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异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异同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异同

本文作者:王雨 单位:河南许昌学院美术学院

进入21世纪,中国已成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大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我国设计教育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国民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有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特别突出,一直存在着重设计教育实践而轻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倾向。

中国当代设计教育进入一个尴尬的状况,一方面是每年数十万的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是设计人才的匮乏,至今没有培养出自己的汽车、家电、玩具、服装方面的设计大师,缺乏自己的特色和品牌,这种状况的出现固然与计划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的设计教育体制有关,如专业研究方向单一,教育理念较陈旧,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不规范等,多数设计专业设置集中于装潢设计、包装、广告设计、室内环境设计等通用专业,忽略了设计教育应与产业需求结合的特点。设计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数量的增加,还包括优化专业教育结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状况和产业制造的需求。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民国初期的图案教育、上世纪80年代的工艺美术及当代的艺术设计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期间曾引入西方现代设计体系和模式,但只是进行模仿,很大程度停留于脱离实际而纸上谈兵的状况,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的设计水平。为了克服艺术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除了理清发展现代设计教育的思路,认清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外,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向传统学习,循序渐进地进行艺术设计。

目前,我国设计教育界对于文化在设计上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设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职业教育,从业者甚众,且水平普遍较低。设计教育要想提升一个层次,必须在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与探索新兴交叉学科之间找到契合点,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探寻艺术的发展空间。通过设计,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和谐、完美,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状态。设计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整个社会达成共识。

首先,设计教育应引导学生重新认识传统,避免在市场经济中盲目追逐的浮躁心理。要宣扬本土文化,并不是将传统遗留下来的形式重新展示,不是一种简单的挖掘、整理,有人说,“文化在根基上是一种‘场’,它是一种暗默的知识,是我们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逐渐得到的,因此,将中国人的智慧在设计的行为中体现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其次,设计是一种从内到外气质上的完美,如何体会和利用传统文化中已存在的形式、符号,利用自己的学识合理驾驭、改造,体现出文化符号之间的联系,挖掘中国人原来没有从现代设计的角度完全整理好的文化遗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漫长的过程。在行动上,除了提倡向传统学习的决心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大设计教育中对传统学习的力度。传统的形式需要不断演进,设计的用途和关爱的心态在发生变化,用以往的东西来解决现代的问题,这就需要跨越,用中国的智慧和元素,体现地域的、文化的价值,这样我们的文化才会有根基,我们的教学才有参照系和立足点。东方文化与西方相比是一种差异,一种新鲜血液,一种对事物的独特认识,人类需要差异性,但在某种程度上又需要统一,差异产生丰富,统一方便理解。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只是要借鉴西方人对于现代设计原理的理解来整理我们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在于整体观念和整体思维,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在教学中应开设一些人文哲学与传统文化的课程,学习中国古典文学和艺术思想,尤其是儒、道、释三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古典文化中的意境美、形式美等因素为设计创新提供丰富的内涵和扎实的根基。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我们开设了一些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教导学生认识传统工艺技术。民间文化是各种艺术的母体,也为各种创作思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应指导学生认识到制作的起源、文明的发展及其历史源流。由于现代设计的源流一直为西方国家所主导,设计界充斥着欧美国家的产品,教育界宣扬着西方的设计理念,为了打入国际市场,往往盲目追随所谓的主流文化,淡忘了本土文化的存在。作为设计师,只有从传统器物中寻觅设计灵感才能树立自我风格,在设计的海洋中自由驰骋。

最后,在教育手段上,应提倡脑、手、心并用,所谓用心就是最大限度发挥设计者的独创精神,全面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责任感。中国历来强调“道器论”,把设计看成“器”这种形而下的东西,满足于某种形式的雕琢,这种做法从技法训练的角度说是有必要的。但把培养的目标仅仅停留于“制作”的层面就是本末倒置了。与技能相比,更重要的是想法,是创新思想。多年来,我们的设计都是来样加工、粗放式的,想用市场换技术是不可行的。付出人力、污染、资源等方面的代价,得到的回报却很少,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文化的价值。反观西方及亚洲新兴国家的制作设计产业的成功案例,不难看出脑、心、手并用对于一个好的设计师的重要性。一个设计师首先要是一个爱国家、爱民族、爱传统文化的道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脑的教育就是开发对于设计理论的研究和反思的功能。当然心中所想、脑中的蓝图要靠手的技巧来实现,在制作中广泛接触材料,体会造型在实用领域的各种可能性。

今天,我们正置身于设计教育的滞后与生产制造迅速发展的矛盾冲突中,处在中国设计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把中国从制造业的中心发展成研发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必须以现代设计教育作为原动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全球一体化的竞争,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自我做起,向传统学习,认认真真做设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