漠,传统戏剧类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各地方艺术工作者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粤剧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将电影艺术和粤剧结合起来,利用影视艺术的呈现方式来传播粤剧的活动尝试并不是很普遍。电影艺术对于粤剧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影艺术文化相较于粤剧文化,其受众基数更大,具有更好的传播效果,电影艺术也可以说是当前数字媒体的产物,符合时展的要求,而将电影艺术和粤剧有机结合,将有效增强粤剧的传播效果,充分发挥电影艺术在粤剧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粤剧概述
粤剧是广东省和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戏剧,又称为“大戏”“广东大戏”或“广府戏”。粤剧作为我国传统的戏曲,最早可追索到明嘉靖年间,是一种将唱念做打、戏台服饰以及抽象形体等糅合在一起的表演艺术,它不仅蕴含广东本地的民间曲调,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其他地方戏曲(昆山腔、泰腔等)的优点,可以说既实现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一脉相承,又增添了独有的岭南文化特色,广泛流传于广东省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地区。近些年来,随着粤剧不断的创新发展,该剧种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还受到许多海外华侨的喜爱,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先走向世界的一个剧种。2006年,我国将粤剧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2009年10月,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都充分证明粤剧艺术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认同。
二、粤剧的传承现状
(一)部分地区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虽然一些地区采取了相当多的措施来传承和发展粤剧,如香港专门给儿童和青少年开办粤剧课程,香港各大学相继设立专门的粤剧研究中心等。但是总的来看,很多地方政府对粤剧的发展重视程度还是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提供良好的粤剧发展的外部环境,缺乏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使得粤剧剧团无法开展深入研究和组织宣传活动。此外,给予粤剧从业人员的待遇不高,导致粤剧人才流失。
(二)创新不足粤剧的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剧本本身过于陈旧,缺乏鲜活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粤剧从业者出于各种原因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长此以往,陈旧的、没有活力的剧本,自然很难吸引年轻一代的目光,甚至会导致原有的一些老观众的流失。部分地区的粤剧团呈现的舞台剧目多是几十年前的经典剧目,很少有新创作的剧目呈现,本土的新剧目更是少之又少。粤剧从业者创作热情的低下,新剧目创作资源的短缺,最终导致粤剧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阻碍。
(三)传承人才匮乏任何一项优秀的传统艺术,都需要有专业的人才来传承,才能发展下去。当前粤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匮乏,导致一些技艺濒临失传,甚至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优秀的粤剧艺人前辈相继辞世,如何培养新的粤剧传承人才是当代粤剧发展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尤其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新兴的艺术形式,很少有人主动去学习和传承粤剧,导致粤剧的发展渐渐丧失了活力和生机。
(四)缺乏年轻受众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加上新兴艺术的发展,更使得新一代的年轻人对粤剧产生疏远感,越发不关注粤剧。众所周知,相对于戏剧,电影艺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彩绝伦的内容吸引了大部分的观众。一般选择看戏剧的人,常常是年纪较长者和一些有着欣赏趣味和情感寄托的人群。现在的年轻群体之所以不喜爱粤剧,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他们接触传统艺术的渠道有限,导致对粤剧知之甚少或者是从未接触过粤剧,他们不仅是粤剧的潜在受众,更是粤剧将来的传承者和接班人,因此争取年轻群体受众是十分必要的。
三、电影艺术在粤剧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对经典内容进行留存所有的艺术形式必然要经历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独特的艺术内涵,都对人们的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它消亡之前做好记录,这样才能保证一些传统艺术不被人们遗忘,并在传承的过程中实现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影艺术的技术性很好地实现了一些传统艺术的记录保存,借助电影艺术的记录功能,可以使粤剧的一些经典剧目和经典演唱方法等真实永久地保存下来,为以后的粤剧艺术从业者的创作提供直观的真实的材料,为粤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基础材料,为后续粤剧从业人员及人才培养提供方便的学习材料。因此,将电影艺术和粤剧艺术糅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粤剧经典内容的留存和重现,使得粤剧表演能够被完整记录,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清晰地认识粤剧。以粤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为例,它是粤剧《刑场上的婚礼》和电影艺术的经典融合作品。该剧目讲述的是革命题材,可以说是宣扬革命精神的经典现实主义的粤剧作品。最为可贵的是,影片不仅是对粤剧基本内容上的保留和重现,更是保留了一段红线女生前深情献唱的经典内容,使得粤剧传统的声腔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这部电影认识和了解到粤剧传统的声腔艺术,极大地增强了粤剧艺术的文化传承力量。
(二)有利于增强粤剧的传播效果粤剧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产品,它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例如,粤剧的生产和传播必须是在一个专门的空间即舞台上完成的,观众们的消费也是必须通过现场舞台展示来完成,观众的观看位置的差异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感受。如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有事离开一下再回来,都可能会错过精彩的片段,除非他愿意重新花费时间和金钱从头再看一遍。这样看来,将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结合起来是粤剧发展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影艺术的现代化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每一个场景,使观众可以全方位地观看粤剧展示;借助电影艺术的传播功能,可以把粤剧的优秀的和经典的剧目通过各种新媒体传播出去。当前人们对于电影的艺术形式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于粤剧却比较陌生,因为电影具有更强的传播功能,它是数字媒体的传播,不会受到场地的限制,但是粤剧目前仍然依赖于场地限制,这将导致粤剧的传播力受限,使得很多人对粤剧的了解不够。因此将电影艺术与粤剧相结合,打破了人们观看粤剧的场地限制,使更多的人可以直接接触到粤剧,通过各种渠道认识粤剧,进而热爱粤剧,最终实现粤剧的普遍传播,使粤剧更贴近人们的生活。以广东粤剧院的粤剧电影《柳毅传书》为例,它由唐代传奇小说《柳毅传》改编而来,其舞美制作充分运用了特效等电影化的手段,将一些有神话色彩的场景通过LED立体画面呈现出来,使整个作品的场景呈现得美轮美奂,更加吸人眼球,这是传统的粤剧舞台无法达到的舞台呈现效果。利用数字化的电影艺术手段给粤剧带来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可以更好地展现粤剧之美,这种影视化的粤剧作品使得更多的人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享受粤剧艺术的美。
(三)有利于粤剧的创新性发展粤剧和电影艺术的结合,不仅保留了粤剧传统舞台的表演精髓,还促进了粤剧的创新性发展,使其在情感的展示和叙事性表达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粤剧和电影艺术糅合后,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制作出更真实的场景,打破了传统舞台的时空限制。此外,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等也影响了粤剧的创作,运用电影艺术的思维方式创作出来的粤剧作品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这样既实现了粤剧的创新性发展,也满足了观众的需求,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的关注。正如红线女所说的,电影可以真实地记录她的每一次表演,让她直观地面对自己的长进和不足,可以丰富她的舞台艺术。电影艺术可以帮助粤剧艺术工作者更好地认清自己,可以丰富他们的舞台表演艺术,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粤剧表演和创作。粤剧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电影艺术进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有利于形成粤剧新的风格,实现粤剧的创新性发展,使得粤剧艺术更加丰富多彩,最终更好地实现粤剧的传承,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粤剧艺术推上新的发展进程。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该影片在传统戏曲电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尝试运用国际顶尖特效制作的同时有机融合中国绘画艺术的风格,很好地实现了传统艺术和现代电影艺术的跨界融合。该影片实现了粤剧的创新性发展,将戏剧和电影完美融合,给观众呈现西方特技的影视化效果的同时,很好地保留了粤剧的美感和传统文化的特色,为粤剧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四、结语
虽然经过艺术发展的实践,证明传统的生命力旺盛的艺术门类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但是总的来说,戏剧的语言结构还是有寿命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与时俱进,顺应时展的潮流,才能实现戏剧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在各种新兴艺术文化层出不穷、不断吸引人们眼球的情况下,粤剧传统艺术受到了冲击,目前亟需重视粤剧人才的培养、粤剧艺术形式的创新,同时提高粤剧文化影响力,这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以及粤剧从业人员的努力,要想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粤剧,就需要将粤剧和电影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拓展粤剧的传播路径,实现粤剧的发扬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晓希.试谈红线女电影艺术与粤剧的传承性发展[J].四川戏剧,2020,(2):26-32.
[2]李锦洪.浅论粤剧的影视传播必要性[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6,(1):44-46.
[3]李海英.论影视艺术在中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艺术教育,2013,(6):118-119.
[4]鲁涛.影视语言[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作者:涂雨铮 单位:广东粤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